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拭目論明清 他的名字叫海瑞(2 / 3)

在淳安這段時間內,海瑞開始了自己與金銀財寶的正式戰爭。他規定所有人除了工資以外,不能有任何其它非法收入。盡管,初期遭到了抵抗,包括知縣最主要的副手縣丞在內的所有工作人員先後請假不上班。但這一切,都不能阻擋海瑞的戰鬥熱情。

沒有師爺和助手不要緊,自己獨斷乾坤,該給誰發多少工資自己親自核算、發放;案子自己判。

沒有衙役不要緊,自己巡街自己給罪犯打板子,有時候還會動員一下自己的仆人們一起動手。

工資不夠花也不要緊,老公挑水老婆種菜,老公燒火老婆煮飯,老公切菜老婆炒菜。

海瑞不但自己以身作則,而且對待上級的一切不合理要求也是一概拒絕。久而久之,衙役們開始敬重、尊重起了他,紛紛開始上工。三年一過,海瑞同誌要高升了,他要去做通判嘉興府通判——六品。這時,海瑞當年曾經得罪過的都察院左副都禦史鄢懋卿卻跳了出來,暗中指使都察院禦史們彈劾海瑞。再加上嘉興地區的官員們暗中運作,海瑞同誌的六品官很憋屈的沒了,平級調動到了江西興國。三年後,將近五十歲的海瑞終於迎來了本該在三年前得到的品級。

1564年在吏部侍郎朱衡的鼎力推薦下,海瑞做起了戶部雲南司主事。之前一跳六級,如今地方官員跑到了京城做起了京官。這一切可以說都是朱衡的功勞,所以說,無論在任何時候,清官都不是孤立的。朱衡在福建做學政的時候,就非常欣賞海瑞,如今,他又用自己的臂膀將海瑞托到了另外一個層次上。

1566年2月海瑞上疏大罵皇帝獲罪,年末嘉靖終於死了,海瑞被釋放。

1567年年初隆慶皇帝登極,海瑞曆任尚寶司丞、大理寺右寺丞、左寺丞、南京通政司右通政,官至正四品。

1569年年初要求皇帝給自己的實際工作,不要再給他分派一些虛職。六月左右,海瑞被任命為南直隸巡撫,駐紮蘇州。進行為時半年多的“海瑞式革命”,終於阻力過大,招致暴風驟雨般的反對。

1570年春辭職回鄉並痛罵“舉朝之士,皆婦人也”。

1585年被重新起用,最終任職南京吏部右待郎,因為在其間進行了恢複朱元璋祖製的行為而得罪廣大官僚階層,因此,開始了長達兩年的戰鬥,終於戰鬥至死。

在海瑞死後數百年間,對其正麵理解當是主流,世間往往稱其為“明朝第一清官”。然而,當時針指向了20世紀近而轉到21世紀後,隨著女權主義和愛情至上以及各類亂七八糟思想的引導下,對海瑞私生活方麵的批評卻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海瑞的私生活問題與亂國大盜

1569年,板凳還沒有坐熱的南直隸(即應天府巡撫,大致包括今天的上海、蘇州、常州、鎮江、鬆江、無錫以及安徽一部)巡撫海瑞海鋼川,受到了給事中戴鳳翔的彈劾。

戴鳳祥認為海瑞:做事衝動、毫無理性。隻顧自己的好惡便任意做出判決,使佃戶不敢向業主交租,借方不敢向貸方還款。這些本來還算屬於正常的彈劾內容。可話鋒一轉,戴鳳祥便陰森森地說道:臣聽聞7個月前,海瑞的一妻一妾竟在一個晚上一起死去,這種事情恐難用巧合來說明,很可能出於謀殺。

