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描述交通科技體係的常見角度主要有以下幾種:按交通運輸方式構成描述,包括公路交通科技、水路交通科技、鐵路交通科技等;按交通運輸要素構成描述,包括運輸線路技術、運輸裝備技術、運輸港站技術等;按交通運輸發展環節描述,包括交通規劃、勘測、設計技術、公路建設、養護、管理技術、公路客貨運輸技術等。
我們對公路水路交通各領域主要技術進行扼要介紹,其基本結構和主要內容如下:1.公路規劃、勘測、設計技術包括:公路規劃理論和方法;地理信息係統(CIS)在公路規劃中的應用;全球定位係統(GPS)、航測、遙感(RS)在公路勘測設計中的應用;道路計算機輔助設計(CAD)技術。
2.公路建設、養護和管理技術包括:路基處理技術;路麵新材料;公路施工、養護技術及裝備;公路病害防治技術;路麵養護管理信息係統。
3.橋梁、隧道建設技術包括:橋梁新結構;隧道施工技術;橋梁監測加固技術;橋梁、隧道管理信息係統。
4.公路客貨運輸技術包括:公路運輸組織、管理方法和技術;運輸場站(客運站、貨運站和物流中心等)建設相關技術;新型客貨運輸裝備;車輛維修、檢測、診斷技術;車用節能產品開發及應用技術。
5.深水港口建設技術包括:港口規劃、勘測、設計技術;水工新結構、施工新工藝和施工管理技術;水工建築新材料;港口裝卸工藝計算機模擬和流程控製仿真技術;大型港口裝卸設備技術。
6.航道建設、維護管理技術包括:電磁波定位技術和GPS在航道勘測和規劃設計中的應用;航道演變模擬和整治技術;航道疏浚設備和疏浚新工藝;高水頭通航建築物綜合技術。
7.船舶運輸重大技術包括:集裝箱運輸及其配套技術;高速客運技術;陸島運輸技術;船舶交通管理技術(VTS);GPS技術在遠洋運輸中的應用。
8.環境保護和交通安全技術包括:公路建設中的環境和生態保護技術;清潔運輸和新能源開發應用;水上液貨運輸事故應急技術和防治設備;港口航道建設及水路運輸中水汙染防治技術;水上運輸安全導航係統及海難搜救技術;公路交通安全保障信息化技術。
9.公路、水運交通信息技術包括:交通電子政務技術;交通電子商務技術;智能運輸係統技術(ITS專項技術、智能運輸係統在兼容性及互換性方麵建立的標準和規範等)。
10.物流技術包括:物流組織;物流管理信息係統;倉儲技術。
公路交通科技有哪三大趨勢?當前公路交通科技發展有三大趨勢:一是為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保護環境,研究開發智能運輸係統和環保專項技術;二是以人為本,重點開展交通安全技術的研究;三是以經濟合理為目標促進新材料的開發和應用。
1.全球定位係統(GPS)促進了勘測設計自動化全球定位係統是以人造衛星為基礎的無線電導航定位係統,它利用天空中均勻分布的24顆GPS衛星軌道參數及其載波相位信號,通過地麵接收設備接收其發射信息,實時測定地麵接收載體的三維位置。
GPS具有全球性、全天候、連續的精密三維導航定位能力,並具有良好的抗幹擾性和保密性。
相對於傳統的測量方式,它具有觀測點之間無需通視、定位精度高、觀測時間短、提供三維坐標、操作簡便、全天候作業等主要特點。
由於其高度自動化,將逐步實現公路設計所必需的原始地形數據采集工作的自動化;由於其所達到的高精度,在公路工程測量和控製測量中正在得到廣泛應用。
GPS能夠提供連續精確的三維導航定位能力,這一特性與道路管理監控係統緊密配合,能廣泛應用於車輛定位和導航服務中,結合電子地圖為車輛駕駛人員提供導航服務,同時也可應用於重要貨物跟蹤,使貨主實時了解貨物的準確位置。
2.交通地理信息係統(GIS-T)前景廣闊地理信息係統(GIS)是收集、管理、操作、分析和顯示空間數據的計算機軟硬件係統。
GIS的發展始於20世紀60年代,是與計算機技術同步發展的。
目前的地理信息係統集成了計算機數據庫技術和計算機圖形處理技術,它不同於以往隻處理統計的數據庫係統和處理非地球坐標的計算機圖形輔助設計軟件。
在對象處理上比上述兩類軟件更加全麵,即地理信息係統所處理的事務對象具有空間地理特征,也具有統計信息特征。
如一段公路,起點是它的地理特征,公路的造價、技術標準以及交通量等又具有統計數據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