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陸地勇士 第5章(1 / 3)

第1卷 陸地勇士 第5章

科技人員為了設計更快的列車做了哪些努力?速度始終是列車設計人員所追求的目標,為了設計更快的列車,科技人員可以說是費盡了心思。

有人曾考慮過采用螺旋槳或噴氣式發動機推進的氣墊式列車等方法來提高車速,但大多數科技人員對此並不看好。

於是便有人主張使用電動機列車,這一想法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目前已基本確定,采用在管道內運行的線性電動機列車為較好的方案。

普通電動機裏的線圈排成圓形,在其內側有鋼板或鋁板製成的圓筒形轉子旋轉;線性電動機可以看作是把普通圓筒形電動機展開成平麵的形式。

線性電動機列車的底部加了鋁板,行駛時,在像枕木一樣排列的線圈上滑行。

同時,線性電動機列車利用磁性的反作用力使之騰起的辦法。

這種列車隻要在軌道的線圈上通過電流即可,列車上既不需要發動機,也不需要操縱裝置,就像一個活動的箱子,類似纜索滑行車和噴氣滑行車。

對於列車上的乘務員來說,他們太省事了,隻需監視列車的正常運行就可以了, 隻有在非常時刻才需進行必要的操作。

列車的運行操作係統都在管道的控製室內進行,控製室內值班的調度員操縱著管道內的列車運行。

列車操縱器分為十檔,根據線路的坡度操作。

各輛列車的運行狀態,在中心控製室內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控製室的牆上掛著一個大圓盤,上麵畫著整個管道的線路,全部列車的位置和各列車的編號都用亮著的電燈表示,乘務員和中心控製室都用無線電話直接聯係。

為了確保列車高速行駛的安全和節省有限的土地資源,線性電動機式列車都在地下管道內行駛,這樣即使遇到惡劣的天氣也不受影響。

現在,科學家們又在設想,假如讓磁懸浮列車在真空的管道中運行,就可以克服空氣的阻力。

如果是這樣,列車時速還可以成倍提高,簡直令人難以置信!憑借人類的智慧、發達的科技,新一代的列車一定會越來越先進。

計算機如何來實現對列車運行的控製呢?在現代社會中關於智能會有許多話題,智能列車的出現大約不會讓人們太過於驚訝。

按慣例,列車運行離不開司機。

司機根據調度員的指示操縱列車,聽到發車命令便啟動、加速,達到正常速度後,還要對照時刻表不斷調整列車的運行速度,讓列車在規定的時刻到達下一個車站。

隨著計算機、自動控製技術的發展,人們正在考慮用計算機代替人駕駛列車,實現列車的自動控製。

許多國家都在這方麵做了探索。

日本已經有幾條地鐵或地麵鐵道實現了自動運行。

有的線路雖然駕駛室有一名乘員,但他僅起著監視自動運行效果的作用,真正的司機卻是安裝在車上的控製計算機。

計算機如何來實現對列車運行的控製呢?主要依靠計算機程序,其核心功能是計算。

在列車自動駕駛程序中,要告訴計算機現在希望列車以多高的速度運行及現在列車的實際速度。

計算機再根據這兩個速度進行一係列複雜的運算,使列車達到規定速度。

用這種程序開動的列車雖能準確地起動、停止,精確地控製速度,但卻使乘客感到不如人駕駛時那麼舒服。

它的啟動比較“硬”,加速和減速的動作也比較明顯。

因此有人想,能不能找到一種能反映人的思維的“柔軟的”數學來代替較為硬性的駕駛方法呢?於是人們想到了一種“柔軟”的數學,就是“模糊數學”。

模糊數學是一種模擬人的思維過程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