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卷 遨遊太空 第14章(3 / 3)

城裏交通四通八達。

那麼,城市的空氣、水和食物從哪裏來呢?初期當然都來自地球,隨著技術進步,將來還可以從小行星上得到大量的氫作為能源。

其實,最大的問題是人類要在太空城永久居住下去,就必須形成自己的一個閉式循環的生態係統。

這方麵的實驗正在緊張地進行。

在宇宙空間建設人類社會絕非幻想,21世紀就要成為現實,人類的子孫將告別親人、告別地球,奔赴空間工地,他們是空間城市的建設者,也將是第一批太空移民。

這將是名副其實的新人類!世界上隻有地球適合人類居住嗎?大家都聽說過UFO(不明飛行物,或稱飛碟)。

如果UFO是宇宙間的智慧生物派遣來的飛行器。

那麼,具有高度文明和科學技術的生物(外星人)來過地球嗎?在浩瀚的宇宙深處真可能有高度發達比人類更先進的文明社會嗎?那個星球上的生命又是怎樣產生、演化的?對這些問題,人類正在積極的探索之中,下一個肯定的結論還為時太早。

現代恒星演化理論認為,50億年以後,太陽的亮度將增加100~1000倍,海洋中的水會沸騰、蒸發、幹涸,大氣分子會逃逸掉,人類及其所創造的文明將麵臨嚴峻的考驗。

人類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就必須采用科學的態度尋找地外文明。

眼光要開闊,不能總是局限在地球的小圈子裏。

尋找地外生命,火星是最大的熱門。

20世紀90年代,火星生命探索成為新熱點。

1996年7月,美國科學家說,一塊來自火星的隕石使得科學家們懷疑,早期火星上可能曾有生命,這11塊隕石是在南極冰麵上發現的,於45億年前在火星上形成的。

美國的“火星探路者”已於1997年7月登陸火星,帶回大量的寶貴資料。

美國宣布,在2010年前,將向火星發射10枚無人駕駛航天器,去火星進行考察。

除直接發射飛行器外,我們還采取了其他尋找地外文明的方法,最常用的是給宇宙人發信、電報和唱片。

人類發射的“先驅者10號”和“先驅者II號”探測器給宇宙人帶去了“信”。

“信”是刻在一塊長22.9厘米、寬15.2厘米、厚1.27厘米的特製鋁板上的一幅畫,這幅畫幾億年、甚至幾十億年都不會變形。

畫中標出了太陽、地球和其他行星的相對位置,有男女的裸體圖形,這是地球人對外星人發出的誠摯邀請。

如果真的有宇宙人,他們是會讀懂這封“信”的。

1974年11月16日,地球最大的望遠鏡以極強的電波向宇宙發出一封長達3分鍾的電報,電文是用數學語言編寫的,大意是:這是我們怎樣從1數到10,這是我們認為有趣和重要的氫、氧、碳和磷,這是我們認為把這些原子結合起來的一種有趣和重要的化合方法。

電波以光速傳向宇宙深處,人們盼望外星人能破譯電文的內容。

“旅行者”還給宇宙人帶去了一張唱片--地球之音。

唱片詳細介紹了我們地球上的人類文明。

經過幾萬年、幾十萬年,它們到達另一個星係,隻有我們的後代才能知道宇宙人是否收到了唱片。

茫茫宇宙,直至如今,我們還是孤獨的旅行者,我們期待著早日發現地外生命,結束在宇宙中默默獨行的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