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爭辯中獲得的勝利,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生活中有許多人,他們相信自己才是真理的擁有者,為此,他們常常和別人爭論不休。但他們卻不知道,言辭是很蒼白無力的,而且從來都不是中立的,或多或少總帶點偏向性。它很少能說服他人改變立場。
而一個明智的人往往懂得以間接的方式證明自己想法的正確性。
當富蘭克林還是年輕人時,有一次一位老人嚴厲地批評了他一頓,說:"你真是無可救藥。你已經打擊了每一位和你意見不同的人。你的意見變得太珍貴了,弄得沒有人承受得起。你的朋友發覺,如果你不在場,他們會自在得多。你知道的太多了,沒有人能再教你什麼,沒有人打算告訴你些什麼,因為那樣會吃力不討好,又弄得不愉快。因此你不可能再吸收新知識了,但你的知識又很有限。"
富蘭克林接受了那次慘痛的教訓。他領悟到,他正麵臨社交失敗的命運,他立即改掉了傲慢、粗野的習性。
"我立下一條規矩,"富蘭克林說,"決不正麵反對別人的意見,也不準自己太武斷,我甚至不準許自己在文字或語言上措辭太肯定。我不說'當然'、'無疑'等,而改用'我想'、'我假設'或'我想象'一件事該這樣或那樣;或者'目前看來是如此'。當別人陳述一件我不以為然的事時,我絕不立刻駁斥他,或立即指正他的錯誤,我會在回答的時候,表示在某些條件和情況下,他的意見沒有錯,但在目前這件事上,看來好像稍有兩樣等等。"
要知道,從爭辯所獲得的勝利,是沒有什麼意義的。無意義的爭辯不僅使個人的精神、時間、身休,都蒙受損失;而最可怕的影響,卻是在社會關係上。因爭辯而發生不合作的現象,會使社會減少了合作能力,進步自然也有了限製。
一位推銷員為了推銷一套可供50層辦公大樓使用的空調係統,與建設公司周旋了幾個月也沒有結果。每一次洽談最終都成為一場噩夢似的爭辯:該公司的董事會對產品百般挑剔,這個推銷員也是個爭強好勝之人,馬上反唇相譏。最後,他在口舌上占了不少便宜,生意卻一直做不下來。
推銷員自己也很苦惱,他求助於一位頗有經驗的前輩。前輩隻說了一句話:"你看我怎麼做,先不要急著開口。"
在該公司,董事們一如既往,連珠炮似地提了一大堆問題,用外行話問內行人,擺明了就是刁難。推銷員按捺不住,正要發作,前輩向他搖搖頭,繼續麵帶微笑地聽著。
這天天氣比較悶熱,幾位激動的董事臉上都滲出了汗珠,有一位還不知不覺拿起了手邊的一本小冊子,扇起風來。就在這時,前輩微微起身,很自然地說:"太熱了!請允許我脫去外衣吧!"說完,還掏出手帕,煞有介事地擦擦額頭的汗水。
也許這是一種強烈的暗示作用,董事們一個接一個脫下了外套,擦拭著汗水。終於,一位董事用抱怨的口吻說:"別折騰了,到現在還沒安裝空調,熱死了!"
董事們從心理上真正開始考慮購買空調的問題了,前輩這才讓推銷員再次認真地介紹產品,十幾分鍾後,董事們簽了購買合同。
巧言善辯有時並不能解決問題,正在氣頭上的人,你與他爭辯隻會讓他暴跳如雷,爭辯的結果是雙方失去冷靜,矛盾愈演愈烈,不但無法解決問題,還會惹出不小的麻煩。可見,想要說服別人,爭辯往往是不可能達到目的的。
說服別人的基礎是了解對方,隻有弄清楚對方的觀點,你才能找到相應的措施,而不是無的放矢,胡亂攻擊。
說服別人不能缺少的是真誠的態度。你應當是恭敬謙讓的,臉上帶著輕鬆自然的微笑,這樣的人最起碼已經贏得了別人一半的認同感。不要總是來勢洶洶,抱著"我肯定正確"的態度試圖壓倒對方--這樣隻會令人厭惡。
說服別人最重要的是有同情理解對方的願望。假如你能從對方的角度來考慮問題,想之所想,急之所急,那橫亙在你們之間的溝壑便可輕鬆逾越,共識自然不難達成。不要試圖以爭辯來說服對方,這樣不但可能減少很多傷害,而且能為你贏得好人緣,它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
因此,佛說:當明天開始生活的時候,有人跟你爭執,你就讓他贏,這個贏跟輸,都隻是文字的觀念罷了。當你讓對方贏,你並沒有損失什麼。所謂的贏,他有贏到什麼?得到什麼?所謂的輸,你又輸到什麼?失去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