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排毒食物 第一章 蔬菜類(2 / 3)

抗癌調胃--胡蘿卜

胡蘿卜是我國北方的一種主要秋菜,耐貯藏。冬春季節市場上常有售,人們長年可以食用。生吃甜脆可口,熟吃味道鮮美,是一種營養豐富的蔬菜。

胡蘿卜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胡蘿卜素被人體吸收後能轉變成維生素A,可維護眼睛和皮膚的健康。

胡蘿卜所含的果膠能與汞結合,降低汞離子濃度。因此,胡蘿卜有加速人體內汞離子排泄的功能,常接觸汞的人可多食用。胡蘿卜中含有較多的胡蘿卜素,它有分解癌細胞,再將其變為正常細胞的功能,而且對體內正常細胞無任何副作用。胡蘿卜中還含有較多的葉酸,也有抗癌的效果;胡蘿卜中的木質素可以提高機體的抗癌免疫力。在各種癌症的防治過程中,胡蘿卜對癌的作用最為突出,尤其是吸煙的人,常吃胡蘿卜,肺癌的發病率會顯著減少。

胡蘿卜性微溫、味甘辛,入肺、脾、肝經,有下氣補中、利胸膈、調腸胃、安五髒之功效。健胃消食,治久痢食積,解麻疹、痘疹毒。可輔助治療夜盲、營養不良、小兒軟骨病和食欲不振等症。

抗癌佳品--花椰菜

花椰菜可以抑製的癌症,包括子宮頸癌、肺癌、結腸癌。最近發現有低齡化傾向的子宮頸癌,也能借著花椰菜加以抑製。1983年,美國的薩克遜·格拉哈姆博士和詹姆士·R.馬歇爾博士共同研究,發現一周攝取花椰菜四次以上的女性,罹患子宮頸癌的幾率非常低。

美國人很注重植物性食品,希望能夠通過攝取蔬菜來防癌,於是展開"設計食品計劃"。其中被列為重要蔬菜的是綠色花椰菜。1970年代前後,在美國的餐桌上經常可看到花椰菜,因為根據許多研究報告顯示,花椰菜能夠防癌。

格拉哈姆博士也針對結腸癌進行相同的研究(結腸癌俗稱大腸癌,包括直腸癌)。發現攝取以花椰菜為主,高麗菜或高麗菜心為輔等十字花科蔬菜的人,罹患結腸癌的危險性相當低。通過癌症和飲食的研究,發現一個月吃21次以上的人和一個月吃10次以下的人相比,罹患結腸癌的危險性降低為原先的1/2。

目前,占日本癌症死亡人數第一位的是肺癌。肺癌最大的危險因子是抽煙。喜歡抽煙的人戒煙後進行五年的追蹤調查,結果發現,每天吃花椰菜的人和每周隻吃三次以下的人相比,罹患肺癌的危險性減半。

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波爾·塔拉雷博士的研究發現,花椰菜中所含的蘿卜硫素具有防癌作用,能夠活化還原酶,抑製破壞身體細胞的活性氧。

雖然要攝取蘿卜硫素含量較多的花蕾,但是,莖的部分含有比花蕾更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食物纖維,也不可忽略。

最後,簡單說明挑選花椰菜的方法。就營養和味道方麵而言,最好選擇花蕾較硬、中間部分隆起的花椰菜。顏色越深,營養越豐富。

近年來,市麵上出現"花椰菜芽",效果為花椰菜的數十倍,可善加利用。

抗毒保健--豆芽

豆芽,主要是指用綠豆和黃豆經過水泡發而成的綠豆芽和黃豆芽,是一種大眾化的優質蔬菜。中醫學認為,綠豆芽具有解酒毒、熱毒的功用;黃豆芽具有利濕清熱的功用。豆芽適用於胃氣積結、胃中積熱、水腫疼痛、濕痹痙攣、婦女惡血等症。據現代醫學研究認為,豆芽中富含幹擾素的誘生劑,能刺激機體產生幹擾素,幹擾素有抗病毒感染和抑製腫瘤的作用,故常吃豆芽有抗病毒、預防腫瘤的功用。有關醫學專家認為,經常食用豆芽,對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口腔炎、眼腺、肝萎縮、貧血、神經衰弱等症,均有一定的治療保健作用。

