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我們的心受到汙染,要以懺悔的法水洗滌,心地才能清明(1 / 1)

第六十九章.我們的心受到汙染,要以懺悔的法水洗滌,心地才能清明

衣服髒了,經過清洗,才能穿得舒服;身體汙垢,也要沐浴,才能神清氣爽;環境汙穢,必須打掃,才能住得舒適。我們的心受到汙染,要以懺悔的法水洗滌,心地才能清明。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在有心無心之間不知做錯了多少事情,說錯了多少言語,動過多少妄念,隻是我們沒有覺察罷了。所謂"不怕無明起,隻怕覺照遲"。這種從內心覺照反省的功夫,就是懺悔。

懺悔在生活上有什麼作用呢?它能幫助我們什麼?第一,懺悔是認識錯誤的良心。第二,仟悔是去惡向善的方法。第三,懺悔是淨化身心的力量。

懺悔是我們生活裏時刻不可缺少的美德。懺悔像法水一樣,可以洗淨我們的罪業;懺悔像船筏一樣,可以運載我們到解脫的彼岸;懺悔像藥草一樣,可以醫治我們的煩惱百病;懺悔像明燈一樣,可以照亮我們的無明黑暗;懺悔像城牆一樣,可以保護我們的身心六根。

18世紀法國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盧梭,他在少年時,曾經將自己極不光彩的盜竊行為轉嫁在一個女仆的身上,致使這位無辜的少女蒙冤受屈,並被主人解雇。後來這件"卑鄙齷齪"的行為,使他陷入深深的痛苦回憶中。他說:"在我苦惱得睡不著的時候,便看到這個可憐的姑娘前來譴責我的罪行,好像這個罪行是昨天才犯的。"

盧梭在他的名著《懺悔錄》中,對自己作了嚴肅而深刻的批判。他敢把這"難以啟齒"而抱恨終生的醜事,告訴世人,顯示了他勇於懺悔的坦蕩胸懷和不同凡響的偉大人格。

《萊根譚》裏說:"蓋世功德,抵不了一個矜字;彌天罪過,當不了一個悔字。"犯了錯而知道懺悔,再重的過錯也就有了改正的開端。

懺悔雖然有這樣殊勝的功德,但是一般人平居無事的時候,總是輕忽怠隋,不容易生起懺悔的心。我們常常在厄運降臨的時候,才懊惱自己的種種錯誤;等到病魔纏身的時候,才嗟歎自己的荒唐無度;在經濟拮據的關頭,才懺悔自己的揮霍浪費;到了山窮水盡、四麵楚歌的地步,才懺侮自己魯莽無知;活到年老力衰,齒危發禿的時候,才懺悔少壯不知奮發向上,老大徒然悲傷。

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的懺悔,是身體行為的自我省察;知識思想、見解言論的懺悔,是心理意念的淨化修持。隻要時時在生活上反求,在知識上明辨,痛下懺悔功夫,就能使我們身心清淨,生命升華。

根據佛經,懺悔有三種方法:第一是對自己的良心懺悔;第二是對我們所虧欠的人懺悔;第三則是當眾懺悔。在當下承認錯誤的同時,對自己負責,也對他人負責。

另一方麵懺悔以後,並不等於罪過就此一筆勾銷,"懺悔"是既"承認錯誤"又"願意承擔"的意思,是表示"欠你的錢我會慢慢地還,等我有錢的時候一定會還,而且會主動還。"不肯擔負責任,就不會改變自己,這種假的懺悔並無法淨化內心;而且不懺悔改變,便無法真正肯定自己、接受自己。因此我們要切記這一點:懺悔之後的承擔,才會使懺悔具備既利己、又利他的意義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