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見義勇為的背後:樂於助人在何時發生(2 / 2)

另外,陷於困境者引起人們怎樣的評價,也是決定是否采取救助行為的一個因素。

專門研究人的援助行動的心理學家在美國紐約的地鐵裏做過試驗,他們的到的證實是:在地鐵裏,如果因為急病而突然昏倒的人,馬上會得到很多人的援助。但如果是因為醉酒而倒在車廂裏的話,給予幫助的人就少的多了。因此,一個人是否有幫助他人的想法,很大程度取決於幫助人當時是處於什麼樣的處境以及他的心情。

對於急病人和醉漢的幫助,之所以存在著巨大的差距,原因是人們的感情和認識的不同造成的。看到急病人的時候,援助者的典型感情是同情和憐憫,是一種肯定式的感情。而看到醉漢時,人們產生的卻是嫌惡、輕蔑的否定式的感情。肯定的感情能招人引向援助;否定的感情使人視而不見。

另外,遇難者是否通過努力來避免將發生的災難,這也會影響幫助者的感情。比如,喝醉酒而昏倒這件事是可以通過本人的努力而避免的。而急病或受傷的情況是本人能力所不能改變的。經過本人努力可以避免的災難發生時,就會使人產生輕蔑的感情,因而視而不見。而本人努力了但依然無法避免的災難發生時,就會引起人們的同情心,自然就會帶來援助的行動。

此外,救助者自己的心情狀況也影響是否采取救助行為。

影響人們心情的因素有很多,有時甚至隻是很小的因素,比如天氣好。心理學家做過試驗,天氣越好,人的心情就越好,同時也越容易幫助別人。在晴天裏,人們到餐廳裏用餐時給的小費也比陰雨天給的要多。

有時候,如果在電話亭裏揀到了一枚硬幣,甚至也會讓人心情好起來。心理學家通過實驗,發現就是這一點小事也會影響人的心情,從而影響是否采取援助行為。

試驗是在美國舊金山的最大的購物中心進行的。試驗分兩種進行,一種是試驗者在使用電話之前放入10美分硬幣,另一種是電話亭裏沒有放錢的情況。在電話亭打電話的人並不知道有什麼試驗,隻是當他們打完電話後,從電話亭裏出來的時候,試驗者抱著一堆書籍之類的東西從他們跟前走過,而且故意讓書落到地上。

那麼,到底有多少人會幫助撿起落在地上的書本呢?試驗結果證明,沒有撿到錢的人當中,隻有5%的人幫助撿起落下的書本。而撿到錢的人當中卻有90 %以上的人伸手作了幫助。

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心理學家要提醒我們的是,要盡量在在別人心情好的時候請求幫助,這很可能會讓你如願以償。

此外,並不一定在人們心情好的時候,才有援助行動,還有許多研究材料表明,在人心境不佳或者有犯罪感的時候,也很容易促進援助行動。這似乎證明,開朗與憂鬱的心情都比平靜的心情更容易促使我們去幫助他人。也就是說,平靜的心情下,是最不容易幫助別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