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家庭足部的護理 四、足部疾病的養護(1 / 3)

第十章 家庭足部的護理 四、足部疾病的養護

(一)胼胝的防治

胼胝是由於皮膚長期受壓迫、摩擦部位(通常在腳部)發生的硬而平滑的角質增厚,為一局限性的角質板。是皮膚對長期機械性摩擦的一種反射性保護性反應,一般不影響健康和勞動。呈蠟黃色角質斑片,境界不清,觸之較硬,表麵皮紋清晰可見,局部汗液分泌減少,感覺遲鈍。當腳的足弓向下塌陷的時候,會在腳掌部位形成胼胝,產生槌狀趾和拇囊炎。? ?

胼胝為長期的機械刺激所引起。如穿著的鞋過小、過緊或鞋的質地過硬;足蹠骨過於突出,或是過於瘦薄,也容易磨出胼胝。

應減少局部的摩擦和擠壓,穿合適的軟底鞋靴,或用軟鞋墊。患者應穿合腳的鞋,鞋底要有彈性、且鬆軟,可在鞋上放置鬆軟,有彈性的泡沫料墊,以減少鞋對趾蹠的磨擦。由於胼胝是對長期機械性摩擦的一種保護性反應,一般無需治療。而對於胼胝較大,且出現疼痛症狀者,可用熱水浸泡後用刀片削去一部分過厚的角質,外塗角質剝脫劑,如硫黃水楊酸軟膏,30%水楊酸火棉膠,0.3%維甲酸軟膏等。

對於婦女來說,如果走路不適當並把腹部壓力加在雙腳上,那麼穿矯正鞋是避免胼胝形成的唯一方法。可用40%的水楊酸硬膏治療胼胝,硬膏上麵覆以氈墊,以免胼胝再受壓力。堅持熱水泡腳,足底按摩可以預防和治療。

(二)足跟痛的防治

引起足跟痛的病常見的軟組織損傷有:包括跟腱腱鞘炎、跟後滑囊炎、腓骨肌腱鞘炎、脛後肌腱鞘炎和長拇屈肌腱鞘炎、跟骨下脂肪墊損傷、蹠筋膜炎、跟骨皮下滑囊炎、跟腱周圍炎等。跟骨下脂肪墊損傷多因外傷、行站過久特別是負重行走、爬山等原因使跟骨下方著力處的脂肪墊損傷,發生出血、水腫、變性、變硬等病變,病人訴行走時疼痛,局部腫脹、壓痛。蹠筋膜炎多由於外傷或慢性勞損,使蹠筋膜在跟骨附著處產生勞損,出現變性、撕裂、鈣化和疼痛,壓痛點在跟骨底部前方,疼痛可向足蹠部擴散,行走、彈跳加重,足底有緊張感,不能持久站立行走,平足患者症狀明顯。跟骨皮下滑囊炎由於慢性勞損、鞋襪磨擦等刺激,在跟骨結節的跟腱附著處出現炎性反應,局部增生肥厚、腫脹、壓痛、皮膚暗紅。因足跟與鞋接觸處壓痛最明顯,所以患者常以足尖著地行走。

預防和減輕足跟痛的方法

1、選擇穿輕軟合適的鞋子,使用海綿跟墊,減輕足跟壓力,防止跟骨損傷

2、老年人防止過度負重及用力,包括控製體重,避免重體力活動

3、中老年人注意補鈣,防止骨質疏鬆

4、堅持足部鍛煉,以增強肌肉韌帶的力量和彈性,如赤腳在沙地上行走

5、堅持每晚用溫水泡腳30分鍾左右,或者給足部做簡單的按摩,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三)雞眼的防治

雞眼是由長期摩擦和受壓引起的圓錐形角質層增厚,有角質中心核,尖端深入皮內,基底露於外麵。如果雞眼尖端壓迫神經末梢,則行走時感覺疼痛。多見於青年人,好發於足底及足趾。

預防雞眼的最佳方法:首先是要矯正足畸形;穿著寬鬆、大小合適的鞋子,減少對雙腳任何突出部分的壓迫,可以在腳上應用雞眼墊或在鞋內放泡沫塑料的襯墊來減少雞眼的出現。

治療:宜先用熱水將患處泡軟,削去表麵角質層後,保護周圍、露出雞眼,然後外敷各種強角質剝脫劑,如市售雞眼膏,15%柳酸乳酸雷鎖辛軟膏。0.3%維甲酸軟膏,10%硝酸銀液等,每隔數天重複一次,直到將尖端挖出為止。 治療時可以用水楊酸硬膏,也可在醫院進行激光燒灼。如各種方法均治療無效,則可行雞眼挖除術,千萬不可自己剔除雞眼,否則會導致危險的感染。

可選用以下方法治療:

(1)芹菜葉洗淨,揉捏成一小把,在雞眼處塗擦,至葉汁擦幹時為止。每天3~4次,一周雞眼即被吸收,患腳完好如初。

(2)每天數次將清涼油塗在雞眼上,再用點燃的香煙去熏烤,讓清涼油溶滲進雞眼內。治療一段時間,雞眼自然脫落,不留痕跡。

(3)先將患處用淡鹽溫開水泡,小刀削去老皮,然後取萬年青葉適量,洗淨,搗爛敷患處,紗布包紮,膠布固定,2天一換,3次愈。

(4)將有雞眼的腳用水洗淨,取老蔥一根,在近須的部位切薄片,把蔥片貼在雞眼上,再用膠布固定,24小時換蔥片一次,至雞眼脫落。

(5)蕎麵30克,荸薺一個(搗爛),加水和勻,敷雞眼處,用布包紮好,有用此方者在一二天內連根齊落。

(6)取韭菜(連莖根)少許,洗淨,切碎,塗患部。一天一次。10天左右見效。還可將生薑片置患處,隔日雞眼可自行脫落。

(7)取半夏5克,研細末,將患處溫水泡軟,刮去角化層,敷上藥粉,膠布固定。5天後去藥,大多可愈,不複發。

(8)取1~2粒蓖麻子,在火上燒烤,變酥時揉去外皮,將白色種仁捏破趁熱敷在患處,外用膠布嚴封四周。過兩天後打開膠布,用刮胡刀片輕輕地將上麵角質刮掉,當剝下最後一層時,可見皮膚層粉紅色而不出血,有一圓形淺凹時,再在上麵貼一小塊膠布。三四天後,皮膚長好,膠布脫落即愈。

(9)用熱水浸泡雞眼部位,用小刀除去表麵角質層,用棉簽蘸烏梅液搽於雞眼部,待晾幹後再塗1~2次,每日3~4次。烏梅液製法:烏梅60克,食鹽20克,食醋60毫升。共置於約200毫升的磨口瓶中,振搖,放置48小時後備用。

(10)取蘆薈和少許鹽水,研成藥糊。每晚熱水泡腳後,取適量藥糊塗在雞眼上,用無毒塑料薄膜覆蓋,再用膠布固定好。每天1次,10天為一個療程。

(11)取紫皮獨頭蒜一個,蔥白一根,花椒3~5粒,放在一起攪成泥狀,敷在雞眼上,用膠布外貼密封。24小時後除去膠布和藥泥,1次未愈可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