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排毒食物 第一章 蔬菜類
解毒利表--蔥
蔥是一種人們常吃的調味蔬菜。祖國醫學認為,蔥性溫、味辛,入肺、胃經,具有解毒消腫、發汗解表、散風祛寒等功用,適用於風寒感冒、身熱惡寒無汗、麵目浮腫、瘡癰腫毒、二便不通、跌打損傷等病症。
據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蔥能刺激汗腺,有發汗解表的作用,並能促進消化液分泌而有健胃之功效。據抗菌試驗表明,蔥有較強的殺菌作用,夏季吃些生蔥能防治腸道傳染病,冬季吃些生蔥可防治呼吸道傳染病。
蔥性味溫辛,陰虛內熱病人、表虛易汗者及狐臭患者不宜食用。
解毒驅寒--生薑
生薑是一種良好排毒作用的根莖蔬菜。祖國醫學認為,生薑性溫、味辛,入胃、肺經,具有解毒、止瀉、解表散寒、健胃益脾、止嘔開痰的功用。
中醫認為,生薑對食欲不振、虛寒性胃痛、胃寒嘔吐、妊娠嘔吐、大便瀉泄、腸燥便秘、食物中毒等病症有一定療效。據有關抑菌試驗證明,生薑濾液能抑製葡萄球菌,對陰道滴蟲及皮膚真菌也有抑製作用。
此外,生薑中所含的薑辣對人體的心血管中樞、心髒及呼吸中樞等均有興奮作用,可以使心跳加快、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有利於改善心肌供應,對冠心病等心血管係統疾病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生薑性味辛溫,故陰虛內熱、眼疾及痔瘡者不宜食用。另外,腐爛黴變的生薑中含有致癌物質,也不可食用。
解毒通竅--大蒜
大蒜是一種鱗莖類蔬菜。祖國醫學認為,大蒜性溫、味辛、入脾、胃、肺經,具有解毒殺蟲、通竅下氣、平喘止咳、利水消腫等功用。《名醫別錄》中說它能"除風邪、殺毒氣"。大蒜適用於感冒、咳喘、高血脂症、百日咳、飲食積滯、水腫脹痛、疽癤腫毒、陰道滴蟲、蟲蛇咬傷等病症。據有關報道稱,經常食用大蒜,即能降低血脂,又可以補充微量元素硒,對預防和治療心血管病大有益處,還可能會減少各種癌症如胃癌、食道痛、大腸痛、乳腺癌等的發病率。
大蒜性味溫辛,凡肺胃有熱、目疾、狐臭患者不宜食用,過食可減少胃液,致目昏、口臭。
解毒潤腸--洋蔥
洋蔥是一種鱗莖類蔬菜。祖國醫學認為,洋蔥性平、味甘辛,具有清熱化痰、解毒殺蟲、平肝潤腸等功用,適用於咳嗽、糖尿病、高脂血症、動脈硬化症、維生素缺乏症、婦女滴蟲性陰道炎等病症,洋蔥有良好的降血脂的作用。
另又發現,洋蔥中含有的前列腺素A1有降血壓作用,因此,高血壓伴有高脂血症的病人可多食洋蔥,洋蔥頭中還含有蟲草素,是一種抗癌性物質。
洋蔥多食易致視物不清,發熱、熱病及痔瘡患者也不宜食用。
解毒利水--白蘿卜
白蘿卜是一種根莖蔬菜。祖國醫學認為,白蘿卜性涼、味甘辛,入肺、胃經,具有健胃消食、止咳化痰、解毒利水、通氣生津,對痢疾、糖尿病、痰嗽失音、食積脹滿、消渴口幹等病症有輔助作用。
據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白蘿卜中含有的木質素,能提高巨噬細胞吞噬癌細胞的能力,另含有一種能分解致癌物質亞硝胺的酶,因而具有抗癌的作用。白蘿卜中還含有幹擾素誘生劑,可刺激機體產生幹擾素,從而發揮抗病毒、抗癌的作用。
白蘿卜性涼,故脾胃虛寒者不宜生食,氣虛者勿食或慎服。
解毒通便--茭白
茭白是一種水生蔬菜。祖國醫學認為,茭白性寒、味甘,入肝、胃、脾、膽經,具有清熱解毒、生津除濕、通利二便的功用,適用於目赤、黃疸、高血壓、便秘、小便不利、酒精中毒、產後乳汁不足等病症。
