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鄧斯坦伯城堡
刀劍的砥礪、騎士們手執兵刃對壘時的巨響,以及獵鷹在空中呼嘯的情景。重溫鄧斯坦伯城堡的過去,無疑會令人們產生漫天遐想。而這裏,又是幽靈傳說的產生地之一,"伯爵的頭顱"和倒黴騎士鬼的故事在這座靠海的城堡中隨海風一路流傳。
鄧斯坦伯城堡(Dunstanburgh)位於英格蘭北部,城堡建於1337年,位於一個小丘陵的頂端,它也是這個區域的最高點。沿著海岸,走在滿是牧草的丘陵上,你不但會看到腳下是點綴著小黃花的青草,遠處的山坡上還不時會有一群牛羊在懶散地散步。
大約步行20多分鍾,人們就會來到鄧斯坦伯城堡的門口。實際上,這個城堡已經殘缺不全,比較破舊,但它依然毫不動搖的屹立在曆史的風化下。
走進城堡的大門,遙遠的曆史仿佛一下子飄到了人們的眼前。1337年,是英國愛德華三世執政時期,也正值英法百年戰爭期間,鄧斯坦伯城堡的建立正是為了抵禦從海上進攻的敵人。
整個城堡使用石磚砌成,顯得十分堅固。臨海的一邊特別做成了加厚的牆體,即在兩堵城牆之間,填上黃土,大約有1米左右的厚度,可以有效的抵禦敵人攻城武器對牆體的破壞。這種方法和中國城牆采用的方法是一樣的。不同的事,中國的城牆使用的大多是粘土燒得磚,而這座城堡基本上使用的石塊和石條,會感覺比磚更堅固。
而且,在當時,英軍的裝備基本和幾個世紀之前一樣,並沒有大的革新。步兵主要是鎖子甲和長矛,另外配備大量的十字弓和長弓射手。
雖然直到今日,想去古堡中遊覽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這裏沒有開通任何的道路,所以旅客就不得不從離古堡幾英裏以外的鄉鎮開始步行。沿途一路海風拂麵,右方是北海驚濤般的白浪撲岸,近在咫尺;左方是滿山的泥地草坡,遊客們就必須在這畫一般的水天之間,朝聖似的徒步向城堡前進。
托馬斯伯爵的頭顱:昏庸的愛德華二世從山腳下抬頭望去,鄧斯坦伯城堡那滿身創痍的孤傲身影屹立在懸崖邊,過去曾有的磚牆,地基仍舊依稀可見。攀爬石階上到最高層,諾森伯蘭郡的山川平原便會一覽無餘。可有誰能想到,這城堡裏最有來頭的"鬼"竟是親手修建起這座古堡的托馬斯伯爵(ThomasEarl)。
托馬斯伯爵是當時的英王愛德華二世的侄子,由於當時他與這個當叔叔的英王政見不和,所以在蓋起鄧斯坦伯城堡之後沒有幾年就以叛國罪被判處了死刑。
傳說中的托馬斯伯爵死的也並不輕鬆。據說,死刑執行者當天不知什麼原因,居然揮了11刀才砍下托馬斯伯爵的頭。自那時起,有人在夜裏看見過托馬斯伯爵在古堡中"閑庭漫步",手上還抱著他那被亂刀砍下的頭顱,臉上的表情是痛楚與驚悸,這與他死刑前咽下最後一口氣的慘像一模一樣。伯爵鬼的故事就四處流傳開來。
愛德華二世是英格蘭國王(1307年~1327年在位),金雀花王朝成員。1284年,愛德華二世出生於威爾士,是愛德華一世的長子。幼時國王父親經常不在身邊,他從小跟媽媽生活在一起。1290年母親死後,父親愛德華一世的脾氣變得愈來愈暴躁,經常很粗暴地對待他,在這種環境成長下的愛德華二世漸漸形成了懦弱、害羞、毫無男子氣概的性格。
