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公共關係危機的處理 第一節 公共關係危機的類型(3 / 3)

2、組織行為不當引起的危機主要有以下幾種:

(1)、嚴重的內部事件。因勞資矛盾引起的罷工行為,內部官員腐敗等。

(2)、工作失誤。因管理機製不健全導致浪費等。

(3)、決策失誤。組織有意出售假冒產品、經營不合格產品等,侵犯了公眾權益。

(4)、糾紛事件。如消費糾紛、經濟合同糾紛等。

(二)、突發事件引起的危機

突發事件引起的危機是由社會組織難以預測並不可抗拒的外部力量所造成的。如自然災害、交通事故、國際形勢的突然變化、戰爭、假冒產品等等,導致組織公共關係形象受損的危機。

1、突發事件引起危機的原因。

(1)、其他組織侵犯利益性的行為。受利益的驅使,其他社會組織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假冒本組織的名義行騙或以相同的包裝式樣、商標、名義推銷偽劣產品,使社會組織的名譽遭受損失,形象受到損害。

(2)、外部人為製造的麻煩。在市場經濟運行過程中,由於各種程序還不盡完善,有些組織和個人為了自己的利益,故意刁難,設置和製造人為的麻煩,使組織的工作受到影響,遇到難以預測的危機。

(3)、由不可抗拒因素引起的事件或事故。如地震、水災、火山爆發、國際形勢變化、意外交通事故等出於外在不可抗拒的因素引起的事件,損害組織的利益和形象,導致組織公共關係危機。

2、突發事件引起危機的類型。

(1)、由不可抗拒因素導致的重大傷亡事故。如地震和洪水、飛機失事、火車出軌、傳染病流行、大樓倒塌等。

(2)、外在因素引起的事故。如生產或生活環境被“三廢”汙染,導致組織無法正常開展工作,偽劣產品導致嚴重的工傷、瓦斯爆炸等。

(3)、外來的故意行為。如其他組織假冒本組織名義行騙、假冒本組織生產偽劣產品、重大盜竊案件、敵對行為等。

(三)、失實報道引起的危機

失實報導引起的危機主要是由於新聞部門的報道失實,導致公眾對組織的誤解,使組織形象受損的危機事件。

1、失實報道引起危機的原因。

(1)、用老眼光對待新問題。組織在策略、產品或服務質量、工作方式等方麵有了新的進步、新的發展,但是公眾和新聞媒介—時還不能適應,或意識還跟不上,用老觀念、老眼光看待新問題。

(2)、公眾誤解引起報道失誤。組織自身的工作或產品質量諸方麵沒有什麼問題,沒有損害公眾的事件的發生。但是,出於種種原因,被公眾誤解了,如社會流言、不利的社會輿論等,致使公眾無端的指責社會組織,因此引起新聞媒體的錯誤報道。

(3)、報道以偏概全。由於媒體對新聞資料掌握得不夠充分,隻看到局部問題或沒有了解事實的全部,導致報道以偏概全,以點蓋麵。

(4)、報道用詞不當,導致公眾曲解。由於個別新聞工作者的素質或工作疏忽,在新聞報道時用詞不當,詞不達意或語句不暢。使得公眾對事件發生和發展的全過程產生了誤解,從而誤導公眾輿論。

(5)、現象掩蓋本質,引起報道失誤。由於受到主觀或客觀因素的影響,新聞工作者不能了解事實的真相,不能掌握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被現象所蒙蔽,引起報道失誤。

(6)、受製於其他因素,錯誤報道。在一些特殊因素的影響下,新聞工作者不能將事實的實際情況反應報道出來,隻好違背新聞原則,錯誤報道。

2、失實報道引起危機的類型。

失實報道引起的危機,主要有以下幾種:

(1)、失實和不全麵報道。新聞界不了解事實的全貌和真相,導致報道以偏概全,不能反映事實全貌,引起公眾誤解。

(2)、曲解事實。由於新科技、新思想、新方法,未被廣泛知曉,新聞人士按照舊的或原有的觀念、態度分析和看待事件,曲解事實,從而導致組織發生危機。

(3)、報道失誤。由於其他組織或人為有意的誣陷或編造,新聞界被蒙蔽,引起誤發報道,使組織產生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