盡管,海瑞後來在答辯中解釋:說他的侍妾在陽曆8月14日自縊,而妻子則在8月25日病死。

但是,戴鳳祥的惡意顯然達到。在海瑞身後不久,又一條惡毒的謠言出爐。說的是海瑞五歲的女兒因為饑餓接受了一個男孩兒的施舍,海瑞知道後大怒。說了一些諸如:你好不知羞恥,竟然去接受異性東西之類的話。女兒聞言立刻不吃不喝,以死來應對自己的不貞之舉。

記載海瑞逼死女兒這件事情的著作有3本書,全都是野史。第一本是沈德符寫的《萬曆野獲編》,從書名就可以得知它是野史。第二本書是沈德符後人沈振編輯的《野獲編外補遺》,第三本書是周亮工《書影》。後兩本其實就是對第一本的文學化升級。因此,我們就有必要看看沈德符這個人,此人生於萬曆六年(1578年),而海瑞則死於萬曆十五年(1587年),因此,可以斷定他同樣是靠著耳聽聽來的故事。作者才9歲,他又怎麼知道具體的事情呢!後兩本書的作者都是二百年後的人,更是耳聽得來。翻檢除此三書(實際就是1本)外,其它曆史性著作基本無涉此事。

盡管謠言的作者是以誇獎海瑞的口吻作為終結。但我們有理由懷疑,即使在禮教最為嚴格的時代,五歲女孩兒是女孩兒而不是女人的道理,任何人還是懂得的。而海瑞竟將此看作是失節大過,顯然不是常人所能夠理解的。因此,在許多受過民主教育、女權教育的現代人看來,海瑞應該是有精神病。可當我們仔細思考就可看出其漏洞:妻妾死亡都可以當做彈劾海瑞的證據,為何這一枚重磅炸彈不利用呢?

顯然,隻有兩種情況:其一,時人認為海瑞做得對,既然如此,當時的社會環境如此,我們為何要去責怪他一個人呢?其二,這是純純粹粹的汙蔑。大凡動動腦筋的人都會明白其中的奧妙。

我們翻回頭再說說海瑞的妻妾問題。妻妾同日而亡、前後雙休妻等在許多今人,特別是女性同胞來說,簡直就是虐待女性的又一罪證。在愛情至上的年輕人那裏更是不可原諒,盡管,母親、婆婆也是女人,在許多人的心裏顯然淡忘了這一點。說來可笑,現代人連自己的私生活都擺不正呢,非要苛求古人嚴格執行一夫一妻、白頭到老的愛情神話。

這不,今天還有人在高呼著“婆婆來了”,一臉顯著驚慌,心中充滿著拚鬥的欲望。我們更有何資格要求,五百年前的婆婆對待兒媳婦要比自己的親女兒還親呢?也許海瑞的母親確實正如某些人所說的:她守寡守得有些心理變態了。然而,在我看來,這些人又有什麼證據能夠證明不是因為媳婦的過錯而造成婆媳關係不和呢?某些人有什麼證據否定我這個猜想呢?即,也許海瑞的兩個妻子都是因為喜歡錢財之物,不符合海家的家風而被休棄。

總而言之,無論海瑞的愛情觀還是海瑞的私生活問題,其間的諸多問題在現代人眼中恐怕也不會陌生。既然在21世紀,這些問題都沒有一個好的解決方案,我們更有什麼理由去要求五百年前的海瑞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假如,海瑞以嫻熟的技巧,擺脫了“夾板氣”的地位。既贏得了媳婦的歡喜,又贏得了母親的心悅。恐怕還會有人嫌海瑞不解風情,說他是諸如一些書呆子、呆板之類的負麵詞語。

綜上所述,上麵的我的言論大多帶有臆想的成分,可這些問題除了臆想之外,還有什麼討論的價值嗎?既然他們沒有討論的價值,我們不妨立刻進入正題:在今日世界內,有如下很容易迷惑人的三大觀點,可以說如果任其發展,沒有半絲批駁的話,曾經的民族精神楷模——海瑞,不但可以被釘在恥辱柱上,反而會被人說成是禍國殃民、貽亂後世的國之民賊:

