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我們是否忽略了一個非常至關重要的問題呢?那就是既然是和議,那麼為何在《宋史》賈似道傳中,並沒有提出這文件的簽訂時間以及內容呢?這個似乎有些不太合乎情理吧?
如果按理論上來說,賈似道簽訂的這次鄂州和議,可以說是一次喪權辱國的和議,被列為奸佞的賈似道,為何在他列傳中沒有說明這份和議的簽署時間以及文件簽署內容呢?
我們可以看到,像秦檜這樣的大奸臣,其列傳中都有提到過紹興和議的事情,而且可以知道什麼時候簽訂的這個合約。然而,為何在《宋史》賈似道傳中卻並沒有提到鄂州和議的簽署時間以及文件呢?如果稍微想一想的話,難道不覺得賈似道這個傳很奇怪麼?
我們且不說這份和議文件下達的內容以及具體是什麼時候簽訂的事兒,咱就好好想一想,忽必烈這個人是不是白癡。當然,很多人都覺得他肯定跟白癡不挨邊,甚至覺得我說的這番話有些強詞奪理。
那麼很好,既然都說我強詞奪理,那麼我就說說為什麼忽必烈如此白癡吧。他白癡就白癡在。既然,賈似道已經打算對你稱臣和議了,而且還是給了你歲幣做附加條件。有這等好事為何迷忽必烈不做呢?
難道是急的倆眼冒火為了回去爭王位?如果真是這樣那就更奇怪了,你忽必烈回去爭王位就去唄,何不留下一個使臣與賈似道去協商一下呢?這樣做也太多此一舉了吧?
試想,可以把事兒搞得繁而化簡的問題,居然搞得如此複雜,實在讓人難以接受。所以,我覺得如果真有鄂州和議的存在,那麼忽必烈無疑是史上最傻的大白癡。
而更為可笑的是,所謂鄂州大捷隻殺死蒙軍後衛部隊幾百人的說法也不經意中傳開了。對於這種說法我到覺得有些不值一駁。
因為,單論鄂州之戰中一次作戰,蒙元軍隊就能損失一萬三千來口子兵馬,又何以見得賈似道隻是殺死幾百人的記錄是百分之百正確的呢?
如果有人說不相信這個記錄,那麼就看看《元史》的記錄吧。依照元史的相關記載,蒙元大軍在鄂州之戰中,其損失絕對在一半兒以上。
麵對這種記載,那些傳言還能夠站得住腳麼?麵對這種記載,那些批判賈似道的人,這又如何解釋呢?殺死百人的說法太經不起推敲,稍微想一想就能明白,賈似道無疑是被蒙元給包裝了而已。或者說,是被蒙元給妖魔化罷了。
這樣說來,鄂州和議存在的可能性就幾乎為零了。按照這樣的邏輯思維看來,賈似道是不可能與忽必烈進行和議的。然而,忽必烈也沒那麼傻,為何爭奪王位而徹底放棄了這次和議。故此,鄂州和議純屬無稽之談。
蒙元大軍三度南下,準備滅宋。這時候,襄樊之戰成為了一大亮點,很多人都知道。襄樊之戰非常壯烈,可謂是艱苦守城盡六載的時間。最終,在迫於無奈的情況下才得以結束。
在這裏,又有一個非常尖銳的問題等著賈似道回答。
賈似道你究竟沒有支援襄樊?
賈似道你究竟有沒有派兵?!
賈似道你究竟是不是在欺瞞皇帝?!
