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心與身的關聯:情緒如何影響健康(1 / 2)

第36章 心與身的關聯:情緒如何影響健康

我們大概都體會過,身體上生病會導致心情不愉快甚至痛苦,比如“牙疼不算病,疼起來真要命”。那麼,反過來,如果心情不愉快,遇到了不順心的事,心情鬱悶或煩躁,會不會影響到身體的健康呢?

恐怕這樣的情況我們都經曆過。比如我們嘴上起個泡,往往是心裏上火、煩躁導致。還有許多疾病都和心情有關。我們自己也會有所體會,就是心情不好的時候,身體也容易出毛病。比如遇上巨大災難,人會大病一場,自己很清楚這是由心情導致。

這一點早已被古人所認識。

醫學名著《醫典》的作者,古代阿拉伯著名醫生阿維森納,曾有一次被召去給年輕的王子治病。

王子一天天消瘦下去,夜不成寐,食不甘味,對一切都漠不關心。但是很多醫生查不出他的病。阿維森納經過仔細觀察和揣摩,猜測王子是墮入情網了。

他這樣記載這件事:“愛情是一種象著了魔似的病症,類似憂鬱病……判明戀人是治療方法之一。作法是:一邊號脈,一邊反複叫出一些人的名字。如果脈搏變化很大,仿佛若斷若續,那就反複始驗幾次,你就會得知戀人的名字。然後再以同樣的方法,說出街道、房屋、職業、工種、家係和城市,把每樣東西同戀人的名字結合起來進行號脈;如果當你再次提到其中的某一項時脈搏發生變化,你就從中搜集關於戀人、她的名字、穿戴和職業的材料,並能了解到她是誰。”

他用這種方法,找到了王子的戀人,然後,撮合了他們,王子的病就神奇地痊愈了。

這個故事讓我們想起中國的俗語:“心病還須心藥醫”。它揭示了身與心的神秘的關係,就是心理狀況會影響身體健康。

我國中醫也早已發現:在過度的情況下,喜傷心、怒傷肝、悲傷肺、思傷脾、恐傷腎。這些觀點已被現代醫學所證實。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心情影響健康的例子。比如有的學生一到重大考試之前就鬧腹瀉,在家裏沒問題,一進學校大門就跑廁所,一連幾天不斷,直到考試結束。這就是高度的考試焦慮引起的體征反應。

那麼為什麼心情會影響到健康呢?

人體中,生理、生化過程是物質活動,心理活動是非物質活動,它們總互相伴隨著,不可分割地聯係著、相互影響製約,在我們的身體中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身體疾患可以影響人們的心理活動,而強烈或持久的心理刺激,也會導致身體健康水平的下降,甚至發生心理或心身疾病。

所謂心理疾病,是指心理因素和社會因素引起的疾病,如神經症、焦慮症、恐怖症、強迫症、疑病症等;所謂心身疾病,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身體疾病,如原發性高血壓、冠心病、胃潰瘍、哮喘等。

研究證明,不良的情緒對健康有明顯的損害。情緒緊張和焦慮恐懼是健康的大敵。中世紀,著名伊朗醫學家伊本·西拿曾經利用動物作過一個實驗。他把兩隻公羊分別係在兩個不同的地方,給以同樣的食物。其中的一隻公羊經常看見狼在它身旁窺視,整天提心吊膽,恐懼萬分,精神一直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不久,這隻公羊就死了。而另一隻公羊沒有惡狼的威脅,一直活得很好。

國外有的學者研究了405個重病患者,發現其中有292人(占總數的72%)有過早年的情緒危機,而正常人隻有l0%有過類似的情感的創傷。情緒危機就是指人的心理經曆了極度的波動,其中包括憤怒、沮喪、恐怖,以及由期待而引起的激動和悲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