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霍桑效應:滿足他人受尊重的需要(2 / 2)

她們工作是裝配電話中繼器。她們先在一個一般的車間裏工作兩星期(第一個時期),以提供一個正常生產率的標準。

然後,把她們從車間安排到一個特殊的測量室,這裏除了可以測量每個女工的生產情況外,其他條件都與主要裝配車間相同。她們在這裏工作的五個星期(第二個時期),工作條件變化。

第三個時期,改變了對女工們支付工資的方法。以前,她們的薪金額決定於整個車間(一百個工人)的產量,現在隻決定於她們六個人的產量。

到第四個時期,在時間表上安排五分鍾的工間休息——上午一次,下午一次。

第五個時期,工間休息的時間增加到十分鍾。

第六個時期,建立了六個五分鍾的休息時間製度。

第七個時期,公司為工人們提供—頓簡單的午餐。

在隨後的三個時期裏,每天提前半小時下班。

第十一個時期,建立了每周工作五天的製度。最後,到第十二個實驗時期,原來的一切工作條件全都恢複,這時的環境條件與女工們開始工作時的環境條件完全相同了。

最後得出的結果是:不管條件怎樣改變——增加或減少工間休息,延長或縮短工作日,每一個實驗時期的生產率,都比前一個時期要高。也就是說,女工們的工作越來越努力,效率越來越高。

這是為什麼呢?雖然這種結果可能是多方麵的原因造成的,但最重要的原因,是女工們感到她們是特殊人物,她們受到了格外好的待遇,她們在參加一項有趣的實驗,期望進行例外的工作,引起了人們極大的注意,因而感到愉快、自豪,願意遵照實驗者的要求去做。結果,她們的工作越來起努力,每一次工作條件的改變都刺激了她們效率的提高。

通過改變一個人的環境,讓他與眾人分離,特別密切地注視他的工作,便會使這個人感到受到特殊的重視、信任和期待,因而他就會盡一切可能按人們所期望的去幹好每一件事。這就是有名的霍桑效應。

霍桑效應證明了尊重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可以調動一個人做事的更大積極性。領導用人如果懂得這個道理,將會使下屬發揮出更大的潛力來。

漢高祖劉邦得到天下後,有一次與群臣討論他打敗項羽,取得成功的原因時,說:“在往後方出謀劃策、決勝千裏之外,我不如子房;鎮國安邦,治理百姓,籌辦糧餉,我不如蕭何;帶兵百萬,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我不如韓信。這三個人都是傑出的人才,我能夠用他們;而項羽有個謀士範增,卻不能用,所以我能打敗他。”

劉邦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了解人、尊重人,使下屬的才能充分發揮出來。而項羽盡管“力拔山兮氣蓋世”,卻唯我獨尊,不懂得承認和尊重別人,才會導致失敗。

要想別人尊重你,你首先便要尊重別人。如果你能以平等的姿態與人溝通,對方會覺得受到尊重,而對你產生好感;相反地,如果你自覺高人一等、居高臨下、盛氣淩人地與人溝通,對方會感到自尊受到了傷害而拒絕與你交往。在溝通中,千萬不要傷害對方的自尊,否則,受損失的一定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