一個個尖銳的問題像把利刃,將賈似道當年鄂州之戰神勇的形象徹徹底底的打破,反而呈現出來一個大奸臣的形象。然而,在批評他的時候,又有多少人知道這背後的事兒呢?我相信,賈似道並不是完美無缺的,但我也相信賈似道更不是一無是處的。
在襄樊戰役中,賈似道真的有恃無恐?並且荒淫度日放任襄樊城中將士不管?曆史的事實真是這樣麼?假如說,是這樣的話,那麼賈似道絕對是個不折不扣的奸臣!然而,事實並不像某些人所說的那樣。傳統意義上的說法並不一定就是真理。
因為,當賈似道看到襄樊之圍後,他並沒有打算將這件事情給推辭掉。然而逝不退反進的多次向宋度宗趙禥提出申請行邊。但是,賈似道的這些申請都被當時的宋度宗趙禥否決了掉了。
為什麼度宗趙禥要否決掉賈似道的申請?按照常理說賈似道提出申請行邊,這可是天大的好事。在國家危難之際,賈似道挺身而出決定抗元,這是很難得的一件事情。但是,度宗趙禥並沒有讓賈似道去行邊,為什麼呢?
其實,這個原因就是,如果你賈似道如果去了襄樊,那麼老子的淮南可咋辦?沒人給我守淮南,那麼我臨安又該怎麼辦?故此,賈似道的申請就被趙禥給剝削了。難道這也要怪賈似道沒有跟宋度宗趙禥抗爭到底麼?
這事兒是度宗趙禥的決定,賈似道並沒有發言權。然而,賈似道他並不是貪生怕死,如果他真的貪生怕死,那麼他又何為提出申請行邊這種事情呢?所以說,要說賈似道是隻要負責人,這話我相信。但是,說賈似道什麼本事也沒有,而且還貪生怕死是個鼠輩,這話我肯定不相信。
如果說,賈似道沒有派遣援軍前往救援襄樊,這句話就更沒有說服依據。其實,按照當時的情況來看,賈似道的確是發動了幾乎他能動員的全部兵力來支援襄樊戰場。比如說,四川製置司、沿江製置司、荊湖製置司,賈似道他基本上可以說把能調集的部隊他都調來支援了。連同兩淮水師,廣東水師,還有殿前司的精銳部隊,這些部隊全部在襄樊戰役中登場而出。
在這裏,我也要說明一下,賈似道確實調兵遣將去支援襄樊了。但是,他調集來的這些部隊都是各自分散而援,並沒有集中兵力而進行支援。雖然,賈似道他動員了南宋絕大部分兵力支援襄樊。但是卻沒有形成一股勁兒,來大破蒙元的包圍。
所以,不論如何支援都是沒有突破蒙元大軍的防禦圈。不可否認,這個就是賈似道支援襄樊戰場上的最大的問題。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這問題歸問題,這支援歸支援。賈似道支援了襄樊戰場,這是一碼事。然而,賈似道如何調動兵力去解圍,這又是另外一碼事。故此,說賈似道沒有派兵支援襄樊,純屬胡扯而已。
賈似道再怎麼說,他也是調集了他自己能調動的所有軍隊進行支援襄樊戰場,這點不要有任何質疑。如果說賈似道在此戰中用兵不咋地,這個倒是可以理解。但是說賈似道在襄樊之戰中,沒有派兵前去支援襄樊戰場,這種說法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但是,我們可以肯定的是,襄樊最終還是陷落了,被蒙元大軍所占據了。在這件事情上來講,賈似道無疑是襄樊陷落的第一負責人。這點我們不必去回避,錯就是錯,對就是對。襄樊陷落了,賈似道就必須站出來接受討伐。這個沒錯,但說他放任襄樊不管,這就是胡說八道。
然而,還有一種說法就是說他是蒙蔽朝廷,並且封鎖消息,讓宋度宗趙禥跟個白癡似的不知道襄樊已經被圍好幾年。這種說法似乎也很廣為流傳,在我看來這種說法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我們可以仔細的去想一想,既然賈似道出兵了支援了襄樊戰場,那麼就必須要犒賞三軍。請問,襄樊失陷的這五年,難道犒賞三軍的事兒都由賈似道來簽發不成?別把度宗趙禥想的太過於白癡,他隻不過是晚說話幾年而已。不能說趙禥是事兒都推給賈似道去做,那賈似道還不幹呢!犒賞三軍這種事兒,當然還是需要南宋皇帝度宗趙禥來簽發才是,這點是毋庸置疑。
不僅如此,連皇帝趙禥都調動了禦前部隊前往支援襄樊。那麼,這樣一來賈似道有蒙蔽過宋度宗趙禥襄樊被圍一事麼?難道宋度宗趙禥簽發犒軍的文件,還看不到襄樊被圍的事兒麼?宋度宗趙禥固然有些白癡,但是也別把他想的太白癡了。他還是能看得懂奏折的。那麼,既然如此,有誰還認為宋度宗趙禥被賈似道所蒙蔽了?這種說法也就不攻自破了!