第一:有些人認為:海瑞就是一個糞青,做事不懂得迂回一味的傻衝,就他的那些治國方式,不但無用而且極端有害。除了會罵、會抱怨以外,他沒有任何價值。他靠著窮人的無知,給自己聚攏美名,可以說是欺世大盜。

與這種一味貶損論調表麵相反實質相同的論調是今年非常知名的一位明史作者,他借用《圍城》中的一句話來表達了這種相同的結論:你是個好人,卻並無用處。

在這兩種論調背後,相同的假設都是:如果把他的政策真的執行,反而會貽害無窮。因為,他實在不懂得官場。其例證就是他對於高利貸政策的方式方法。這一派反觀張居正,他雖然任人唯親但也任人唯賢,他雖然貪汙但卻是能官。兩相對照,海瑞的價值為零,張居正的價值為百。

第二:海瑞確實是個清官,但僅僅是清官有用嗎?海瑞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的庸官,甚至是昏官,這樣的人草菅人命、誤國誤民。其例證就是海瑞做南直隸巡撫時期,公布的這樣一個審判原則:凡訟之可疑者,與其屈其兄,寧屈其弟;與其屈叔伯,寧屈其侄;與其屈貧民,寧屈富民;與其屈愚直,寧屈刁頑。事在爭產業,與其屈小民,寧屈鄉宦,以救弊也。事在爭言貌,與其屈鄉宦,寧屈小民,以存體也。

第三:海瑞有著強大的仇富情緒,對於窮人他是不折不扣地維護,對於富人則是肆無忌憚的打壓。這充斥著海瑞的一生。然而,曆史證明,富人往往是能力較高者,海瑞一味追求“均富”,是明代封建主義生產關係的代表,對於明代資本主義萌芽產生了致命的桎梏,明代資本主義萌芽之所以不能茁壯成長起來,海瑞也是難辭其咎。而正是在這個時期,西歐發生了“文藝複興”“地理大發現”等劃時代的大事。

海瑞除了會罵以外,真的沒有任何價值嗎——旗幟海瑞

因為,一本暢銷書的原因,許多人又開始對言官這一群體表示了很大的不屑與方案。對於海瑞來說更是如此,許多人都認為海瑞就是能罵人、會罵人而已。其實,這種觀點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敢罵人!

無論古今中外,罵人是需要膽量的。不信你到大街上揪住一個人罵罵試試,除非人家以為你是個神經病不搭理你以外,揍得你五眼青那肯定是必須的。說完這個,我們再看看海瑞都罵過什麼人。罵手下人那是弱智以及膽小鬼的代名詞,罵平級那是不丈夫的表現,海瑞敢罵領導,諸位看客,你們敢嗎?僅憑一個“敢”字,你就不服不行。

有一本書叫做《不抱怨的世界》,近年來非常暢銷。作為一本生活方麵的說,不抱怨確實很好。然而,任何正確理念都隻能在一定範圍內使用,不抱怨也是如此。如果不抱怨被廣大之,那麼人類怎麼可能進步呢?如果人類不抱怨自己跑得慢,怎麼會有汽車的出現?如果人類不抱怨自己的居住環境太差,怎麼會從樹上搬到樹下,從而由動物變成高級動物呢?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抱怨的人就是憤,而海瑞的價值就在於:為了心中的理想敢於挑戰一切權威。他的理想是什麼?就是百姓和天下。我們可以痛斥海瑞所秉持的某種理念,但對於他個人對於理念的堅守,我們應該給予最忠誠的敬意。正是因為這種堅守,才使得海瑞敢於罵皇上、罵全體同僚,也正因為他的堅持才獲得眾多弱勢群體的擁護。可以說,海瑞是除了朱元璋、崇禎外知名度最高的人。即使是被許多人津津樂道的第一牛人張居正,也無法達到那麼高的知名度。

