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排毒食物 第三章 天然藥物類(2 / 3)

應該注意,荷蘭芹用於烹調雖然沒有安全之虞,但是孕婦或腎髒發炎的病患切勿食用荷蘭芹種子。

排毒利便--蒲公英的葉和根

這種常見的草藥既可食用也可藥用。它是一種使用安全、有營養價值同時有利於腎排尿的草藥(鉀含量高)。它清潔對象是肝髒、膽囊、腎、血液和皮膚。能保持肝、腎健康向全身提供營養。它具有促進膽囊收縮、膽汁分泌的作用,利於排便。戴維·霍夫曼在《整體草藥》一書中提到,"這種草藥是一種非常有價值的全身強壯劑,它可能是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利尿劑和肝藥。"

數百年來,歐洲、中東、中國和印度等國家一直使用這種草藥。蒲公英可作藥用的文字記載最早可追溯到10~11世紀的阿拉伯國家。由於蒲公英中含有菊糖等多糖類,它能夠起到增強人體免疫功能的作用。眾所周知,蒲公英還具有消炎作用。

作為食物,蒲公英的葉子可作蔬菜食用。嫩一些的葉片可為色拉增添鮮豔、有生氣的色彩,而老的葉片則是炒綠葉蔬菜時的極佳調味品。葉片中維生素的含量很高。另外,蒲公英的根經烘烤後可代替咖啡飲用。

排毒清腸--洋車前子皮

洋車前子一皮皮具有溫和的輕瀉特性,因此經常用在整腸藥物上,其輕瀉特性不僅可以增大和軟化腸道內的排泄物,還可使之更為滑順,讓排便更為通暢。

洋車前子皮含有可溶性和不可溶的纖維質,這對排毒療程的腸道淨化相當有用。其中的不可溶纖維質可以通暢腸道內的廢物,還能增加腸道內物質的體積。洋車前子皮具有溫和的輕瀉特性,因此經常用在整腸藥物上,其輕瀉特性不僅可以增大和軟化腸道內的排泄物,還可使之更為滑順,讓排便更為通暢。

洋車前子所含的膠狀可溶性纖維質,可以吸收腸道內的毒素,也可以減輕與"滲漏性腸道異常"相關的過敏原的刺激影響。

洋車前子皮在緩解腹瀉和便秘上也頗具療效,便秘和腹瀉的情形如果沒有及時治療,有可能會傷害腸壁,而造成腸壁方麵的毛病。

排毒抗菌--北美黃連

北美黃連具有很強的抗微菌特性,還能激發免疫係統的功能,是排毒療程中的重要藥草。其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是小蘖堿,用於提高免疫力效果良好,同時還具有強效的抗生素和抗菌作用。小蘖堿一向以殺菌而聞名,而且不會幹擾到結腸內的有益菌。

北美黃連除了可用於對抗真菌感染之外,還可以緩解因抑製念珠菌過度生長所引起的副作用。這種藥草也具有很好的調整腸道效果。

應該注意,婦女懷孕期間請勿服用。

排毒抗炎--鬱金

鬱金所含的類薑黃素是一種抗氧化和抗發炎的物質。這種藥草通常用來祛除肝髒瘀塞、促進膽汁流動、溶解膽石以及強化消化作用,還能強化肝髒對抗毒素和自由基的功能。

研究顯示,鬱金可以抑製平均70%的化學性引發的細胞傷害,也能促進肝髒排毒過程。

應該注意,鬱金用於烹調雖無安全之虞,但是急性肝炎及黃疸的患者或孕婦,切勿將鬱金用於醫藥治療用途。

排毒抗毒--黃芪

黃芪是一味常用補氣的中藥,祖國醫學認為,黃芪性微溫、味甘,具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托瘡生肌的功用,適用於自汗、盜汗、內傷勞倦、脾虛泄瀉、氣虛血脫、血痹、崩帶、氣衰血虛、癰疽不潰或潰久不斂等病症。每日常用量為9-15克。