更有人說賈似道是個賣國賊!這更是讓人覺得可笑。如果說賈似道賣國,那麼請問將秦檜放到哪裏?當然,我也承認這樣的比喻當然不恰當。因為,賣國的人,可以很多賣國的人。所以說,有人可能會認為我這種說法不是很對。但是,說賈似道賣國也不見得比我對多少。
其實,一直以來我都認為,賈似道他自始至終都沒有做出任何出賣過國家的事情來。在襄樊失陷後,外加第二次的鄂州之戰失敗以後。確實是賈似道提出了和議,而他的和議是什麼條件呢?僅僅是銀絹二十萬來作為和議的籌碼!並沒有選擇割讓國土作為代價,或者說是降為國主之類的屈辱和議!
那麼,我問一下,我們素有“和談報國“之忠義稱號的秦檜呢?他的籌碼又是什麼?殺大將、送金銀、割國土!
綜上所述,賈似道與秦檜之相比如何?有沒有像秦檜一樣賣國呢?僅是以銀絹為條件使蒙元退兵,這難道也是賣國?那澶淵之盟的簽訂也算是賣國了?寇準這個促成和議的人就是個賣國賊了?這完全是不值一駁的說辭。
事情雖然不能這樣說,但是,事實就也就是如此。賈似道沒有說提出割讓國土的條件,更沒有因此而誅殺朝中大將。故此,我的觀點寇準沒有賣國,賈似道同樣也沒有賣國。僅此而已。
如果說賈似道賣國的話,那麼他又何必一次次的調遣兵將試圖化解襄樊之圍呢?更何況以金銀珠寶、高位官爵來犒賞軍隊呢?莫非他吃飽了撐的閑的沒事兒做了?不論是非成敗,賈似道縱使策略上決策失敗,但從他種種舉動上看來,反正我是看不出賈似道有任何賣國的跡象。
如果是讓我來評價賈似道,那我到認為賈似道倒挺像一個主戰派,而並不是求和派。因為,不論是調兵遣將,還是犒賞三軍方麵,我都看不出來他在求和,這些表現如果都稱不上主戰派,那麼我真想知道,在南宋末年期間什麼樣子的曆史人物才算的上真正的主戰派!