有這樣的一種言論:海瑞是一個清官,但作為個體,當體製不改變的話,他的清官毫無意義。然而,體製的改變,又有幾人能夠改變呢?中國封建社會的體製,隻有當出現了先進的社會主義體製後才能獲得大的改動。兩千多年的封建史,告訴我們:中國的曆朝曆代的明君和改革家的作為,大多是屬於體製內的小修小補。他們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為底層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長遠影響力。

那麼,誰能真正的評價以海瑞為代表的“清官集體”呢?隻有實實在在的草根,隻有實實在在身處在底層的百姓,隻有那些出身於草根而沒有忘記草根精神的小部分富人。相反,隻有靠著各種非法手段獲得了財富的富人、隻有富人與其既得利益者和豢養的文人奴仆、隻有從小不知粒粒皆辛苦的屁孩兒才會敢於戲耍與輕蔑實實在在的精神偶像。

海瑞最為世人詬病的是總想重拾朱元璋懲治貪官的一些措施,例如貪汙六七十兩銀子就可以死刑,對於貪汙犯可以扒皮填草等等。精英們為此大家慨歎,海瑞不識時務,不懂得時代的進步,今天是什麼年代了?還用這種刑罰!其實,問題,總要看你站在什麼角度。

朱元璋因為從小父母被餓死,自己被賣了出去之後又當了和尚,十幾年的朝不保夕使他親身體驗過貪官汙吏的罪惡;海瑞則因為從小家境貧寒,長期在基層鍛煉,深知貪官汙吏對於百姓生活的壓榨,因此,前後二百年間,他們的心站在了最最底層的百姓那一邊兒。說句玩笑話,假如,現在重拾當年貪汙的死刑標準,並能夠嚴格執行,在網絡和民間咱們搞個測驗,我應該有理由確信支持的會比反對的要多。

假如,扒皮點天燈這種刑罰剛被公開廢止幾十年,我想支持的未必會比反對的少。道理很簡單,大凡精英者或因為從小天資問題受眾人喜愛,大家都知道這小子日後錯不了,因此,許多人或抱著日後吹牛:看,那小子兒多虧了我才有今日,或為了某項好處而百般照料。另外,就是因為家境很好,從小不知到饑餓,從小不知道北京戶口和河南戶口在全國人民心目中的區別的人。

有些人說海瑞的曆史價值比張居正差得多。然而,張居正也無非將明朝延續了二三十年而已,因為,他同樣敵不過人性。然而,海瑞作為人性的典範他獲得了萬世的敬仰。張居正無非是封建社會的一個玩偶,用用一丟,便在曆史煙雲中消失了。然而,海瑞就不一樣了,他成為了精神的代名詞,隻要有不平等、隻要有貪官汙吏,海瑞就是一麵旗幟,有明一代除了海瑞還有什麼誰能有此殊榮呢。

罵的藝術——海瑞的眼觀與權謀

海瑞罵過最高領導——皇帝,諸君可要盤算一下,那個時侯可是什麼角色,他可是集神的兒子、所有百姓的主宰麵目出現的,你可以把你想到的目前所有最大的官兒全都放在他的身上,而海瑞於他,完全可以稱得上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但是,海瑞還是敢罵!而且是光明正大的給皇帝寫信——上奏章。

在讀海瑞奏章之前,請允許看一份兒今日某下屬給上級寫的一封公開信,原因很簡單,這位仁兄看到老板經常調戲女同事非常氣憤,因此,在做好了被開除的心理準備後,在公司年會上當庭宣讀了這封信,請問,看後您會有什麼樣的感覺:

某某某經理。

您好。俗話說得好,人以禮儀為先,樹以枝茂為繁。人要是沒有個德行也就是少了一個撇,您呀不是人了。您之所以四處調戲女同事,就在於:您雄性荷爾蒙分泌太多,動物的本性過於展露。也怪我們沒有及時的給您以規勸,現如今我說這些話都是為了您好。我的經理同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