第三十五章.當你的心趨向惡時,地獄之門便打開了;當你的心趨向善時,天堂之門則打開了(1 / 1)

第三十五章.當你的心趨向惡時,地獄之門便打開了;當你的心趨向善時,天堂之門則打開了

日本有一段時期很流行武士的精神。武士一定要經過"修禪學道"來穩定自己的心,通過嚴格的訓練與考驗後才有資格當武士。

有一天,有位武士到寺院,很恭敬地向一位禪師頂禮後,即表明來意──想了解是不是真的有天堂、地獄,請禪師指點。

禪師看他開門見山地提出問題,很快地回答:"憑你這副德性,有資格問道嗎?"

武士聽了頓時怒火衝天,便從腰邊刀鞘抽出一把刀子,要向禪師砍過去。

禪師仍如如不動,帶著微笑說:"哪!你現在就在地獄。"

這句話有如當頭棒喝,武士立刻把刀子放下,跪在禪師麵前懺悔。

禪師這時對他說:"你現在的心就在天堂啦!"

這位武士很慚愧地說:"這些年來,我努力修習武道,原以為學得的武士精神一直不離禪法,離成功圓滿的境界不遠了,今天前來請益後,才明白自己與人生禪法的距離還這麼遙遠,真的很慚愧啊!"

佛教裏有這樣一句話:"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因為人們心情愉快、滿足、歡喜、安樂的時刻,就像在天堂裏一樣;人們的心裏充滿貪欲、瞋恨、嫉妒、無明、怨恨的時候,就好像在地獄裏一樣。一個人在一天當中,時而天堂,時而地獄,來回不知多少次,因此,可以說,天堂地獄在一念之間。

所以這一念最重要,佛與魔也許隻在一念之間。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所有的境界都是由心造成的,做人要有一顆正心,當你的心趨向惡時,地獄之門便打開了,當你的心趨向善時,天堂之門則打開了。

心念要時時照顧好。學佛即是"學佛的生活",如果能把心照顧好,淨土就在我們身邊,天堂即現在我們的麵前;而可怕、可惡的人生──像地獄般的苦難,同樣地也是由一念心所造成的。真正的淨土是"平常心",去除煩惱與汙染,淨化自己的心思。若能以充滿歡喜的心來做善事,可說是達到了天堂的境界;對人、對事如果有滿腹的恨心、怨氣,如何與人和睦相處呢?這樣的生活就有如身處在地獄。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怎樣能使自己經常處於類似天堂般的快樂之中呢?英國《太陽報》曾以"什麼樣的人最快樂"為題,舉辦了一次有獎征答活動,從應征的八萬多封來信中評出四個最佳答案:

1.作品剛剛完成,吹著口哨欣賞自己作品的藝術家;

2.正在用沙子築城堡的兒童;

3.為嬰兒洗澡的母親;

4.千辛萬苦開刀後,終於挽救了危重病人的外科醫生。

要使自己成為快樂的人,從第一個答案中,我們知道必須工作,為社會創造價值,就會快樂;第二個答案告訴我們,要學會快樂,必須充滿想像,對未來充滿希望;第三個答案告訴我們,要學會快樂,一定要心中有愛,那種無私的、不計報酬的愛;第四個答案告訴我們,要學會快樂,一定要有能力,要有助人為樂的技能。隻有這樣的人,世人才會給他最美妙的報償,正所謂予人快樂,予己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