愛德華一世不喜歡這個沒用的兒子,因此也就沒怎麼教他治國之道。1307年愛德華一世死後,愛德華二世即位,但他根本不知道如何管理這個強大的國家。因此,大權落在了愛德華二世的最親密朋友和情人--皮爾斯·加弗斯頓的手中。
愛德華二世因為把康沃爾伯爵領地賜給加弗斯頓而引起貴族不滿。1309年,以愛德華二世的侄子托馬斯為首,貴族們結成同盟反對國王。1310年,該貴族集團成功迫使愛德華二世成立一個改革委員會。委員會擬出一套限製國王權力的條例,並為國會所通過。在貴族的強烈要求下,愛德華二世把加弗斯頓逐出國外,但後來又偷偷接回;結果加弗斯頓在1312年6月被憤怒的貴族們處死。
愛德華二世於1313年力勸教皇克萊芒五世任命其寵臣伍斯特主教沃爾特·雷諾茲為坎特伯雷大主教。但後來他又與雷諾茲關係決裂。1314年,愛德華二世率領一支龐大的軍隊討伐蘇格蘭國王羅伯特一世,企圖再度將北方鄰國置於英格蘭統治之下。
然而,在班諾克本戰役中,英格蘭大軍被蘇格蘭人打得人仰馬翻。愛德華二世名聲受損,從此更加受到貴族擺布。到1315年,托馬斯已是大權在握。該年,英格蘭又麵臨蘇格蘭入侵的危險:羅伯特一世帶兵進入英格蘭境內,並派其弟愛德華·布魯斯征服英格蘭屬地愛爾蘭。1316年,愛德華·布魯斯宣布為愛爾蘭國王。
此時愛德華二世又有了兩個新的寵臣:德斯彭瑟父子。愛德華二世為他們分封土地的做法再次受到貴族們的激烈反對。1321年,國會宣布放逐德斯彭瑟父子,而愛德華以武力支持德斯彭瑟。托馬斯領導貴族發動叛亂,但被愛德華二世打敗,托馬斯並於1322年被處決。
這次事件之後,愛德華二世成功地擺脫了貴族長期的控製。1323年,愛德華承認羅伯特一世為獨立的蘇格蘭王國的國王,從而實現了兩國的和平。
然而,德斯彭瑟父子的飛揚跋扈引起愛德華二世的王後法蘭西的伊莎貝拉不滿。1325年,伊莎貝拉回法國安排兒子的婚事,在那裏她成為一個因反對德斯彭瑟而被愛德華二世放逐的青年貴族羅傑·摩地末的情婦。1326年,伊莎貝拉與莫蒂默率領流亡貴族入侵英格蘭。他們的活動受到了伊莎貝拉的哥哥法國國王查理四世的支持。入侵者與愛德華二世的國內反對者取得了勝利,他們將德斯彭瑟父子處決。
就這樣,終於到了1327年,國會廢黜了愛德華二世。王後逼愛德華二世把王位傳給他們的兒子愛德華三世,將眾叛親離的愛德華二世關進大牢。同年,王後還命人處死愛德華二世。因為她對同性戀丈夫恨之入骨,所以處死愛德華二世的方法頗為殘忍,據說愛德華二世死前的慘叫甚至傳到了幾裏外的村落。
新國王愛德華三世本來是支持母親,反對"不正經"的父親的。但此時,伊莎貝拉卻和情夫大權獨攬,15歲的小國王便非常不滿,這孩子也稱得上是一位小英雄,和他老爹截然不同。他於1328年夜襲母親和摩地末,將摩地末殺死,將母親關押。伊莎貝拉被關押了30年後死去。而愛德華三世還經常定期看望母親。
1328年,法王查理六世去世,加佩朝絕嗣,愛德華三世以其法王查理四世外孫的身份要求即位為法王。法國人卻選了斐利普六世,開創了瓦盧瓦朝。愛德華三世憤而起兵攻法,英法百年戰爭便開始了。
總體來看愛德華二世的事跡,他的一生皆為其寵信的弄臣和叛亂的貴族所主宰,以致最後悲慘地死去。死後的他被葬於格洛斯特大教堂,而據說那裏從此也變為鬼魂常出沒的地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