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新鞋,有時腳磨出小泡,或者感到某個部位不適,這是大多數人都經曆過的事情。然而,最危險的是“不痛也不合適的鞋”。不要小看這一點點小的擠壓,如果時間長了,會引起足的變形。
常見的足部變形有大拇趾外翻、小拇趾內翻和槌狀趾。另外,穿不合適的鞋,可引起腳皮膚角質化,形成膙子或雞眼;發生細菌感染,形成腳氣等。
鞋不合腳,會導致足部血管和神經活動障礙,使健康受到損害,出現腰痛、頭痛,甚至與高血壓、心髒病、胃腸功能障礙、便秘、月經不調等各種全身性疾病也有聯係。
因此,不合腳的鞋,不隻是單純導致腳部疾病,還對脊柱、神經、激素分泌等產生影響。鞋的選用關係到健康,選鞋時應充分認識這個問題,需選用合腳的鞋。
(三)穿高跟鞋的危害
相當多的女性特別愛穿高跟鞋,這樣就使腳趾經常受到壓迫,使支持站立負重的趾根腱受壓損壞。本來足的中趾趾根應接觸鞋底中部,但由於穿高跟鞋其它各趾也向中趾方向集中,促使中趾及中趾趾根部分出現臍子。
其次,足的大拇指和小拇趾都向中趾方向集中,引起拇趾趾關節變形成為外翻大拇趾,同時小拇趾向中趾方向彎曲形成內翻小拇趾。在拇趾外翻的女性中發展為開放足的人很多,應該加以重視。
由於穿高跟鞋形成了不合理的姿勢。為了保持平衡,需要雙膝彎曲、腰彎,背部及胸挺起才能站穩。這種姿勢走起路來不僅膝關節易疲勞,同時也能引起身體某些部位的功能障礙。如腰部前傾會使腰有刺痛感,還能引起自主神經功能失調,導致煩躁、失眠等。
常穿高跟鞋的人,如果有身體不適的感覺,首先應考慮是否由於穿高跟鞋引起的。所以,人們應選用對於腳合適的低跟,腳趾可以伸直在較為寬鬆的鞋裏。一般來說,根據人的行走動作,選擇鞋跟高3厘米的鞋最為合適。
(四)導致腳氣的原因
足部分布有大量的汗腺,也寄居著大量的細菌。腳氣(腳臭)是由於身體的小汗腺分泌旺盛,汗腺分泌物在細菌、黴菌分解下產生穢臭。汗腺分泌物又是最適合細菌繁殖的培養基,可使腳部發出異臭的氣味,因此腳臭常與多汗症伴發。如果癬菌附著腳上,則導致腳氣病。
當然,如果處理得當,穿適合腳特性的現代化鞋,可以預防腳的異味及腳氣病。人在行走時,腳形隨步變化,鞋的形狀也隨之改變,鞋中的空氣受壓而外溢,外部的空氣向鞋內流動,鞋中的水分自然向外排出。這樣可減少鞋內細菌繁殖數量,減輕異味和腳氣。
皮鞋有良好的透氣性和較好的吸濕效果;棉線襪吸濕性能好,即使吸收水分的棉線襪可以繁殖各種雜菌,但大部分局限於棉襪中。這樣皆能使鞋內異味大大減輕。
尼龍等化纖材料所織的長襪不具備這種功能,導致鞋內經常處於潮濕狀態,使各種雜菌繁殖,以至發臭。有的人腳趾變黑,或變白,甚至皮膚腐爛,是由於真菌感染所致。因此,人們應注意保持足部幹燥,選擇比較吸汗的線襪和透氣、寬鬆的鞋子;每天堅持洗腳,並擦幹腳和腳趾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