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和藝術(1 / 2)

7

我不怕危言聳聽,寧願把話說得極端一些:我認為詩人沒有社會使命。當然,一個人除了做詩人之外,還可以有別的抱負,例如做革命家、改革家、社會批評家等。但是,在那種情況下,他所承擔的社會使命屬於他的後麵這些角色,而不屬於他的詩人角色。當然,一個詩人也可以把詩作為武器,用來喚起民眾,打擊敵人,或者捍衛道統,迫害異端。但是,在那種情況下,他已經不是在寫詩,而是在做別的事情了。

如果一定要說使命,詩人隻有精神使命和藝術使命。在精神上,是關注靈魂,關注存在,關注人生最根本的問題。在藝術上,是錘煉和發展語言的藝術。簡言之,詩人的使命就是寫出有深刻精神內涵和精湛語言藝術的好作品。毫無疑問,這樣的作品一定能在社會上發生有益影響,但是,這不是詩人刻意追求的目的,而隻是自然的結果。

8

每個人都睜著眼睛,但不等於每個人都在看世界。許多人幾乎不用自己的眼睛看,他們隻聽別人說,他們看到的世界永遠是別人說的樣子。人們在人雲亦雲中視而不見,世界就成了一個雷同的模式。一個人真正用自己的眼睛看,就會看見那些不能用模式概括的東西,看見一個與眾不同的世界。

人活在世上,真正有意義的事情是看。看使人區別於動物。動物隻是吃喝,它們不看與維持生存無關的事物。動物隻是交配,它們不看愛侶眼中的火花和臉上的漣漪。人不但看世間萬物和人間百相,而且看這一切背後的意蘊,於是有了藝術、哲學和宗教。

看並且驚喜,這就是藝術,一切藝術都存在於感覺和心情的這種直接性之中。不過,藝術並不因此而易逝,相反,當藝術家為我們提供一種新的看、新的感覺時,他同時也就為我們開啟了一個新的卻又永存的世界。

9

一切優秀的藝術家都具有一種日記意識,他們的每一件作品都是日記中的一頁,日記成為一種尺度,凡是有價值的東西都要寫進日記,凡是不屑寫進日記的東西都沒有價值。他們不肯委屈自己去製作自己不願保藏的東西,正因為如此,他們的作品才對別人也有了價值。

10

青春擁有許多權利,文學夢是其中之一。但是,我不得不說,青春與文學是兩回事。文學對年齡中立,它不問是青春還是金秋,隻問是不是文學。在文學的國度裏,青春、美女、海歸、行走都沒有特權,而人們常常在這一點上發生誤會。

11

世上沒有青春文學,隻有文學。文學有自己的傳統和尺度,二者皆由仍然活在傳統中的大師構成。對於今天從事寫作的人,人們通過其作品可以準確無誤地判斷,他是受過大師的熏陶,還是對傳統全然無知無畏。如果你真喜歡文學,而不隻是趕一趕時髦,我建議你記住海明威的話。海明威說他隻和死去的作家比,因為“活著的作家多數並不存在,他們的名聲是批評家製造出來的”。今日的批評家製造出了青春文學,而我相信,真正能成大器的必是那些跳出了這個範疇的人,他們不以別的青春寫手為對手,而是以心目中的大師為對手,不計成敗地走在自己的寫作之路上。

7

我不怕危言聳聽,寧願把話說得極端一些:我認為詩人沒有社會使命。當然,一個人除了做詩人之外,還可以有別的抱負,例如做革命家、改革家、社會批評家等。但是,在那種情況下,他所承擔的社會使命屬於他的後麵這些角色,而不屬於他的詩人角色。當然,一個詩人也可以把詩作為武器,用來喚起民眾,打擊敵人,或者捍衛道統,迫害異端。但是,在那種情況下,他已經不是在寫詩,而是在做別的事情了。

如果一定要說使命,詩人隻有精神使命和藝術使命。在精神上,是關注靈魂,關注存在,關注人生最根本的問題。在藝術上,是錘煉和發展語言的藝術。簡言之,詩人的使命就是寫出有深刻精神內涵和精湛語言藝術的好作品。毫無疑問,這樣的作品一定能在社會上發生有益影響,但是,這不是詩人刻意追求的目的,而隻是自然的結果。

8

每個人都睜著眼睛,但不等於每個人都在看世界。許多人幾乎不用自己的眼睛看,他們隻聽別人說,他們看到的世界永遠是別人說的樣子。人們在人雲亦雲中視而不見,世界就成了一個雷同的模式。一個人真正用自己的眼睛看,就會看見那些不能用模式概括的東西,看見一個與眾不同的世界。

人活在世上,真正有意義的事情是看。看使人區別於動物。動物隻是吃喝,它們不看與維持生存無關的事物。動物隻是交配,它們不看愛侶眼中的火花和臉上的漣漪。人不但看世間萬物和人間百相,而且看這一切背後的意蘊,於是有了藝術、哲學和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