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兩個人不般配時,醜的一方通常要做出額外的貢獻來補償相貌上的不足,比如更加富有,更加癡情,更有威信和聲望。也就是說,長相欠缺的一方要增加其他的分量來使雙方的關係平衡。
當男人同漂亮的女人在一起時會更加贏得他人的注意。研究者向調查對象出示了一個人的3種照片,即單身照、和一位漂亮女人的合影照以及與一位相貌平平女人的合影照。人們對他同漂亮女人在一起時的評價最高。美能夠對人的心理起強烈的牽引作用。
在人們的潛意識裏,常常把美和好聯係在一起。在許多語言裏,如德語、西班牙語和匈牙利語等,“美”和“好”常常融入一個詞。在心理上,人們也傾向於認為“美即是好”。在一次調查中,人們預測長的好的人們會有更幸福的婚姻和更好的工作,實際上對他們的評價隻有一項較低,即做父母的能力。
美能改變漂亮的人的生活。母親們更多地摟抱那些漂亮的嬰兒,並低聲地對著她們說話,在家中父母們也很少懲罰她們。漂亮的女孩子在學校運動場上受到更多歡迎。當然美對社交技能的影響會更大,學者們注意到美能給人帶來聲望,因此人們發現同有魅力的人交朋友很有價值。教師會給長相好看的學生打更高的分。
長相好看的人比相貌平平的人掙的錢更多,擁有的工作更讓人羨慕,而相貌平平的人比相貌醜陋的人又會好—些。實際上,對加拿大人做的一項調查發現,好看的人比醜陋的人掙的錢要多75%。同樣的背景下對管理職位的申請,漂亮申請者比相貌平平的申請者贏得的職位級別要高。
相貌好看的人做違法犯紀的事更容易成功。作為成年人,相貌堂堂能更輕鬆地混在顧客群中在商店扒竊,因為目擊者很少去揭發他們。而且當他們來到法官麵前時,這種好處仍會存在。
研究顯示漂亮的人更善於社交,適應性更強,更少有害羞感和社交憂慮。他們也更少有孤獨的經曆,並有更多關於兩性關係的經曆。
但是美貌無論有多大的影響力,卻不一定具有持久的影響力。我們常說,一個人不是因為美麗才可愛,而是因為可愛才美麗。從長遠來看,容貌的吸引力終歸要讓位於內在的吸引力。
在一個研究中,實驗者一連四天將人們聚在一起,每次聚一個小時。
第一天,研究人員認為接受實驗者對於美的評判有32%來自外貌,20%仍來自對內在的了解。評價的人比較客觀。
第二天,情況改變了,評判中的23%來自客觀的印象,而33%來自評價者的主觀意識。
第三天,這一比率為26/34,而第四天,也就是最後一天,則是23/48。
對別人的評價逐漸變得主觀,而評價者自己的意見也越來越不一樣。事實上,我們都知道我們所喜歡的人在我們眼中要好看一些,仿佛我們的意識年知不覺地改變了他們的麵貌。
在現實生活中,並沒有多少人會愛上一張純粹的漂亮臉蛋。1993年,明尼蘇達大學的大衛·裏克思和沃克·特裏根讓長得一模一樣的雙胞胎的未婚妻來評價另外一個孿生子。雖然39%的人說他們與另外一個孿生子長得很像,30%的人卻認為他們不像。隻有10%的人說他們“可能會愛上”另外一個孿生子——13%的準丈夫和7%的準妻子。這個結果顯示這些雙胞胎之間除了外貌之外沒有什麼相同點。
無論男女,有很大一部分人都認為配偶的親切和善要比相貌重要得多。因此,愛和感覺被愛能夠憑空造出美來。當羅切斯特半開玩笑地要求簡·愛給他一種藥水,使他變成一位英俊瀟灑的男人時,她回答說:“那不是魔法所能辦到的,先生。”而她又在心中加了一句:“所需要的隻是充滿愛意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