雖然豆芽營養豐富,有良好的保健作用,但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綠豆芽;消化功能差的人,不宜多食黃豆芽。為了保持豆芽的營養成分,不宜煮得過熟,烹飪時加些香醋,能使其脆嫩爽口。

補腎抗毒--苦瓜

苦瓜是一種盛夏的佳蔬。祖國醫學認為,苦瓜性寒,味甘,入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養血滋補、補腎和脾、消暑、明目等功用,適用於流感、傷寒、痢疾、癤腫、丹毒、中暑、熱病煩渴、眼結膜炎、痱子過多、小便短赤等病症。

據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苦瓜有稀釋毒素和加速毒素排泄的功效,對防治癌症有良好的作用。近年來,還發現苦瓜中所含的脂蛋白成分可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故有抗病毒、抗腫瘤的作用。

有關實驗還發現,苦瓜中含有類似胰島素的成分,這種成分有明顯降低血糖的作用,這種作用比治療糖尿病的藥物磺丁脲還強,它是通過胰髒、非胰髒兩種途徑而發揮作用的,已有人用苦瓜來治療糖尿病,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苦瓜性寒,易傷脾胃,故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

溫補排毒--韭菜

韭菜是我國的古老蔬菜,其栽培曆史至少有3000多年。如今韭菜栽培已遍及我國南北各地。

韭菜,四季常青,終年可供食用。它一生中被反複割剪,也生而不衰。由於栽培方法不同,冬春季用人工避寒方法生產的韭菜,又有蓋韭、冷韭、青韭、黃韭之分。

適量食用韭菜,不僅能增加營養,還能開通腸胃,促進食欲。

韭菜味辣、性溫,入胃、肝、腎經,有溫中行氣、散血解毒的功效。對跌打損傷、噎嗝、反胃、腸炎、吐血、尿血、胸疼等症有一定的輔助療效。韭菜還可益腎陽暖腰膝,治陽痿遺泄、腰膝冷痛。韭菜一次不宜食之過多,以免上火。陰虛內熱及瘡瘍,目疾者忌食。

中醫還把韭菜稱為"起陽草"。認為它具有溫補肝腎,助陽固精的作用,可治療因腎陽虛衰引起的陽痿、遺精、遺尿、白帶、白濁、腰膝酸軟等症。民間用韭菜治病的方法也很多。

通腸排毒--青菜

青菜是最普通的一種綠葉蔬菜,營養豐富,含有人體維持健康所必需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煙酸及胡蘿卜素等,頗具營養。青菜性平,味甘,有清熱除煩、通利胃腸的作用,對於清除熱毒,清理胃腸積毒有幫助,熱毒內盛、發熱口渴、心中煩悶、大便秘結者可以食用。

通便排毒--生菜

生菜,又名葉用萵苣、千金菜等,屬菊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原產地中海沿岸,西漢時由西方傳入我國,現全國均有栽培,尤以兩廣等省區出產為多。其性喜冷涼,莖部不發達,葉寬大、脆嫩,為主要供食部分。

生菜營養豐富,中醫認為,生菜性涼味苦甘,入腸、胃經、排毒,更適宜小便不利、尿血、乳汁不通者食用。

排毒防病--淡菜

淡菜含有豐富的營養素,其中含蛋白質50%以上,並含有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還含有一定量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每100克淡菜含碘120微克。淡菜含有多種人體必需氨基酸,所含的脂肪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這些成分對改善人體的血液循環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淡菜中所含的微量元素錳、鈷、碘等,對調節機體正常生理代謝、防治疾病等均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淡菜不論在我國還是在國外,都被視為天然滋補營養、排毒保健食物。

排毒利便--白菜

白菜,有大白菜、小白菜等品種,是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食用蔬菜,也是我國北方冬季的主要食用菜,它不僅菜質鮮嫩,清爽適口,而且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和維生素C。纖維素能促使腸胃蠕動,縮短大便在人體內滯留的時間,吸附腸內的致癌物和有毒物質,保持大便通暢,可預防習慣性便秘和防止直腸癌的發生。維生素C能促進細胞間質形成,維持牙齒、骨骼、血管、肌肉的正常生理功能,促進傷口愈合,促進抗體形成,提高白細胞吞噬能力,增強人體的抵抗力,並能促進人體對鐵的吸收,因此,白菜也是貧血病人的良蔬。