茭白性寒,故脾胃虛弱或遺精者不宜食用。另外,茭白中含有較多的難溶性草酸鈣,因而患有腎髒疾病、尿路結石者不可食用。
解毒利腸--莧菜
莧菜是一種營養豐富的蔬菜。祖國醫學認為,莧菜性涼、味甘,入肝、大腸、膀胱經,具有清熱明目、解毒殺蟲、消腫去濕、調理腸道、利水通淋、抗炎止血等功用,適用於咽喉炎、扁桃腺炎、急性腸炎、尿血、尿道炎、內痔出血、痔瘡發炎、大便不通,小便不利、皮膚瘙癢、毒蟲咬傷等病症。
莧菜性涼,脾虛便溏者及孕婦不宜食用,且不宜與鱉同食,因兩者同為寒涼食物。
解毒殺蟲--南瓜
南瓜是一種夏秋季節的瓜菜。祖國醫學認為,南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解毒殺蟲、補中益氣、消炎止痛等功用,適用於糖尿病、蛔蟲症、瘧痰、痢疾、支氣哮喘、體虛乏力、鴉片中毒、肋間神經痛等病症。
據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南瓜有刺激白細胞增生的作用,能防治各種原因(包括腫瘤化療、放療)引起的白細胞減少症。近幾年來,國內外報道了南瓜能消除致癌物質亞硝胺的突變作用。南瓜中含有的葫蘆巴堿對肝癌、子宮頸癌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南瓜能促進人體胰島素的分泌,對治療糖尿病有效。
南瓜不要一次食用過多,尤其是胃熱的患者宜少吃,否則易產生胃滿腹脹等不適應症。南瓜也不宜與豬肝、羊肉、蕎麥同吃,以免引起胸悶腹脹、消化不良等不良反應。
涼血解毒--空心菜
空心菜是夏季的主要綠葉蔬菜之一。祖國醫學認為,空心菜性寒、味甘,入肺、胃、大腸經,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健脾利濕、潤腸通便等功用,適用於食物中毒、小兒胎毒、疔瘡癰毒、丹毒、便秘、尿血、痢疾、毒蟲咬傷等症狀。
據現代醫學研究發現,空心菜中含有果膠,能使體內有毒的有機物質加速排泄,故空心菜還有通便、降脂、抗炎的作用。
空心菜性寒,因而脾胃虛寒、腹瀉者不宜食用。
涼血解毒--絲瓜
絲瓜是一種夏令的瓜菜。祖國醫學認為,絲瓜性涼、味甘,入肝、胃經,具有清熱化痰、涼血解毒、通經絡、行血脈、利水消腫、止筋骨酸痛、腸風痔漏、疔瘡疽腫、血經閉止、血崩不止、肝硬化腹水等疾病。
據現代醫學研究發現,絲瓜中所含的多量的黏液質、木膠、瓜氨酸、木聚糖等成分有一定的化痰排毒作用,其所含的皂甙類物質有一定的強心作用。絲瓜還含有幹擾毒誘生劑,這種物質能刺激機體產生幹擾素,故有抗病毒、防癌抗癌的功效。
古人認為,多食絲瓜易致陽痿、滑精等病。絲瓜性涼,易傷脾胃,故慢性腹瀉者應慎用食。
清熱滑腸--黃瓜
黃瓜是夏秋季的主要瓜菜之一。祖國醫學認為,黃瓜性涼、味甘,入胃、肺、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水除溫、鎮痛、滑腸等功用,適用於目赤、黃疽、咽喉腫痛、熱病煩渴、熱痢吐瀉、小便不利、腎炎水腫、肥胖、小兒積食等病症。
據現代醫學研究證明,黃瓜含有相當多的鉀鹽,具有加速新陳代謝、排泄體內多餘鹽分的作用。幼兒常食能促進肌肉組織的生長發育,成人常吃對保持肌肉彈性和防止血管硬化有一定的作用。黃瓜中的細微纖維素還能夠促進胃腸蠕動,加速體內毒素的排泄,並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濃度。黃瓜中還含有一種叫丙醇二酸的物質,它能抑製體內糖類物質轉變為脂肪,故常食黃瓜有減肥健美的功效。
黃瓜不能與山楂同食,以免維生素被分解、破壞。黃瓜性涼,故久瀉體虛者不宜食用。
