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家庭足部按摩基本常識 一、足部按摩的發展曆史(3 / 3)

科學研究發現,在人類進化的漫長曆史中,正是由於雙腳直立,促進了大腦的發達,增長了人類的壽命。由此可見,足是人類進化的關鍵。步態穩健,行走如飛,往往是健康長壽的標誌。而人的衰老,也首先表現在雙足,如兩足痿軟無力,往往是腎氣衰退的征象。足部的疾病也反映了髒腑的功能,如肝經濕熱下注而生足癬。另外,足部的保養失當,“熱毒之氣,暴發於皮膚間,不得外泄,蓄熱為丹毒”。

中醫經絡學認為,足是足三陽經和足三陰經循行交接之處。足三陽經循行於足的外側及足背部,足三陰經則循行於足的內側。足心為腎經的井穴“湧泉”所在。大拇趾是肝、脾兩經的通路,第二趾為胃經的止點,第四趾屬膽經,小趾屬膀胱經。

足與肝、膽、脾、胃、腎、膀胱等髒腑的關係最為密切,用溫熱水和藥液直接熏蒸、浸泡,並反複按摩足踝的內側、外側、足背、足底等部位,能治療有關髒腑經絡的病症。

(三)足底是人的“第二心髒”

雙足處於人體最低位置,遠離心髒,並受地心力的影響,血液供應少,血流緩慢,而且表層脂肪薄,保暖功能差,極易受邪氣的侵襲,導致疾病。若能經常活動或按摩雙足,促進足部的血液循環,不但有利於足部保健,還有利於血液回流,增加回心血量,所以,足有人體“第二心髒”之稱。

這是因為,人體內流動不息的血液,是從“第一心髒”輸送出來的,它要達到身體的末端,特別是達到足底和足趾,是相當困難的。因此,足底這個部位,血液常感不足。刺激足底就可以促進血液的流通,加強心髒“泵”的作用。

足底與全身的一切器官密切相關。因此,如果足底血液暢通,也可以增強內髒的功能,並且促進全身各個器官的血液循環。由此可見,認為足底是人的“第二心髒”的觀點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可以說,足底是維持人類生命和健康的重要的部位。

雙足由52塊骨骼、66個關節、40條肌肉和200多條韌帶組成,是人體重要的運動和負重器官,承受著身體的全部重量,是人體重要的組成部分,更是人體健康的基石。

足部密布著豐富的毛細血管、淋巴管和神經末梢,有66個穴位、70多個反射區和70多個與髒器相關連的敏感點,與人體五髒六腑和大腦組織密切相關。人體所有髒腑功能的變化,都能從足部反映出來。

既然足底對人體健康如此重要,那麼加強對足底的鍛煉就顯得十分必要了。通過對足底的刺激,可促進內髒功能的加強,以增進健康。

實行足底保健法,並不需要專門的場地、設備,而是在工作單位或在家庭中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

例如,隻要盡可能使腳尖踮起來走一段,就可以獲得很大的效果。此外,如果有意識地使平日不常活動的第3趾運動起來,其他各個腳趾自然就跟著運動,這也是對足底的一種鍛煉。

踮著腳尖走路的效果在於它使雙腳收攏,腳掌心自然的發達起來,還可以防止扁平足的發生。並且鍛煉和使用了平日不常活動的腳尖,所以,與腳尖相聯結的那部分內髒器官的血液循環也就得到改善。

再如,登樓梯也可以有效地鍛煉足底,增進健康。尤其是住在高層建築的人,如果盡量少乘電梯,多登樓梯,則不僅可以消除足部和腰部的疲勞,而且可以防止全身的老化。

此外,在家庭中隻要有可能,應脫去鞋子,赤腳在地板上走路,或者穿人字型夾趾拖鞋。因為,這樣做可以適度地對足底進行刺激。赤腳走路主要是增加刺激足底的麵積。穿人字型夾趾拖鞋時,由於要用大腳趾和2趾夾住拖鞋的帶子,因此,這兩個腳趾就得到了鍛煉的機會。

對婦女們來說,足底保健法可與女性“愛美”的需求結合起來進行。例如,在洗澡時,應該在足底特別用勁洗滌。可用刷子或絲瓜筋對足底皮膚進行強烈的刺激,這不僅有利於健康,而且有利於美容。因為它除了促進足底的血液循環,使全身的氣血暢通之外,還可以使皮膚細嫩。此外,如果在進入浴盆時揉搓各個腳趾,並且擦按整個足底,也可以獲得理想的療效。

足底保健法的方法還有很多,我們將在下麵詳細介紹。隻要堅持鍛煉,就一定會對身體健康有益。特別對一些慢性的、功能異常的疾病,足底保健法可能會發揮驚人的效力。但是它並不能“包治百病”,對嚴重的器質性疾病,當然還應及早去醫院診治,以免延誤病情。

人類雖然無法抗拒死亡的自然規律,但是,如果平時保養得當,可以延緩衰老。因此,應該順應自然規律,保持身體內外環境的平衡,愛護自己的雙足,力求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