賈似道賣國,這些事情肯定不會發生在賈似道身上。所以,賈似道在態度方麵是積極主戰派。那麼,批評賈似道是賣國賊的人,批判的真是一點根據也沒有。賈似道沒有賣國,他隻是戰事最終結果的主要責任人而已。
賈似道如何起家?當然是憑借他姐姐來起家了!為何?因為他姐姐是貴妃阿!所以賈似道是依靠他姐姐才中的進士,也就是說靠著裙帶關係才一步登天,成為一代權臣的。如果,有這樣想法的人,我覺得還是徹底打消了比較好。
不說別的,光是這種說法,我就覺得很搞笑,也很可悲。賈似道靠姐姐賈氏才得了進士?並且還給了賈似道考題,所以才得了進士?這完全是杯具外加餐具。
因為,在看這段史料的時候,很多人都沒有考慮過一個很簡單的問題,那就是宋朝科舉製度的一個常識問題,很多人並沒有注意。以至於對賈似道是靠著裙帶關係得以高升的事兒迷迷糊糊的就舉手讚成了起來。
如果,對宋朝的科舉製度稍微有點理解的人,也不會犯下如此沒常識性的錯誤。《燕翼詒謀錄》中有一段對殿試的描述,足以證明了賈似道非是依靠裙帶關係而金榜題名。
“舊製,殿試皆有黜落,臨時取旨,或三人取一,或二人取一,或三人取二,故有累經省試取中,屢擯棄於殿試者。故張元以積忿降元昊,大為中國之患,朝廷始囚其家屬,未幾複縱之。於是群臣建議,歸咎於殿試黜落。嘉祐二年三月辛巳,詔進士與殿試者皆不黜落。迄今不改。是一叛逆之賊子,為天下後世士子無窮之利也。”
可以說,當時賈似道已經金榜題名了,那麼他有必要在殿試上,讓他姐姐給他透露考題麼?熟悉宋朝殿試製度的人應該知道一個最起碼的道理。
那就是在宋朝舉行的殿試,基本上都是走個過場而已,宋朝的殿試壓根就是不可能名落孫山。所以,賈似道的姐姐賈氏給不給賈似道考題,這都是無關緊要的事兒。
反正賈似道根本就沒有名落孫山的可能了。所以,賈似道有了考題答題答個一百分的卷也能過,而他沒有考題就算答個零分的卷也照舊能夠通過。故此,我想說賈似道會去做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兒麼?不會的,賈似道如果真這樣做了,那才是腦子有毛病呢!
試想,宋朝的殿試都是絕對不讓你名落孫山的考試,你還找答案去提前背好了答卷,這不是有毛病又是什麼?記住了,賈似道是位在鄂州大捷中表現出色的一方統帥,他不可能如此白癡的做這種無用功。
這樣一來,賈似道還是依靠他姐姐而取得的功名麼?我認為,去追究賈似道誤國的罪名是可以的。但是,我覺得沒必要對賈似道進行這種沒有曆史常識的批判。因為,批判都摸不著人家的脈門,那不就是畫虎不成反類犬了麼?
綜上所述,賈似道算是一個大奸臣麼?我似乎並沒有看出他是個大奸臣。反而我似乎倒覺得賈似道像是一個鐵杆主戰派。雖然,最終的結果是不理想的,但是,他積極主戰的過程還是值得肯定的。我也說過賈似道他也不是完人,也並非十全十美的聖人,他也有嫉賢妒能的臭毛病。
不過,如果要是能把他與秦檜放到一起作比較的話,我還是不怎麼讚成這種說法。可以肯定的是,賈似道的確是誤國了。
但是,如果就是因為賈似道辦的事兒,其最終的結局不完美。所以。才千方百計的以偏概全,並將賈似道的功績全部否定的話。我想,這樣做也是一點意義也沒有的。
因為,賈似道並不是一無是處,反而在其剛出道的時候,為國立下汗馬功勞,不然沒有三兩三哪敢上梁山?
我希望當我們提到賈似道這個曆史人物的時候,不要對他所有功績進行以偏概全、尖酸刻薄的否定,更不要去說他昏庸無能且賣國求榮這樣的讓人笑掉大牙的笑話。
因為,賈似道不是賣國賊,他堪比不了蔡京、更超越不了秦檜。如果給賈似道治罪的話,這賈似道充其量也就是誤國而已。而且,還是他在其最後那幾年生命中犯下的錯誤。雖然,要承認賈似道確實有誤國之嫌。但是,我們不能因此完全否認他的一些正麵功績。如果說將其功績一概否定,那也是對賈似道的不公平,更是一件有失公允的事情。
在這裏,我並不是為了給賈似道翻案,而刻意的對賈似道進行歌功頌德。我隻是希望當評價曆史人物的時候,一定要做到公證、可觀的評價。如果不偏不倚作到客觀公證的評價的話。其實,這樣的曆史讀起來才更為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