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無事莫把閑話聊,是非皆因閑話生(1 / 1)

第四十五章.無事莫把閑話聊,是非皆因閑話生

越是無聊的人,越會在小攤上或飯館裏說別人的閑話,比如,"甲最近發了一筆大財"、"乙最差勁"等。常言道,誰人背後無人說,誰人背後不說人。好像在背後論人是非可以發泄內心的不滿。

沒有聊天對象的家庭主婦,偶爾和鄰居開小組會,本來無可厚非,可是如果放著自己的工作不做,整天造謠生事,就是浪費時間了。德國人將這種行為稱為"最無聊的閑談",十分不齒。

文藝複興時期的畫家拉斐爾說:"一個聰明的人,知道如何提出正確的問題,並且仔細地聆聽,慎重地答複。當無話可說時,就立刻閉上嘴巴,不再東拉西扯。"在我國也有"沉默是金"的諺語。

釋尊在世的時候,周圍的人常喜歡說些無謂的話。弟子在修行時,也常聊些雜事。有一天,釋尊對這些弟子說:"比丘們,你們要徹底地學會兩件事:要說有意義的話,要適度地保持沉默。"

又有一次,釋尊說:"要遵守說話的規矩,說話要慎重,不該說的話就不要說,該說的話要當麵說出來。"又教誨弟子:"智者不毀謗他人,也不隨意輕言。"

但是一個正人君子對自己平日所說的話,要有隨時敢於負責的決心。在你說任何話之前,先要問問你自己,是否必要,若是不必要就別說。這是訓練心的第一步,因為如果你無法對自己的嘴巴有任何的控製,你又如何能期望對你的心有任何控製呢?

我們既不要隨便談論自己,也不要隨便議論別人。談論自己往往會自大虛偽,在名不副實中失去自己;議論別人往往陷入雞毛蒜皮的是非口舌中糾纏不清,尤其是議論別人的短處,會降低你的人格。

比如在一家公司裏有一個女員工張小姐,她有一個毛病,就是常常打聽別人難以開口的事情,如同事之間、同事和老板之間的關係,甚至連別人的夫妻感情也刨根問底,一驚一乍的。剛開始的時候,別人還認為是對自己的關心,當成談資笑料說說,但後來發現她對誰都一樣,還把同事甲的事情拿去和同事乙做比較,使大家都後悔不已。

從此大家一見她來了,就立即實行"堅壁清野"政策,躲不掉就顧左右而言他,比如天氣、新聞什麼的。因為說不定什麼時候,一個毫不經意的信息就可能成為一件殺傷性武器,被人別有用心地進行"恐怖襲擊"。

現代社會竟爭激烈,嫌怨、嫉妒的心態不免出現,在和朋友閑話之間,很容易把不滿的情緒發泄出來,散播流言,隻為逞一時之快,抒發內心的不平衡。

若你在說話時,稍微留意自己說話時的神態、舉止及旁人的麵貌及反應時,你會發覺自己很容易興奮到忘"嘴"的境界。常聽老一輩的人說,做人要有"口德"。總要處處與人為善,人前人後要多說些讚美、鼓勵、支持的話,而不要口不擇言,去批評、諷刺、破壞別人。

而對於慣於飛短流長的人,除了敬而遠之,也不要太在意,一笑置之,是心靈上的修持,心性上的修養,同時也警惕自己更重視口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