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使你影響力爆棚的秘訣 第56章 名人效應:讓“名人“替你說話(1 / 2)

第二卷:使你影響力爆棚的秘訣 第56章 名人效應:讓“名人“替你說話

什麼是名人效應

在生活中,大概我們都體會到,名人對大眾的影響力要超過常人。心理學上這叫做"名人效應"。有個小實驗可以證明這個效應。

我們都知道居裏夫人是獲得諾貝爾獎的著名科學家,她的丈夫也是著名的科學家,而且她的女兒也獲得了諾貝爾獎。她活著的時候,名氣就大到了家喻戶曉的程度。

上世紀30年代初,美國有兩位大學生突發奇想,拿居裏夫人做了個關於名人效應的實驗。他們打賭,寄出一封不寫收信地址、隻寫"居裏夫人收"的信,看能不能寄到居裏夫人手裏。結果是寄到了。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如果寄給張三、李四這些無名小輩,還能夠寄到嗎?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名人效應的關鍵,是名人的知名度,而知名度,又是一個人的社會認知程度。名人效應之所以具有號召力,原因正在於此。

人際交往中的名人效應

我們都看到,名人對大眾經常具有一種引導作用。在今天的社會裏,明星們的穿著打扮,談吐舉止,往往成為流行的風向標,成為年輕人、趕時髦的人競相效仿的對象。其實從古時候就有這樣的風氣。比如,中國自南唐李煜起欣賞小腳,以至於此後世代興起纏足風,直延續到民國時期。究其原因,隻是因為李後主寵愛的名妃為了可愛的小腳,用綾子纏足,結果這種風氣蔓延到全國,乃至對後世的無數中國女性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由於人們更關注和喜歡追隨名人,在今天的商業社會裏,名人就具有了超乎尋常的商業價值。而且當今是一個注意力經濟時代,名人因為被眾人所知,就容易吸引到更大的注意力,在經濟上也就具有更大的價值。小品明星趙本山擔任遼寧足球隊董事長,眾多明星捧場,引來了讚助商,提高了觀眾的上座率,就體現了名人的這種價值。

再看一個例子。美國有一位出版商,手頭上積壓了一大批滯銷書,很著急。有一天,他靈機一動,想了一個主意,給總統送去了一本樣書,並三番五次地征求他的意見。總統那樣忙的人,哪有時間和他糾纏,就隨便應付了一句:"這書不錯!"出版商回去後就打出廣告:"總統喜愛的書!"結果書很快銷售一空。

過了不久,這位出版商又有書賣不出去,就故伎重演,又送了一本書給總統。總統上了一回當,心想這回不被他利用了,就故意奚落他:"這書糟透了!"沒想到,出版商回去後,打出廣告:"總統討厭的書!"結果書很快又銷售一空。

過了不久,出版商又出了一本滯銷書。這次,他又厚著臉皮給總統寄了一本。總統心裏說,還想利用我啊?我啥也不說了!沒想到出版商回去後又打出廣告:"這是一本令總統難以下結論的書。"書又很快銷售一空。總統知道了,哭笑不得。

總統並不是最好的書評家,為什麼和總統沾上邊,書就好賣呢?因為總統是名人。出版商就是利用了"名人效應",給自己的書做了免費廣告。

名人的確可以起到"廣而告之"的作用,所以商家經常花大價錢請名人而不是普通老百姓給他們做廣告。

名人的廣告為什麼能起到更大的宣傳效果呢?心理學作出了一些解釋。第一,名人廣告是運用了社會心理學中的"暈輪效應"。一個事物如果被認為具有某種特點,也往往被認為具有其他特點,即人們會把對於一個事物的印象遷移、擴散到另外一個事物身上。由於名人廣告所選取的名人一般具有積極的形象,所以人們會把對名人的積極印象轉嫁到產品中,進而對產品也會持有積極的印象。第二,格式塔學派認為,人們傾向於把事物知覺為一個相互聯係的整體。由於廣告中名人的形象和產品的形象一起出現,或在呈現時間上接近,因而人們在知覺中會傾向於把名人和產品看成是一個整體,將他們聯係起來;由於名人在社會上的知名度和社會地位較高,受到社會大眾的仰慕和喜愛,是人們心目中追求的偶像,經常受到人們的注意和評價,選擇聲望很高的名人來向消費大眾推薦產品,可使廣告的產品因"借光"而身價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