清熱解毒--芹菜
芹菜,有旱芹、水芹等兩種,其性能相近,但旱芹的藥用性勝於水芹。祖國醫學認為,芹菜性寒涼、味甘微苦,入肺、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健胃平肝、化痰下氣、利水通淋、祛風利濕、鎮靜降壓、減肥降脂等功用。《本草拾遺》認為它能"祛小兒暑熱,大人酒後熱毒,鼻塞身熱,利大小腸。"芹菜適用於咳嗽多痰、病毒性肝炎、高血壓、高脂血症、冠心病、血管硬化、尿路感染、瘡腫、腮腺炎、各種腫毒等病症。
據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芹菜中含有大量的纖維素,能促進胃腸蠕動,促進大便排出和降低血中膽固醇,具有明顯的降壓降脂的作用。
芹菜性寒涼,脾胃虛寒、大便溏薄、腎陽不足者不宜食用。此外,芹菜能抑製性功能,故中青年人不宜大量多食。
清熱解毒--冬瓜
冬瓜是夏秋季的主要瓜菜之一。祖國醫學認為,冬瓜性微寒、味甘,入肺、大腸、膀胱經,具有清熱解毒、潤肺消痰、除心胸滿悶、定喘止咳、利水消腫、止渴減肥等功放,適用於咳喘、口瘡、脹滿、水腫、消渴、魚毒、酒毒、腎炎、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肺膿腫、肝陽上亢、小便短赤等病症。
據現代醫學研究認為,冬瓜中所含有的丙醇二酸成分,能抑製糖類物質轉化為脂肪,從而可防止人體內脂肪的堆積而有減肥效果。冬瓜還是美容佳品,常用冬瓜瓤清洗麵部,可使皮膚滑淨。
冬瓜性寒,故久瀉不止、體虛消瘦者及營養不良性水腫者不宜食用。
清風解毒--香菜
香菜是一種調味蔬菜。祖國醫學認為,香菜性微溫,味辛、氣香,入肺、胃經,具有祛風解毒、芳香健胃、消食下氣、發汗透疹等功用。適用於食物積滯、風熱頭痛、麻疹透發不暢、魚肉中毒等病症。香菜所含的沉香油酸、蘋果酸鉀等能促進血液循環,並有改善心肌收縮能力及利尿作用。
因香菜多食損目,故不可多食,兒童麻疹已透者,或胃潰瘍患者也不宜食用。另外,服白術、牡丹皮及一切補藥者,也不宜食用。
消熱解毒--葫蘆瓜
葫蘆瓜是一種夏令的瓜菜。祖國醫學認為,葫蘆瓜性偏涼、味甘淡,入肺、胃、腎、膀胱經,具有消熱解毒、利水消腫、生津止渴、潤肺止咳的功用,適用於肺炎、高血壓、尿路結石、黃疸及各種原因引起的水腫、心煩口渴、小便短赤等病症。
據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葫蘆瓜中含有一種幹擾素的誘生劑,可刺激機體產生幹擾素,提高機體的免疫能力,發揮抗病毒及抗腫瘤的作用。但是,這種幹擾素誘生劑不耐高溫,故不宜將葫蘆瓜煮得太熟。
葫蘆瓜性偏涼,易生寒濕,因而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
通便排毒--茼蒿
茼蒿,又名蓬蒿、蒿子稈,原產我國,是菊科草本植物。它有蒿之清氣,菊之甘香。因其花形似菊,又稱菊花菜。
茼蒿營養比較全麵。茼蒿性平味甘辛,入脾、胃經,具有利脾胃、消食開胃、化痰、通便、排毒等功效。可輔助治療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食欲減退以及熱咳痰濃、高血壓、頭昏腦脹、睡眠不安、大便不通等病症。
開胃解毒--辣椒
辣椒性熱,味辛,有溫中散寒、開胃除濕、殺蟲解毒的作用,有助於治療胃中冷痛、關節疼痛、食積腹瀉、手足凍瘡等。辣椒含有辣椒堿、辣椒紅素等,能促進食欲,增加唾液分泌及澱粉酶活性。它還能使血管反射性擴張,促進血液循環旺盛,並能強烈地刺激感覺神經末梢,引起溫暖感。食用適量的辣椒,既能增強胃黏膜的血流量,還能刺激胃黏膜合成,對胃起保護作用。由於辣椒性溫熱,散寒作用強,對於嘔吐、腹瀉等病症屬於寒者,有祛寒毒病邪的作用。辣椒的品種較多,有紅辣椒和青辣椒之分,青辣椒辣味較輕,可作菜肴的主料,紅辣椒辣味較重,宜作作料。
