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執行路上艱辛多 法警智鬥攔路“虎”(1 / 3)

第三十二章 執行路上艱辛多 法警智鬥攔路“虎”



眾所周知,執行難已成為一大社會頑症。不久前最高人民法院執行辦提出這種觀點(見2003年3月14日《人民法院報》):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執行案件執結率如果能夠達到高級法院40%、中級法院50%、基層法院60%,也會在世界各國中位居前列。

我在對崆峒區人民法院的案件審結率和執行率進行采訪時,了解到一些他們執行案件的感人故事。



親曆執行難



2003年11月20日下午3時許,我到執行一組采訪時,恰好遇到張波他們要去到四十裏鋪鎮七府村執行一起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件,於是我坐上法院那輛最舊的大麵包車和他們一塊去了。

途中,張波向我簡要介紹了案情:2001年12月下午2時許,家住七府村4社的張某(當時5歲半)與同村的宋某(當時8歲)等幾個小孩在村中放有水泥預製樓板的空場上玩耍時,宋某手拿用竹棍自製的弓箭從水泥樓板一端的板孔中向另一端發射,射中正爬在另一端板孔上觀看的張某右眼,此後雙方家長就陪同張某到當地醫院、西安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進行治療,至2003年3月3日共花去醫療、住院、交通、病灶等各種費用25054元。後經作傷殘鑒定,張某右眼為四級盲、七級傷殘。2002年12月,張某將宋某起訴到法庭,要求其監護人賠償所欠醫療費。法院判決宋某的監護人——其父親支付張某17537元,除去宋某家已支付的4773元,實際再支付12764元。

此判決轉入執行程序後,宋某的父親又向張某支付了3400元,還下欠8000多元。

張波他們這次去就是為執行剩餘款項。

我們乘坐的這輛車充滿汽油味,尤其當車行駛到北塬腳下的泥土路上,車上的每個部件都發出聲響,對人的聽覺造成極大的刺激。大約行進了半個小時,終於抵達七府村4社。車在村口停下,我們一行6人踩著雪後泥濘的村路來到宋某家。眼前的院落給人一種零亂無序的感覺,坐落於西麵的尚未完工的3間磚混結構房屋框架裏,堆放著玉米和一些雜物;北側住人的舊房光線幽暗,陳設簡單,一看就不是生活富裕的人家。

等了20多分鍾,宋某的父親拉一架子車土回來。他個頭不高,穿一身藍布舊衣服,戴一副近視眼鏡,麵相要比實際年齡蒼老許多。見到法院人,他麵露難色,一再解釋孩子自給他闖了禍後,他家已負債累累,去年開始修建的房屋被迫停工。但正如張波所說,這位父親很老實,經他們耐心地做工作,特別提到讓他也替張某家想想,這家人更為不幸,從經濟到精神承受的壓力更大,孩子的右眼近乎失明,現在正等著執行回一些錢繼續做手術……他便答應再到城裏一位親戚家借些錢。於是,這位父親就坐上車,我們一直把他送到親戚的工作單位——位於柳湖路北麵的平涼師範二部門口。等了將近半個小時,他從師範二部大門走出來,但他隻借到1000元錢。

看來,張波他們免不了還得去幾次被執行人家。

當我們驅車返回平涼城時,夜幕早已降臨了,街上霓燈閃爍,車來人往,這時已是晚上7點多鍾。

張波講,對他們來說,早出晚歸已是家常便飯,在執行中如果被執行人故意躲避,他們還要花費更多的時間,跑更多的路去尋找,其情節之曲折不亞於公安人員搞偵查!就這,第二天他們還要照常上班。

“是因為法院對執行案件限定有時間嗎?”我問。

“不隻是這方麵原因,”張波答道:“如果我們上班稍一去遲,門口就會站滿申請執行的當事人,我們根本就沒有偷懶的機會!”



 智鬥攔路“虎”





隨著采訪的深入,更加驚心動魄的執行故事便在我的眼前一幕一幕展開,使我不禁生發出許多感慨!

——漫漫執行路上,法院幹警踏出的每一個腳窩裏,都浸透了心血和汗水!

——很多時候,他們是冒著生命危險實現法院判決的,他們那寫在千裏執行路上、寫

在遭遇圍攻時刻的執行故事,顯得多麼悲壯!

還是讓我回到故事本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