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小的空間強迫人們競爭,也強迫人們親近。
22
有時候,為了辦成一件聰明事,隻好違心幹十件蠢事。你幹了十件蠢事,人家會讚許你,對你放心,於是你乘勢辦一件聰明事,不等他們明白過來,你再接著幹十件蠢事,他們又放心了,就不去追究那一件聰明事了。
這就是今日改革者們的處境。
23
專製國家把病人當罪人,民主國家把罪人當病人。後者的高明之處是不以法官自居,但它畢竟是以醫生自居,並且常常忘掉一個常識:醫生也會生病的。
24
同樣的缺陷,發生在一些人身上,我們把它看作疾病,發生在另一些人身上,我們把它看作罪惡。我們有時用醫生的眼光看人,有時用道德家的眼光看人。
醫生把罪犯看作病人,道德家把病人看作罪犯。醫生治國,罪犯猖獗。道德家治國,病人遭殃。
在醫生眼裏,人人都有病。在道德家眼裏,人人都有罪。醫生憐憫人類,道德家仇恨人類。憐憫人類的人自己有病,仇恨人類的人自己有罪。
25
任何有價值的東西一旦成為時髦,就必然貶值。現在興起所謂“文化熱”,對文化毫無興趣的人也言必談文化了。
我的朋友歎道:“就這一塊清淨地方,現在也待不得了!”
26
無論“文化熱”,還是“文化低穀”,都與真正愛文化者無關,因為他所愛的文化是既不會成為一種時髦,也不會隨市場行情低落的。
27
在中國生活最需要的是忍耐。到商店買東西,售貨員不搭理,你得忍耐。向官府呼冤,久不審理,你得忍耐。住宅狹小,空氣陽光不足,你得忍耐。寫了一本書,壓在出版社的抽屜裏,你得忍耐。甚至性欲亢奮,你也得忍耐。
每一個人不斷忍耐的結果,便是怨氣鬱結,有機會便發無名火,於是又成了別人必須忍耐的一個對象。
28
豎子成名,遂使世無英雄。
29
當庸俗冒充崇高招搖過市時,崇高便羞於出門,它躲了起來。
30
一家小飯店,兩個外國人坐著吃麵條。鄰桌上,一個醉漢破口大罵洋人和洋奴。外國人吃完了,回過頭向醉漢借打火機,醉漢立刻住口,送上打火機。外國人走了,走到門口,醉漢衝著他們的背影啐了一口唾沫,接著又開始罵。剛才是罵洋人有錢,現在是罵:
“他媽的,兩角錢吃一碗麵條,還不如我!”
小市民式的愛國主義的縮影。
31
讒言傷人,謠言殺人,諛詞求寵,諫詞招禍。查一下以言為部首的中國字吧,語言的名堂可真不少。中國人是深知語言的厲害的,所以有“一言興邦”、“一言危邦”、“人言可畏”之說。有時候,語言決定著民族、個人的命運。語言甚至預定了人類的生存方式。我不禁想,假如沒有語言,人間可省去多少事。可惜的是,沒有語言,人也不成其為人了。
禽獸的世界倒是單純。倘若禽獸有朝一日學會說話,造謠、拍馬、吹捧、辱罵之事恐怕會接踵而至,它們也就單純不下去了。
32
輿論是最不留情的,同時又是最容易受愚弄的。於是,有的人被輿論殺死,又有的人靠輿論獲利。
33
在自由競爭狀態,自然選擇淘汰了劣者。在專製狀態,人工選擇淘汰了優者。唯有平庸者永遠幸免,有最耐久的生命力。
所以,在任何時代,總是平庸文人居多。
34
新秩序正在建立:商人居上,文化商人次之,文化人等而下之。
35
最令人厭惡的是卑怯的惡。以無辜者為人質的恐怖分子,在無人處作案的竊賊,均屬此類。
36
無論什麼時候,這個世界絕不會缺少名人。一些名人被遺忘了,另一些名人又會被捧起來。劇目換了,演員跟著換。哪怕觀眾走空,舞台絕不會空。
當然,名人和偉人是兩碼事,就像登台表演未必便是藝術家。
37
有錢的窮人不是富人。有權的庸人不是偉人。有學識的笨人不是聰明人。有聲譽的壞人不是好人。
38
打一個不確切的比喻:商品的價值取決於必要勞動時間,價格則隨市場行情浮動;與此同理,上帝造人(說人的自我塑造也一樣)也是傾注了不等的時間和心血的,而價值的實現則受機遇支配。所以,世有被埋沒的英雄,也有發跡的小醜。但被埋沒的英雄終究是英雄,發跡的小醜也終究是小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