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靈魂是一片園林,不知不覺中會長出許多植物,然後又不知不覺地凋謝了。我感到惋惜,於是寫作。寫作使我成為自己的靈魂園林中的一個細心的園丁,將自己所喜愛的植物趕在凋謝之前加以選擇、培育、修剪、移植和保存。

10

一個人何必要著作等身呢?倘想流芳千古,一首不朽的小詩足矣。倘無此奢求,則隻要活得自在即可,寫作也不過是活得自在的一種方式罷了。

11

一切執著,包括對文字的執著,隻對身在其中者有意義。隔一層境界看,意義即消失。例如,在忙人眼裏,文字隻是閑情逸致;在政客眼裏,文字隻是雕蟲小技;在高僧眼裏,文字隻是浮光掠影。

12

寫作是最自由的行為。一個人的寫作自由是不可能被徹底剝奪的,隻要願意,他總是可以以某種方式寫自己真正想寫的東西。

13

我難免會寫將被曆史推翻的東西,但我絕不寫將被曆史恥笑的東西。

14

無所事事的獨處是寫作者的黃金時刻。

寫作者需要閑散和孤獨,不但是為了獲得充足的寫作時間,更是為了獲得適宜的寫作心境。靈感是神的降臨,忌諱俗事攪擾和生人在場。為了迎接它,寫作者必須滌淨心庭,虛席以待。

完整充實的自我是進入好的寫作狀態的前提。因為完整反而感到了欠缺,因為充實反而感到了饑渴,這便是寫作欲。有了這樣的寫作欲,就不愁沒有題材,它能把碰到的一切都化為自己的食物並且消化掉。可是,當我們消散在事務和他人之中時,我們的自我卻是破碎虛弱的。煩擾中寫出的作品必有一種食欲不振的征兆。

15

寫作如同收獲果實,有它自己的季節。太早了,果實是酸澀的。太遲了,果實會掉落和腐爛。

那麼,我大約總是掌握不好季節:許多果實腐爛了,摘到的果實又多是酸澀的。

16

對於寫作者來說,重要的是找到僅僅屬於自己的眼光。沒有這個眼光,寫一輩子也沒有作品,世界再美麗再富饒也是別人的。有了這個眼光,就可以用它組織一個屬於自己的世界。

17

寫作的“第一原理”:感覺的真實。也就是說,必須是有感而發,必須是你之所感。

感覺是最個別化的東西。凡不屬於你的真實自我的一切,你都無法使它們進入你的感覺。感覺就是此時此刻的你的活生生的自我。如果這個自我是死氣沉沉的,你就絕不能讓它裝成生機勃勃。

情節可以虛構,思想可以借用,感覺卻是既不能虛構也不能借用的。你或者有感覺,或者沒有感覺。你無法偽造感覺。甚至在那些貌似動情或深沉的作品裏,我也找不到哪怕一個偽造的感覺。作者偽造的隻是感情和觀念,想以之掩蓋他的沒有感覺,卻欲蓋彌彰。

有人寫作是以文字表達真實的感覺,有人寫作是以文字掩蓋感覺的貧乏。依我看,作品首先由此分出優劣。

9

靈魂是一片園林,不知不覺中會長出許多植物,然後又不知不覺地凋謝了。我感到惋惜,於是寫作。寫作使我成為自己的靈魂園林中的一個細心的園丁,將自己所喜愛的植物趕在凋謝之前加以選擇、培育、修剪、移植和保存。

10

一個人何必要著作等身呢?倘想流芳千古,一首不朽的小詩足矣。倘無此奢求,則隻要活得自在即可,寫作也不過是活得自在的一種方式罷了。

11

一切執著,包括對文字的執著,隻對身在其中者有意義。隔一層境界看,意義即消失。例如,在忙人眼裏,文字隻是閑情逸致;在政客眼裏,文字隻是雕蟲小技;在高僧眼裏,文字隻是浮光掠影。

12

寫作是最自由的行為。一個人的寫作自由是不可能被徹底剝奪的,隻要願意,他總是可以以某種方式寫自己真正想寫的東西。

13

我難免會寫將被曆史推翻的東西,但我絕不寫將被曆史恥笑的東西。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