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名人效應在生活中的應用是數不勝數的。如企事業單位以及商場、酒店、學校、娛樂場所,大都願意請黨和聞家領導人或名人雅士題寫名稱;很多書籍也喜歡請名人題簽,名人本人出書當然更受歡迎;有的藥品、保健品的宣傳資料上,常常見到政界高級知名官員的題詞和接見董事長、總裁的照片。這都是因為人們更容易買名人的帳。
甚至古時候的名人也被今天的人們所利用。成都西南郊的浣花溪,原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自從唐代詩人杜甫在此寫了許多名篇佳作後,人們便在這裏建立了"杜甫草堂",從此成為旅遊勝地。這真是應了"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的古語。
名人雖然由於在某方麵的成就而被人們所知道和認可,但是我們對名人的崇拜也不應過度。因為名人也是人,他們除了自己所從事的領域外,其他方麵不一定比我們普通人強。比如一個著名的影演員,給一家醫院做廣告,使許多人相信這家醫院,但是後來證明,這家醫院是一家資質不合格的醫院。可見,對名人也是不能盲目相信的。
不管名人對公眾來說是否具有真正的可信度,但我們知道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名人的確經常可以被我們所借用,來為我們的某種目的服務。
比如公司的小職員所說的話,很少被上司采用,但是如果能引用"曾經得過諾貝爾獎的F博士說過......"那麼上司則可能會把他的話納入考慮的範圍。
還比如,某些人在重要的會見或演講遲到的時候,會拿有名的人來當擋箭牌:"剛才巨人隊的王鳴總教練打電話來,所以才遲到了。"如果是聽眾付費的演講,聽眾會對遲到的演講者非常氣憤,但是當聽到王總教練的名字,便會產生"那位王鳴總教練會打電話給他,看來他也是了不起的人物呢"這種佩服的想法,剛才的氣憤也就一掃而空。
在名人效應當中,舉出名人名字的方法,也是詐騙分子常用的手段。詐騙分子便經常出示與×××總經理或者名人一起合拍的照片,借以取得對方的信任。當然這在商場上也是常見的手法。借著擺出和名人一起的合影,以取得大眾的信賴,來讓生意興隆的,也是常用的手法。
心理妙計
許多時候,利用名人的名聲,可以給我們的事業帶來很大好處,利用和名人的關係,也可以大大提升我們自己的形象。但是也要注意,名人的作用也有其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