祖國醫學認為,白菜性涼、味甘,入胃、大腸後,具有解毒消腫、清除熱煩、通利小便、調理腸胃、除瘴氣等功用,適用於傷風感冒、咳嗽、百日咳、胃潰瘍、習慣性便秘、尿道感染、酒醉、皮膚病、凍瘡等病症。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白菜中所含有的豐富的粗纖維能促進胃腸蠕動,減少糞便在體內的存留時間,使大便迅速通過結腸,這樣能夠減少大便中各種致癌物質與腸黏膜的接觸時間;同時還能稀釋腸道中的各種毒素,減輕致癌物質的毒素對腸黏膜的刺激強度。所以,多食白菜,既能預防和治療便秘,又能預防痔瘡及結腸癌。

白菜性涼,胃腸虛寒者慎食。腐爛的白菜不能食用,食用後在體內會產生有毒性的亞硝酸鹽,可引起食物中毒。而且,白菜還有抗"活性氧"的作用。"活性氧"是會使身體細胞氧化的物質,與癌化及老化有關。人體細胞中一旦生成活性氧,則任何人都可能罹患癌症。不過,人體內具有解毒活性氧的酵素,例如以SOD等為代表的還原酶就是其中一種。雖然白菜不具有這種物質,卻含有與製造還原酶有關的物質。持續生成還原酶,可以遏止活性氧造成的癌化。人體細胞有時會突變,但隻要減少突變次數,就能降低癌化的危險性。

根據報告顯示,白菜含有微量元素鉬。鉬也具有抑製癌化的作用,能夠吸收致癌物質亞硝基胺,避免其蓄積在體內,可以有效地預防胃癌。此外,在火鍋中添加白菜,不隻能防癌,對於想要減肥或有肥胖傾向的人而言,也是一種很好的料理。火鍋的營養均衡,加入豐富的蔬菜,可避免攝取過多的熱量。

想要有效的攝取白菜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可以吃以韓國泡菜為代表的醃漬菜。食用鹽的醃漬菜,不僅不會流失維生素C,同時能夠增加腸內益菌(乳酸菌),增強清腸效果。

白菜含有豐富的食物纖維,能夠預防大腸癌,例如,韓國泡菜的辣椒成分具有辣椒辣素,和維生素C結合,可以發揮抗氧化作用,對於活性氧也會產生雙重效果。

排毒健脾--蓮藕

蓮藕,又名蓮菜,為水生宿根植物,原產於印度,我國很早就開始栽培,可食地下莖及其果實--蓮子。蓮藕脆嫩多汁,為我國水生蔬菜作物中經濟價值最高的一種。生食脆甜,熟食香糯,是春、夏蔬菜淡季時的重要蔬菜品種。

蓮藕可生食,也可炒、炸、燉食,也可做湯及作其他菜肴的配料,還可製作藕粉和蜜餞等。搗汁沉澱後製成藕粉,食用時加適量糖,調成糊狀,氣息清香;以生藕榨汁飲服,止咯血、吐血。

蓮藕生食性寒,食之涼血清熱;熟後性溫,食之滋陰養胃,入心、脾、胃經。它有止血的功效,常用輔助治療各種出血症,如吐血、尿血、便血及子宮出血等症。還可作為孕婦的副食及需要增加體重的人食用。蓮藕可清熱生津,治發熱煩渴、消渴;排毒健脾、開胃消食,脾虛食少,病後體弱者宜食之,但蓮藕纖維粗糙,嬰兒及胃腸功能較弱的人不宜多食。

排毒益氣--山藥

山藥即薯蕷,又名白山藥、長山藥、佛堂薯等。原產於我國或亞熱帶地區,現今我國南北廣為種植。山藥是地下莖塊,肉質肥厚,富含澱粉,可用來製作澱粉,熱帶地區常作為糧食食用。山藥別有風味,是珍貴的蔬菜。

