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公共關係危機的處理 第三節 公共關係的危機管理(3 / 3)

(3)、條件準備。一是危機管理經費準備。在危機預防階段,各項經費開支可以通過預算作出計劃。在危機出現後,經費雖不能預算,但必須事先有所準備,撥出專項經費以防應急之用。二是危機管理設施的準備。危機管理的各項物質條件和危機信息處理的各種工具,應配備專門人員進行熟練操作。三是危機信息資料準備。涉及危機預防和處理的各類公眾的信息,聯係方法等都要準備詳盡材料,並且可以隨時取用。四是媒介關係準備。由於新聞媒介具有強大的輿論力量,公關職能部門和公關人員要善於與新聞界接觸,與其建立長期穩定的聯係製度。

二、處理性危機管理

危機處理是一種特殊的管理行為,在預防為先的指導下,要妥善、有效地處理公共關係危機,以改善和維護組織形象。

(一)采取緊急措施

既然危機已經發生,就要直接麵對危機,並應考慮最壞的可能,及時和有條不紊地采取行動,以期把損失降到最低。如果措施不得力,甚至難以應付危機,就會結社會公眾留下不負責任、缺乏敏感、隻考慮自身利益的負麵形象。因此,社會組織一旦發生危機事件,其管理活動的順序:第一,首先建立臨時專門機構,指導開展危機公共關係專題活動。第二,迅速查清原因,采取果斷措施,脫離危機區。第三,控製危機蔓延趨勢,確保組織形象不進一步受到損害。

(二)積極處理危機

1、提出危機調查報告。社會組織發生危機後,應及時組織職能部門與其公關人員深入現場調查情況,搜集信息和背景資料,在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形成危機事件的調查報告,供領導層處理危機決策時參考。

2、采取相應對策。根據危機調查的專題報告,進行全麵分析和深入研究,確立應急的對策,製定消除危機影響的管理方案和計劃。這些應急對策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1)、組織內部的對策。主要是設置危機處理的專門機構;製定危機處理的方案與計劃;公布危機事實真相;挽回影響,追究責任;做好組織內部的善後處理工作。危機發生時,要以最快的速度設立“戰時”辦公室或危機控製中心,調配訓練有素的專業人員,以便實施危機控製和管理計劃。同時還要確保從各部門抽調人員參加“戰時”辦公室工作時不至於影響到組織的日常工作。

(2)、對受損公眾的對策。主要是了解受損公眾情況,承擔責任,提供善後服務。要對危機受害者表示慰問和關注。組織首先要關心和安慰受害者及其家屬,誠懇地對待受害者及其家屬。如果可能,組織要做出超過有關方麵所期望的努力。

(3)、對新聞界公眾的對策。主要是提供統一準確的信息,接受采訪,表明與新聞界公眾的合作態度。危機期間與公眾的有效傳播溝通十分重要。一個組織時常會因為在危機期間所采用的成功傳播手段而受到人們的稱讚。同時,有效的傳播溝通工作還可以在控製危機方麵發揮積極作用。組織要善於利用媒介與公眾進行傳播溝通。以控製危機。

(4)、對上級主管部門的對策。主要是及時彙報,主動聯係,報告處理結果及反饋危機對象的評價和看法,提供書麵檢查和吸取教訓等。

(5)、對合作單位的對策。主要是通報情況和處理經過,提出相應的對策措施,防止危機擴大和蔓延,書麵表示歉意或當麵解釋道歉。

(三)、重建組織形象

1、確立重建形象的目標。在重建組織形象過程中,確立新的形象目標是不可少的重要環節。首先,要對危機的受損公眾或其家屬給予安慰,並以實際行動重新獲得他們的支持和信賴。其次,通過新聞媒介的宣傳,使中立公眾從不偏不倚轉化為真誠的合作者。第三,形成新的目標公眾,獲得事業上新的關心者和支持者。

2、采取重建形象的有效措施。在組織內部要暢通信息渠道,增強形象決策的透明度和公開性,動員內部公眾參與形象管理,並進一步完善管理製度和措施,有效地規範組織行為。

在組織外部要重點彌補形象危機帶來的損失,廣泛與外部公眾全麵溝通,以過硬的產品和優質服務提高組織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3、善於利用和控製重建形象的傳播效果。在重建組織形象的過程中,通過傳播管理,廣泛宣傳組織采取的有效措施,特別是組織參與的—係列對社會負責的公益活動,以增加社會和公眾對組織的信任度和支持率。

(四)、評估總結,改進工作

組織在處理完危機事件後,應對處理過程的實際效果進行評估,並撰寫危機處理的總結報告,為以後處理類似的公關危機提供參照係數,也為切實改進工作,從根本上杜絕危機事件的發生,重新塑造組織形象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