排毒消食--西紅柿
西紅柿是一種茄果類蔬菜。祖國醫學認為,西紅柿性微寒、味甘酸,具有清熱排毒、涼血平肝、健胃消食、止津止渴、補腎利尿、降血壓等功用,適用於口渴、補肝、高血壓、眩暈、中暑、夜盲症、消化不良、齒齦出血等病症。
據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西紅柿中所含的檸檬酸、蘋果酸等有機酸能分解脂肪,可促進消化;其所含的黃酮類等成分有顯著的止血、降壓、利尿作用;其所含的穀胱基肽物質可使體內某些細胞推遲衰老及使癌症的發病率下降,因而西紅柿有抗衰老、抗癌的作用。
西紅柿性寒涼,故脾胃虛寒及寒濕太盛者不宜食用。
解毒健脾--蘆筍
蘆筍是一種嫩莖類的蔬菜。祖國醫學認為,蘆筍性微溫、味甘苦,入肺、胃經,具有解毒抗癌、滋陰潤燥、健脾益氣、生津解渴等功用,適用於濕疹、神經痛、食欲不振、動脈硬化、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尼古丁中毒、各種癌症等。
蘆筍是一種中堿性食品,食後其中的堿性成分可中和體內的酸性物質。因此,常食可改變體內酸性環境,及組織液的pH值,調節酸堿,從而可避免或減輕酸性產物對身體的危害。關節疼痛患者長期食用蘆筍,可減輕症狀,治愈疼痛。蘆筍還是一種有效的腎髒排毒清潔劑,具有清除腎髒結石的作用;同時蘆筍還能降低腎小管的重吸收,具有利尿排毒作用。
蘆筍即使長時間服用,也無任何副作用,所以蘆筍是治療腎結石病人的首選食物。蘆筍還含有蘆丁成分,可降低血壓、軟化血管,可作為冠心病、高血壓病人的輔助治療食物。
健胃解毒--菱角
菱角是一種秋季佳果,既可生食,又可做菜肴。中醫學認為,菱角性涼、味甘,具有消暑解熱、益氣健胃、利尿通乳、解酒毒、止煩渴、抗癌症等功用,適用於厭食、消化不良、暑熱傷津、口渴自汗、泄瀉、痢疾、胃潰瘍、便血、痔瘡、月經過多、酒精中毒、多種癌症(如食道癌、肝癌、乳腺癌、子宮癌)等。據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菱角肉質中含有的一種物質能夠抗肝癌腹水,並對癌症細胞有一定的抑製作用,因而菱角有抗癌的功用。
菱角性涼,故體虛內寒者不宜生食。
健脾消毒--薺菜
薺菜是一種最早返春的報春蔬菜,民間常采摘鮮嫩薺菜切碎當餡包餛飩食,也可與豆腐一起煮羹喝。中醫學認為,薺菜性平、味甘,具有解毒消腫、健脾消食、明目降壓、涼血止血、利水通淋等功用,適用於球血、痢疾、水腫、乳糜尿、腎炎、目赤疼痛、高血壓及高血壓引起的眼底出血等病症。據現代醫學研究證明,薺菜煎劑具有興奮神經、促進呼吸、降低血壓,縮短動物體內凝血時間、抗病毒、抗癌等作用。
通腸解毒--菠菜
菠菜是一種秋冬季食用的綠葉蔬菜。祖國醫學認為,菠菜性涼,味甘,入肺、腸、胃經,具有解熱毒、酒毒,清熱除煩,斂陰潤燥,養血止血,健脾和中,通利腸胃等功用,適用於盆血、便血、高血壓、糖尿病、肺結核、小便不暢、大便澀滯、酒醉、夜盲症、跌打損傷等病症。
近年來的研究發現,菠菜中含有輔酶Q10,並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因而具有抗衰老和增強青春活力的作用。此外,菠菜中所含的物質可以促進胰腺的分泌功能,分泌胰島素,可以幫助消化,亦可用於糖尿病的輔助治療。
菠菜性涼,能刺激胰腺分泌,其內所含鈣質,易形成草酸鈣,因而患腸道虛寒瀉者、胰腺炎、泌尿係結石者不宜食用。