據現代醫學研究證明,黃芪中所含的多糖,(APS)能完全解除內毒素的致死作用。黃芪還可有效地保護細胞、抑製病毒導致細胞病變,並可增強抗流感病毒抗體的生成,因而,黃芪具有良好的排毒、抗病毒的作用。另外,黃芪還具有增加機體免疫、抗衰老、抗炎症等作用。

黃芪性微溫,故陰虛陽盛者忌服。

排毒解痙--薄荷

薄荷含有薄荷腦等數種必需油脂,並能在消化道內非常有效地運作,因此是排毒療程中一種非常關鍵的藥草。薄荷的抗痙攣特性,可以緩解因為消化不良而引起的疼痛。喝杯薄荷茶(由幹燥或新鮮的洋薄荷衝泡而成),有助於減輕消化不良的症狀。

排毒解毒--藍綠藻

藍綠藻的營養成分相當完備,含有無以計數的抗氧化物、維生素和微量礦物質、酵素和所有的八種氨基酸,而且全都是易於消化的形式。它是一種堿性物質。還能溫和解毒,有助於除去因壓力形成的酸性副產物,並能通過降低體內升高的IgG量(名詞釋義)穩定血糖波動和增加,來減輕過敏症狀。

排毒舒肝--甘菊

根據傳統中醫的說法,甘菊(或洋甘菊)是一種具有放鬆療效的藥草,可以舒緩肝髒和"降肝火",因此對於排毒療程相當有幫助。

甘菊也能紓解消化困難的問題,並有效減輕惡心的症狀。甘菊是治療消化性障礙的一種傳統處方。

排毒清血--奶薊子籽(苦苣菜)

奶薊子籽是一種藥性溫和的苦味助消化藥。它清潔對象是肝髒、腎、血液及皮膚,可加強消化功能。人們用它治療皮膚病,因為它具有清潔血液的作用。很早以前,人們就用奶薊子治療消化病和肝病,因為它能夠促進膽汁的分泌並加速其流動。奶薊子籽能夠緩慢地促進肝髒的清潔進程,但是作為藥性最強的肝藥之一,其主要的藥效遠非如此。奶薊子籽可通過其氧化保護特性起到保護肝髒的作用,同時通過支持RNA的合成恢複肝功能。

肝髒中和的毒素來自於體內和體外。在清除體內垃圾的過程中,隨著體內組織分泌的毒素滲入血液和淋巴中,肝髒的工作負荷有所增大。在肝解毒並將毒素排人結腸最後排出體外的過程中,奶薊子籽提取液不僅對肝細菌起到了保護作用,而且具有修複受損肝組織的功能。由於奶薊子具有清潔血液的效用,人們用它治療皮膚病。

排毒降醇--車前籽殼

美國凱洛格公司的科研1人員對100種不同類型的可溶纖維產品進行了測試,最後發現車前籽殼是最好的。車前籽殼的藥效極強,即使將其加工成早餐穀類食物仍能保留其藥效。

對於健康和排除體內垃圾而言,車前籽殼是最佳的藥物選擇,它清潔對象是腸道,可保護結腸和循環係統,降低膽固醇、加強結腸細胞功能。盡管其他的纖維產品也能產生重要的療效,但是車前籽殼的藥效最強,因為它能夠大範圍地清除體內垃圾。它具有可溶性和不溶性纖維的特性。一般說來,不溶性纖維可增大體積,將水分吸人腸內,而可溶纖維具有保健心髒、防癌及促進有益菌生長的作用。

車前籽纖維既可以增加體積,像一把掃帚一樣輕輕清掃腸內壁,又有降低膽固醇含量以保護心血管係統,防止心髒病的發作。

車前籽殼能夠以多種方式展開清除體內垃圾的運動。除了清潔結腸壁和排毒外,它還有助於縮短排泄,也就是說,體內廢物在結腸中停留的時間縮短,與結腸黏膜的接觸減少。

車前籽殼能夠加強腸內壁的完整性,降低細菌及腸中毒素穿過腸壁滲入血液的幾率。作為一種可溶纖維,車前籽殼能促進結腸中有益細菌的繁殖。而有益細菌不僅能支持體內清潔過程,而且有助於恢複正常的腸功能。

