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家庭足部的護理 一、穿鞋有學問
人們總是認為,隻要穿上合適樣式又可心就是最好的鞋,但事實上往往不是這樣。拿女性來說,雖然知道穿高跟鞋有缺點,會引發疾病,但還是在穿。
還有人認為,舒適易穿的鞋就是好鞋,這種觀點也不完全正確。舒適易穿的鞋應該是稍稍大一些的鞋,否則會招致足趾的變形。
(一)選擇一雙合腳的鞋
1、選鞋要注意的幾個方麵
要想選好一雙合適的鞋,應注意這幾個方麵:
(1)鞋底:應偏厚(2~4公分),鞋跟較軟。鞋底部和鞋跟都是首先接觸地麵受到衝擊的部分,如果鞋的底薄跟硬,不僅會使腳感到疼痛,而衝擊的力也會傳到膝蓋部分引起腰部疼痛。而厚底軟跟可起到緩衝作用,對腳十分有利。
(2)鞋尖:應較寬。如果鞋尖過窄,腳趾跟部會受到從內側和外側來的壓力,同時腳趾左右移動空間受阻,特別是腳趾的穴位受到壓迫而引起各種各樣的功能障礙。
(3)後跟:應結實。腳後跟幾乎承擔著整個機體的重量,為能支持如此重大的力量,所以鞋後跟必須結實,這是必要的條件。
(4)鞋的柔軟度:應適宜。由於鞋接觸地麵時,肌肉伸縮比較困難。而柔軟的鞋底中心和弓形區可以自由活動,力量可以後移,可避免疲勞。這就是說,鞋底要有一定的柔軟度。鑒別時,按壓鞋尖,彎度到90度以上很快又能恢複原樣的鞋就是柔軟度合格的鞋。但過於柔軟的鞋也不好,它會促進外翻拇趾的形成。
(5)鞋的大小:要適度,使腳在鞋中有適度的活動空間。再者,應盡可能選擇有帶的鞋,穿上有帶的鞋走起路來腳後跟比較穩定,便於以正確姿勢行走。
選鞋時,先確定鞋底應與自己腳的弧度相符,腳趾前端與鞋頂端應留有2~3公分空隙,讓雙腳有足夠空間活動,且鞋子還要能和自己的腳合二為一,穿上後絲毫沒有感覺,這才叫好鞋。
2、教你選鞋
穿鞋,不僅是為了美觀,更重要的是為了維持人體直立、利於行走。同時,還可以保護足弓,緩衝外界對足的衝擊。一雙不合腳的鞋子,會使足部受到的不良刺激經脊髓上傳至腦,會影響血液的正常循環和激素的分泌平衡,從而引起腰痛、肩周炎、頭痛、煩躁及食欲不振等不良反應。
少年兒童的足和足弓發育尚未成熟,宜選彈性優良、鬆軟適度的鞋,太緊、太鬆、太硬、高幫的鞋均不合適。最好選用合腳的布鞋、球鞋、旅遊鞋。
中青年婦女,適宜穿後跟適中的中跟鞋(3~4厘米為宜)。這樣的鞋可使走路舒適不易疲勞,同時可使人自然挺胸、直腰、昂首、收腹,這“三挺一收”,更襯托出成熟女性的曲線美。
老年人的足弓缺乏彈性,足的承載能力和運動應變能力顯著下降。若鞋不合腳,時間一長會導致足弓塌陷。因此,老年人應選擇靈便輕巧、彈性較好的鞋,如旅遊鞋、軟底皮鞋及布鞋等。
(二)不合腳的鞋可引起足疾
人的一生中,約有一半的時間腳與鞋相伴。因此,了解一些穿鞋知識,有利於人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