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哲學存在於一切感悟著人生的心靈中和思考著人生的頭腦中,把它僅僅變成一種正業,至少是對它的縮小。我不信任一個隻務正業的哲學家,就像不信任一個從不逃課的學生一樣。
11
哲學有作為學術的一麵,是少數人在學院裏研究的一門學問。哲學經曆了兩千多年的發展,積累了大量資料,自成一個知識領域,需要有專門人才進行研究。但哲學不止於此,哲學主要不是知識,而是對世界和人生根本問題的獨立思考。
12
四種哲學家:哲學就業者,把哲學當作飯碗,對哲學本身並無興趣;哲學學者,把哲學當作學術,做知識性的整理和解釋工作,研究前人和別人思考的結果,確實有這方麵的興趣或成績;哲學大師,真正是獨立思考,對世界和人生的思考提出了新思路,創建了新體係,並產生重大影響,改變了哲學史;哲人,愛智慧者,把哲學當作生活方式。
當然,上述區分是相對的。
13
如果把哲學看作精神生活的理性形式,那麼,它在商業社會的處境是矛盾的。一方麵,追逐實利的普遍傾向必然使它受到冷落。另一方麵,追逐實利的結果是精神空虛,凡是感受到這種空虛並且渴望改變的人便可能愈加傾心於哲學。所以,哲學既是這個時代的棄婦,又是許多人的夢中情人。
14
我們要了解任何一位大哲學家的思想,都必須直接去讀原著,而不能通過別人的轉述,哪怕這個別人是這位大哲學家的弟子、後繼者或者研究他的專家和權威。我自己的體會是,讀原著絕對比讀相關的研究著作有趣,在後者中,一種思想的原創力量和鮮活生命往往被消解了,隻剩下了一副骨架,軀體某些局部的解剖標本,以及對於這些標本的博學而冗長的說明。
15
常常有人問我,學習哲學有什麼捷徑,我的回答永遠是:有的,就是直接去讀大哲學家的原著。之所以說是捷徑,是因為這是唯一的途徑,走別的路隻會離目的地越來越遠,最後還是要回到這條路上來。能夠回來算是幸運的呢,常見的是喪失了辨別力,從此迷失在錯誤的路上了。
16
哲學的精華僅僅在大哲學家的原著中。如果讓我來規劃哲學係的教學,我會把原著選讀列為唯一的主課。當然,曆史上有許多大哲學家,一個人要把他們的原著讀遍,幾乎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以一本簡明而客觀的哲學史著作為入門索引,瀏覽一定數量的基本原著,這個步驟也許是省略不掉的。在這過程中,如果沒有一種原著引起你的相當興趣,你就趁早放棄哲學,因為這說明你壓根兒對哲學就沒有興趣。倘非如此,你對某一個大哲學家的思想發生了真正的興趣,那就不妨深入進去。可以期望,無論那個大哲學家是誰,你都將能夠通過他而進入哲學的堂奧。不管大哲學家們如何觀點相左,個性各異,他們中每一個人都必能把你引到哲學的核心,即被人類所有優秀的頭腦所思考過的那些基本問題,否則就稱不上是大哲學家了。
10
哲學存在於一切感悟著人生的心靈中和思考著人生的頭腦中,把它僅僅變成一種正業,至少是對它的縮小。我不信任一個隻務正業的哲學家,就像不信任一個從不逃課的學生一樣。
11
哲學有作為學術的一麵,是少數人在學院裏研究的一門學問。哲學經曆了兩千多年的發展,積累了大量資料,自成一個知識領域,需要有專門人才進行研究。但哲學不止於此,哲學主要不是知識,而是對世界和人生根本問題的獨立思考。
12
四種哲學家:哲學就業者,把哲學當作飯碗,對哲學本身並無興趣;哲學學者,把哲學當作學術,做知識性的整理和解釋工作,研究前人和別人思考的結果,確實有這方麵的興趣或成績;哲學大師,真正是獨立思考,對世界和人生的思考提出了新思路,創建了新體係,並產生重大影響,改變了哲學史;哲人,愛智慧者,把哲學當作生活方式。
當然,上述區分是相對的。
13
如果把哲學看作精神生活的理性形式,那麼,它在商業社會的處境是矛盾的。一方麵,追逐實利的普遍傾向必然使它受到冷落。另一方麵,追逐實利的結果是精神空虛,凡是感受到這種空虛並且渴望改變的人便可能愈加傾心於哲學。所以,哲學既是這個時代的棄婦,又是許多人的夢中情人。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