排毒降糖--果膠

果膠是存在於所有水果和蔬菜,尤其是蘋果和柑橘果中有一種可溶性纖維。它具有許多有益於身體健康的特性。與許多可溶性纖維一樣,果膠能夠降低膽固醇的含量。但是果膠的其他特性實際上更為重要。

果膠幾乎會被腸中細菌完全發酵,也就是說,它可以向腸中的有益細菌提供食物來源。這些有益細菌能夠合成B類維生素;酸化結腸;形成短鏈脂肪酸;保護結腸以及抑製有害細菌及酵母發揮作用。

飲食中攝入果膠可促進糞便中脂肪、中性類固醇及膽汁酸的排泄。增加中性類固醇的排泄有利於降低與性激素有關癌症的患病率。蘋果中果膠含量高,這有利於將刺激癌症發作的過多激素排除體外。

飲料或飲食中補充果膠能明顯地降低血糖的濃度。食用果膠有利於治療糖尿病,同時,果膠具有穩定血糖濃度的作用,對正常受試者的測試表明,它有利於降低血糖濃度,減少情緒及能量變化快等症狀的發生。與燕麥麩等其他纖維來源不同的是,攝入果膠不會引起血液中鈣、鎂、鋅、銅等礦物質含量下降。但是有實驗反映,某些人在攝入果膠後,體內鐵含量會有所下降。

眾所周知,果膠在途經消費道時會吸收重金屬。俄羅斯專家經研究後指出,果膠及含果膠的食物能促進胃腸道中的鉛、汞、錳及鈹的排放。不管是在接觸鉛之前還是在接觸之中,食用果膠均能起到防止鉛中毒的作用。

排毒防癌--大麥麩

大麥麩中含有大量供給細菌的營養物質,其中包括不溶性纖維。數千年來,它一直是一種食物來源,也是人們種植的首批穀類作物之一。大麥是中世紀歐洲製造麵包的主要穀物原料。但是現在人們主要將它作為一種動物飼料或釀酒原料使用。

大麥麩清潔對象是結腸,可增加正常細菌的數量。大麥中不溶性纖維的含量高,這種纖維可縮短排泄時間,也就是說,廢物通過結腸的時間變短,這減少了毒素與腸內壁接觸的時間,降低了毒素經結腸再吸收入血液的幾率。另外,大麥麩可通過其疏鬆作用稀釋糞便。

丹麥、挪威和英格蘭的研究人員發現,食用非纖維性食物比食用大麥麩更容易感到饑餓。對大麥麩進行的另一項研究表明,食用大麥麩一年後,實驗對象的體重明顯下降。

美國的研究表明,相對結腸癌而言,將亞麻籽車前殼與小麥麩合用比單用小麥麩的效果更好。在澳大利亞的實驗表明,大麥麩的抗結腸癌作用可能比小麥麩的強,因此將車前籽殼、大麥麩及其他的纖維性物質混合使用是非常理想的,它不僅有助於清除體內係統的垃圾而且能夠預防結腸癌。

排毒抗癌--碳酸鈣

結腸癌是女性中第二大最常見癌症,是男性中第三大最常見癌症。以高脂肪、低纖維飲食為主的人更易患結腸癌。鈣具有預防結腸癌的作用,它可以通過幾種不同的方式發生作用。它清潔對象是結腸,可增強骨質,加強循環係統的功能,聚集細胞。飲食中補充適量的鈣(每日總計1500毫克),可使結腸壁細胞恢複到一種比較正常和穩定的狀態,同時可以減少癌細胞過度擴散。未被小腸吸收的鈣會進入結腸與酸敗脂肪和多餘的膽汁酸相粘合形成無毒害作用的不溶性脂肪酸鹽。鈣的保護作用可與不溶性纖維的保護作用相互補充。