山藥根莖,性平、味甘、無毒,有補中益氣、長肌肉、止瀉泄、治消渴、排毒素、益肺固精、滋養強壯等功效,是藥、膳皆佳的菜品。

排毒通便--芋艿

芋艿是一種球莖類蔬菜。祖國醫學認為,芋艿性平,味甘,入胃、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軟堅散結、寬腸通便的作用。久服有補中益腎、添精益髓、療熱止渴的功用,適用於瘰鬁、腫毒、腹中癖炎、婦女產後惡露排出不暢等病症。芋艿生食有毒,會麻口,刺激咽喉,引發皮膚發癢甚至紅腫疼痛,熟食過多也可導致氣滯胃痛、腹脹。

攻毒抗癌--魔芋

魔芋,屬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塊莖,又名蒟蒻。魔芋味辛、性溫,有小毒。現代醫學研究發現,魔芋含蛋白質、葡萄甘露聚糖,還有葡萄糖、蔗糖、果糖等成分。其食用部位為根部膨大塊莖,可製成嫩滑的魔芋多樣菜肴,加工成糕、絲、片等各種食品,還可釀酒。

魔芋入藥始載於宋代《開寶本草》,書中稱魔芋能化痰散積,行淤消腫,治痰嗽、積滯、瘧疾、閉經、疔瘡、丹毒、腫瘤、瘰鬁結塊、跌打損傷等。《醫林纂要》言其"去肺寒,治痰嗽"。《本草便方》稱:"化食,消陳積、症聚、久虐。"《寶開本草》載,黑芋頭"主癰腫風毒,摩敷腫上。搗碎以灰汁煮成餅,五味調和為茹食,主消渴"。現代藥理試驗發現,黑芋頭溫浸液可擴張人體末梢血管,降血壓,尤其其中所含的葡萄甘露聚糖,能抑製飲食中過量膽固醇被人體吸收,預防心血管疾病,降低動脈硬化,減少高血壓的潛在危害。此外葡萄甘露聚糖可阻止唾液澱粉酶水解,故食之也可減肥,又有益於糖尿病病人。本品還可促進腸道蠕動,消除腸壁堆積物,推動有毒物質排出體外,可有效防治便秘、結石及結腸癌。就防治癌症而言,其藥理與中醫臨床實驗完全相符。但黑芋頭全株以根頭毒性最大,故需經化學加工或用石灰水漂煮後,再烹調菜肴或製作食品,但不宜多食。若為藥用,勿誤服藥渣,以免中毒。

健脾排毒--土豆

土豆為茄科植物馬鈴薯的塊莖,又名馬鈴薯、洋芋、洋山芋、山藥蛋、地蛋等。原產於南美洲的智利和秘魯,在我國,引進土豆栽培已有300多年的曆史,現我國南北方大部分地區均有栽培。

土豆為世界五大食物之一,營養豐富。在水果蔬菜淡季,土豆是維生素的主要來源。

土豆不僅有充饑食品的價值,而且有很好的藥用價值。我國《本草綱目拾遺》記載土豆:"功能稀痘,小兒熟食,大解痘毒。"中醫認為土豆性味甘平,有益氣健脾、消炎解毒的作用。可治胃弱腹痛、體虛便秘、腮腺炎、燙傷等症。

現代科學分析和藥理證實:土豆營養較豐富,含澱粉、糖、纖維、蛋白質、脂肪等。必須指出,發芽的土豆含有大量的龍葵堿,有毒性,它不溶於水,即使煮後也不能去除,因此已發芽的土豆食用時,須挖去芽和芽眼,並多削去附近的皮層,然後在水中浸泡一段時間,煮食時間長些,以免中毒。

土豆味甘性平,入肺、脾、腎經。有和胃調中、健脾排毒之功效,治脾虛瀉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可用於輔助治療胃痛、腰痛、濕疹、便秘等症。多食土豆會令人腹脹,食發芽土豆者,可引起中毒。

長壽食品--紅薯

紅薯,又名地瓜、山芋、白薯等。原產於南美洲,我國很早就有栽培。紅薯以塊根供食,光滑、鮮脆,有圓、長、錘等形狀。皮色有淡紅、淺黃、白。其品種較多,優良品種有白皮紅心、紅皮紅心、南京紅皮、青島紫皮、浙江紫紅等。