利尿解毒--慈菇
慈菇是一種球莖類蔬菜。祖國醫學認為,慈菇性微寒、味苦,入心、肝、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潤肺止咳、利尿通淋、行血消腫等功用,適用於食毒、藥毒、咳嗽痰血、肺結核、尿路結石、淋濁尿閉、產後血崩、胞衣不下、惡瘡丹毒、毒蛇咬傷等病症。
慈菇不宜過多食用,以免引起消化不良、胃腹脹滿。
利便解毒--萵筍
萵筍,又稱萵苣、萵苠筍、香烏筍。性涼,味甘、苦,有消熱解毒、通利大小便、通乳汁、理氣化痰的作用,有助於治療小便赤熱短少、尿血、乳汁少或乳汁不通、咳嗽膿痰等病症。萵筍味道清新,略帶苦味,可刺激消化,增進食欲。由於它有乳漿作用,食之可增強胃液和消化酶的分泌,也可增加膽汁分泌,從而刺激消化道各器官的蠕動,增強消化能力。因此,食用萵筍對消化功能衰退、消化道中酸度降低和便秘等有輔助治療效果。
萵筍是一種低熱量的素菜,其維生素、礦物質含量較高,蛋白質、糖等含量較低,適宜於肥胖者、動脈硬化症、高脂血症、高血壓等患者食用。萵筍的莖葉中含有一種芳香烴羥化酯,能夠分解食物中的致癌物質亞硝胺,防止癌細胞的形成,對於肝癌、胃癌、腸癌等消化係統癌症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利尿解毒--茄子
茄子是一種茄果類蔬菜。祖國醫學認為,茄子性寒、味甘,具有消熱解毒、利尿消腫、活血散瘀、祛風通絡、止痛止血、寬腸利氣等功用,適用於水腫、小便不利、毒蟲咬傷、乳腺炎、跌打腫痛、痔瘡出血、黃疸型肝炎、口腔中的潰瘍等病症,對高血壓、動脈硬化、咯血、紫斑及壞血病、痛風等患者有輔助治療的作用。
茄子還可以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濃度,故常食茄子對預防冠心病等有很大作用。
日本名古屋大學醫學部和愛知醫院大學的研究團隊實驗證明茄子具有抑製異常細胞的作用。他們發現茄子的浸出物可以有效治療病毒性的疣。後來他們發現茄子能抑製癌細胞增殖,尤其抑製卵巢癌的作用特別明顯。
能夠證明茄子製癌作用的研究不僅止於此,東京大學醫科研究所外科癌病態研究部的佐丸義夫講師,檢證常見的82種蔬菜,測試它們對癌細胞的作用,其中也包括茄子。結果發現,茄子蒂部分的製癌率為74.8%,排名第六;茄子皮為73.7%排名第七;茄子本身則為59.2%。
日本農林水產省食品綜合研究所發現茄子防癌的效果超越花椰花,排名第一;製癌率在未加熱時有82.5%,加熱後也還有82.3%,幾乎沒有改變。
目前尚無法測定出到底茄子中的何種物質發揮製癌作用,但是在所有的蔬菜中,茄子的製癌效果確實極高。
茄子不論燙、烤、醃、炸皆宜。食欲不振的人適合吃炒茄子。茄子吸煙,可以去除油膩感,容易入口,β-胡蘿卜素的吸收率也比其他蔬菜高10倍。因此,與其他含有β-胡蘿卜素的蔬菜一並攝取,更能發揮防癌效果。
茄子性寒,故陽虛者慎食,多食必致腹痛、腹瀉。此外,茄子不能與寒性的蟹肉同食,以防傷及脾胃。
抗癌降壓--蓴菜
蓴菜,又名水葵、馬蹄草等。屬睡蓮科,水生宿根草本植物。葉片橢圓,顏色深綠,浮在水麵。嫩莖和葉背有膠狀透明物質,夏天抽生花莖,花小,呈暗紅色,是珍貴的水生蔬菜。
蓴菜營養豐富。蓴菜性寒、味甘,入肝、脾經,有清熱利水、消腫解毒、止嘔等作用。對熱痢、黃疸、癰腫、疔瘡等有輔助療效。蓴菜含有的黏液質,在運動試驗中有抗癌及降血壓作用。蓴菜與鯽魚製成鯽魚蓴菜湯,既是江浙民間的食療方,也是一道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