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雖然我們不能改變周遭的世界,我們就隻好改變自己
有一位居士,在江邊散步,看到一個船夫將沙灘上的渡舟推向江裏,準備載客渡江。此時剛好有一位禪師路過。這個居士於是一個箭步向前,作禮請示道:"請問禪師,剛才船夫將舟推入江時,將江灘上的螃蟹、蝦、螺等壓死不少,請問這是乘客的罪過,還是船夫的罪過?"
禪師沒有疑慮,就回答道:"既不是乘客的罪過,也不是船夫的罪過!"
居士非常不解,懷疑地問道:"兩者都沒有罪過,那麼是誰的罪過呢?"
禪師兩眼圓睜,大聲道:"是你的罪過!"
佛教雖然講六道眾生,但是以人為本,站在人本的立場。真理不能說破,事相有時也不能說破。
船夫為了生活賺錢,乘客為了事務搭船,蝦蟹為了藏身被壓,這是誰的罪過?這不但是兩者的罪過,而且這是船夫、乘客、蝦蟹三者的罪過。但也不是三者的罪過,因為這三者都是無心,"罪業本空由心造,心若亡時罪亦無"。
無心,怎能造罪?縱有罪,也是無心之罪。而這位居士無中生有,妄自分別,難怪禪師要毫不客氣地嗬斥說:"這是你的罪過!"
大千世界,無時無刻都有著大大小小的罪過出現,但是其中大多數都是無心之罪。我們不能改變周圍的世界,那我們就隻好改變自己,盡量用慈悲心和智慧心來麵對這一切吧。
有這樣一個故事。
周先生生院子裏種了幾棵樹。秋日的午後,有一個中年人來按門鈴:
"我是砍樹的,看見你院子裏有不少鐵杉。全國的鐵杉都得了病,治也治不好,晚砍不如早砍,正巧我的卡車經過,算你便宜,怎麼樣?"
周先生抬頭看了看樹:"還能拖幾年,何必急呢?"
"遲早會死,你的樹那麼多,把鐵杉砍了,其他樹會長得更好!"
周先生笑了笑:"照您的理論,我們人也遲早會死,豈不都該殺了?"
他怔了一下,大笑起來:"說得有理!不過,我砍了幾十年的樹,發現人跟樹一樣,不斷地變。黑頭發成了白頭發,然後,不見了,又換成年輕人住進來。大樹倒了,小樹長大了,一代換一代,不必太認真!"
他走了,十幾棵鐵杉依然聳立著。周先生想:是生命就應該尊重,即使是重病的、將死的,都是這世界的一部分,不能被強加鏟除。
是的,有些事我們很難改變,但是我們可以盡量以慈悲心去麵對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