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矯正他人的行為,而不應舍棄他(1 / 1)

第四十八章.矯正他人的行為,而不應舍棄他

盤圭禪師備受人家尊祟。有一次,他的一個學生因為行竊被人抓住。眾人紛紛要求將這個學生逐出師門,但是盤圭並沒有那樣做,他用自己的寬厚仁慈之心原諒了那個學生。

可是沒過多久,那個學生竟然又因為偷竊而被抓住。眾人認為他舊習難改,要求將他重罰,但盤圭禪師還是沒有處罰他。其他學生不服,聯合上書,表示如果再不處罰這個人,他們就集體離開。

盤圭看了他們的聯合上書,然後把他的學生都叫到跟前來說:

"你們都能夠明辨是非,這是我感到欣慰的。你們是我的學生,如果你們認為我教的不對,完全可以去別的地方。但是我不能不管那個行竊的學生,因為他還不能明辨是非,如果我不來教他,那誰來教他呢?所以,不管怎麼樣,即使你們都離開我了,我也不能讓他離開,因為他需要我的教誨。"

那位偷竊者聽了盤圭禪師的話,感動得熱淚盈眶,心靈因此而得到了開化,從此再也不偷別人的東西了。

世間上有好人,也有壞人。什麼是壞人呢?說謊、欺騙、損人、詐欺、侵占、竊盜、搞陰謀、耍手段等,都是壞人。社會上,有的壞人惡行被揭發,已經關進監獄裏,受到應有的製裁,可是也有的壞人,依然逍遙法外,到處橫行;相對的,也有好人被冤枉而關進監獄裏。不過大部分的好人都是無奈地在社會上,與壞人同居一處。

壞人,人人避之唯恐不及。而佛對待壞人的態度是怎樣的呢?佛告訴我們,對壞人應該:

一、了解他,知道他壞在何處,但不要去碰他的壞處。

二、防備他,不要受他傷害。

三、感化他,讓他改過自新。

四、幫助他,解決他的困難。

五、原諒他,畢竟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六、教育他,讓他重新做人。

因為,我們誰沒有當過壞人呢?隻是因為我們回頭得早矯正了自己的行為,所以我們也要給壞人改過自新的機會。

對於一些所謂的"壞人",不要先懷有成見。日本的宮本武藏,本是一個頑劣之徒,後來經過澤安禪師的教化,成為日本的一代劍聖;佛教的鬼子母本來是一個壞人,殘害兒童,但經過佛陀感化後,卻成為孩子的守護神......壞人者,就是有壞的習慣,如果能將壞習慣改正,壞人也能成為好人。

我們幫助壞人,要給他鼓勵。有的父母常常在鄰居麵前說,我的兒子如何壞,如何不好。兒子聽在耳裏,心裏就想:"好,媽媽您說我壞,我就壞給您看。"

人都需要鼓勵,對於一個壞人,也要給他機會學習,或者給他好的榜樣,讓他見賢思齊。或者不一定要教訓他,也可以送他一本好書,讓他自己閱讀、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