飲食中的磷酸鹽含量高會導致磷酸鹽與鈣(來自蘇打和含碳酸鹽的飲料)相結合,從而降低將酸敗脂肪、毒素及多餘的膽汁酸排出結腸的能力。

抗毒殺蟲--斑脫土

斑脫土是一種天然的黏土礦物質,在世界多數大洲以離散沉澱物的形式存在。它形成的主要原因要歸結於幾百萬年前的火山爆發,火山灰落入淺海中沉積下來,最終變成了斑脫土。

斑脫土分為兩大類型,由存在於黏土中的主要的可交換離子來區別。那些鈉離子含量比鈣離子含量高的斑脫土,有較大的活性,對健康有益。

離子電荷使斑脫土能夠控製有毒物質,直到它們被清除為止。它限製並束縛了殺蟲劑和其他潛在的有害物質,使它們不停留在人體內。蒙脫土是斑脫土的主要成分,用於許多產業,包括水處理,化妝、製藥和飲食補充。

現已發現斑脫土在抑製殺蟲劑方麵非常有效。斑脫土也被證明能減輕腹瀉。科研人員用斑脫土對由病毒感染、食物過敏、結腸痙攣、黏液性大腸炎和食物中毒引起的腹瀉進行了試驗,效果明顯。

抗菌殺蟲--齊墩果(洋橄欖)

這種天然的抗生素含有很多植物性化學物質,有助於破壞真菌、病毒、細菌和寄生蟲,因此成為排毒療程中的必需藥草。齊墩果含有強效抗氧化特性的酚類化合物,以及能抑製許多有害菌和腸道寄生蟲的油橄欖苦素,在對抗感染、消除真菌、消滅成群出沒的寄生蟲以及支援免疫係統上都非常有效。

抗菌殺蟲--黑胡桃殼

黑胡桃殼是一種能夠殺死微生物和寄生蟲並將其排出體外的傳統藥物。它具有抗真菌的作用,其中包括抗假絲酵母的獨特藥效。它清潔對象是結腸。

抗菌消炎--薑根

薑是一種祛風止痛藥。一般來說,祛風止痛藥中所含的香精油及其他一些藥物成分能通過保溫、鎮痙及消炎等作用達到鎮靜消化係統的效果。清除體內垃圾會給消化係統增加壓力,而薑和丁香有中和這種壓力的作用。薑可以通過其消炎作用減少胃腸氣脹、消化不良及惡心等症狀的發生。薑有輕微止痛的作用。薑對治療暈動症有效,對此有研究表明,薑至少與(醫生開的)處方上的藥物的療效相同,且不會產生任何副作用。它清潔對象是胃、小腸、循環係統、肝,可改善消化功能,加強胃、結腸和循環係統的功能。

數百年以來,中國、印度及西方國家都有用薑治病的傳統。薑作食用時,味道鮮美。用薑製成的提神茶具有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薑的其他作用有:增加膽汁的分泌;對肝的氧保持作用;抗菌性;抗微生物性(有助於消滅微生物);通過降低膽固醇含量和抑製血小板的凝結來起到保護心髒的作用;保持腸功能正常;恢複結腸的正常健康狀態。

抗菌降氣--菜菔子

菜菔子是一味常用的中草藥。祖國醫學認為,菜菔子性平、味辛甘,具有消食除脹、降氣化痰等功用,適用於痰壅喘咳、飲食停滯、脘腹脹滿、積滯瀉痢、大便秘結、高血壓、崩漏等病症。每日常用量3~9克。

據現代醫學研究表明,菜菔子有明顯的解毒作用,稀釋為1∶200時能中和5個致死量的破傷風毒素,1∶500時可中和4個致死量的白喉毒素,稀釋至1∶1600時尚能降低白喉毒素的皮膚壞死作用。此外,菜菔子還有抗菌、降壓及促進胃腸道蠕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