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如果一個人沒有苦難的感受,就不容易對他人給予同情
在一個畜欄裏,綿羊、山羊和小豬被關在了一起。
有一天,主人捉住了小豬,小豬拚命地掙紮,並且大聲地嚎叫,吵得綿羊和山羊很不耐煩。於是它們倆議論:"主人經常捉我們,我們從不叫,小豬未免太小題大做了吧!"
豬聽了,一邊掙紮一邊回答:"這根本是兩碼事,他抓你們隻是為了剪羊毛、擠羊奶,可是抓住我,卻是想要我的命啊!"
事不關己,自然無關痛癢,而當事人才會有切身的體會感受,甘苦自知。即使是類似的經曆,對於處於不同立場、不同情況的人來說,影響也是不一樣的,例如一次創傷,對於老人兒童來說,很可能是致命的,而對於青年人,也許很快就能康複,無關大礙。所以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對待別人的不幸,要多一分關心和理解同情,而不是冷漠或者幸災樂禍。
我們周圍時常可以見到這樣的人:看到他人遇到挫折而痛苦時,不但不好言相慰,反而冷嘲熱諷地說:"活該!"他們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會視所有的敵對者如蛇蠍,厭惡不已。
佛說:"對待別人的不幸,要多一分關心和理解同情而不是冷漠。"可是即便在當年釋迦佛演說大乘佛法勸發菩提心時,也有五百阿羅漢發不起菩提心而退出,認為自己生死已了,再為度眾生而生死流轉為多此一舉。這也是缺乏同情心的表現。相反,觀世音菩薩以千手千眼幫助眾生,地藏菩薩誓要度盡地獄內最後一人,都是巨大的慈悲心與同情心的表現。
而在如今重視物欲享受的世界,擁有同情心的人越來越少了。
俗話說:"男兒出門一步,就有七個敵人。"對現代人而言,敵人真是不勝枚舉,如商敵、情敵、牌敵、考敵等。據說從小就一直在競爭的人,長大進入大學以後,有不少人的思想容易左傾--即大腦的功能有偏左的現象。
對大腦功能有深入研究的某博士指出:"人的大腦可分為左右兩部分,左腦掌管知識性,右腦掌管情緒和情操。"現代人為了克服長期的升學競爭上的障礙,心裏時常鬥爭,因此左腦特別發達,右腦相形之下顯得遲鈍。這就是過於偏重智育的結果。這種人的學問知識和學問綽綽有餘,然而卻是個隻懂理論、缺少創造力、不知體諒別人的冷漠之人。因此,在今天的時代裏,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同情和關懷,顯得尤為珍貴。
查理是美國一個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因一念之差,投資的股票幾乎盡虧。在走投無路的時候他收到一封信,信是一家公司總裁寫的:那個總裁願意將公司30%的股權轉讓給他,並聘他為公司和其他兩家分公司的終身法人代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找上門去。總裁是個40開外的波蘭裔中年人。"還記得我嗎?"總裁問。查理搖搖頭。總裁微微一笑,從碩大的辦公桌的抽屜裏拿出一張皺巴巴的5塊錢彙票,上麵夾著的名片印著查理律師的地址、電話。
查理這才想起過去的一樁事情。原來10年前,那位總裁在移民局排隊辦工卡,排到他時,移民局已經快關門了。當時,他還少5美元申請費。如果那天拿不到工卡,雇主就會另雇他人了。正在他發愁的時候,是查理從身後遞了5美元上來,他們還彼此交換了名片。後來那位總裁有錢之後,第一件事就想把這張彙票寄出,但是他沒有隨隨便便就寄出這張5塊錢的彙票,因為這5塊錢不再是金錢可以衡量的了。
故事中的查理以5塊錢買的原始股票,得到了豐厚的回報。
人世變化無常,人們不可能一帆風順,挫折、失勢是難免的。當人們落難的時候,正是對周圍的人,特別是對朋友的考驗。在朋友困難時離他而去,可能從此成為路人,同情、幫助對方渡過難關,卻可能讓對方銘記一輩子。所謂莫逆之交、患難之交,往往就是在困難時期產生的。這種情誼才是人世間最珍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