紅薯味甘,性平。熟食功擅補脾益氣,潤腸通便;生食利於生津止渴、清熱排毒。適用於脾胃虛弱、消瘦、飲食不香、倦怠乏力、大便秘結以及肺胃有熱、口渴咽幹等症的輔助治療。常食能保持血管彈性,防止肝腎結締組織萎縮,並有減肥、預防血管硬化等作用,是一種被世界公認的價廉物美、糧菜兼用、老少鹹宜的健身長壽食品。

在日本和我國的一些長壽地區和長壽村,調查研究發現,當地的人們把紅薯作為主食,常年不斷地食用,因此紅薯被譽為"健身長壽"食品。紅薯是一種常見且經濟實惠的營養保健食品,尤以胡蘿卜素含量極為豐富,是糧食和蔬菜中的佼佼者。紅薯中含有黏蛋白,有助於保持血管壁的彈性和防止動脈硬化,對呼吸、消化係統以及關節腔、漿膜腔也有很好的潤滑作用。紅薯屬於堿性食物,富含鉀、鈉等元素,而米、麵、肉、蛋等都屬酸性食物。因此,紅薯同這些食物共同食用,有助於保持人體的酸堿平衡。紅薯中豐富的植物纖維能增加糞便體積,而且吸水性好,有助於大便及時排出,可預防便秘和腸道疾病。

由於紅薯的澱粉顆粒較大,進入人體胃腸道以後刺激胃酸分泌,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可引起腹脹、打嗝、吐酸水,所以宜蒸熟煮透再吃。胃酸分泌較多的人慎用。

解毒消炎--馬齒莧

馬齒莧,是一種野生蔬菜,民間常采摘嫩莖葉炒食,也可曬幹燒湯喝。中醫學認為,馬齒莧性寒、味甘酸,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涼血消腫等功用,適用於細菌性痢疾、急性胃炎、乳腺炎、腎炎水腫、痔瘡出血、疔瘡腫毒、濕疹、帶狀皰疹等病症。據現代醫學研究發現,馬齒莧中所含的大最鉀鹽,有良好的利水消腫、排除毒素的作用,尤其對腎炎水腫有較好的治療效果。經藥理抗菌試驗證實,馬齒莧對痢疾杆菌、傷寒杆菌、大腸杆菌和常見致病性皮膚真菌均有抑製作用,可用於各種炎症的輔助治療。馬齒莧性寒,故脾胃虛寒者慎食。

解毒消炎--紅花菜

紅花菜又叫紫公英,是一種野生蔬菜,全草可當作蔬菜炒食,味道鮮美。中醫學認為,紅花菜性平、味辛,具有解毒消炎、健脾益氣、祛風明目、利水止痛等功用,適用於神經痛、病毒性肝炎、營養不良性浮腫、月經不調、白帶增多、痔瘡、帶狀皰疹、瘡癤腫毒等病症。

解毒消炎--葵菜

葵菜是一種野菜,民間常采摘嫩草葉炒食或煮湯喝。祖國醫學認為,葵菜性寒、味甘,具有解毒、消炎、利水、解渴等功用,適用於結石、便秘、糖尿病、黃疸型肝炎、慢性腎炎、乳汁不通、子宮脫垂、脫肛、泌尿係統感染等病症。

葵菜性寒,不宜生食,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

解毒排膿--苦菜

苦菜是一種野生佳蔬,民間常采摘苦菜炒食、涼拌、做餡、燒湯。中醫學認為,苦菜性寒、味苦甘,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排膿、止痢消炎等功用,適用於咽喉腫痛、腮腺炎、乳腺炎、腸癰(闌尾膿腫)、腹痛、熱毒內蘊所致赤白下痢等病症。據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苦菜有促進肝細胞再生、改善肝功能等作用,可用於治療病毒性黃疸肝炎等。據近代醫學研究認為,苦菜還有抗腫瘤作用。苦菜性寒,凡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

解毒排膿--野白菜

野白菜,俗稱"黃瓜菜",是一種野菜,民間常采其嫩苗當菜食用。祖國醫學認為,野白菜性寒、味苦、微辛,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排膿等功用,適用於百日咳、目赤腫痛、病毒性肝炎、帶狀皰疹、乳腺炎、瘡癤腫毒、跌打損傷、毒蛇咬傷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