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排毒食物 第四章 糧食類(1 / 2)

第二卷 排毒食物 第四章 糧食類

抗癌保健--玉米

玉米又稱玉蜀黍、苞穀、棒子,是一種常食的穀類食物,營養十分豐富。主要成分有澱粉、蛋白質、脂肪油及鈣、磷、鐵等無機鹽。此外還含有胡蘿卜素、維生素B6、維生素B2、煙酸等。中醫學認為,玉米性平、味甘,具有利尿、止血、利膽、降壓等功用,適用於肝炎、水腫、食欲不振、尿道感染等病症。玉米須具有利水泄熱、利膽平肝等功用,適用於高血壓、糖尿病、膽結石、黃疸肝炎、腎炎水腫等病症。玉米油中含有大量不飽和脂肪酸,有降脂作用,長期食用可降低膽固醇,軟化血管,是心血管疾病、肥胖者的理想食品。最新研究發現,玉米還是具有抗癌作用的食品,被推薦為癌症病人的保健食物。中醫將其視為"調中開胃,滲濕利水"的藥物。在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糧食加工越來越精細的今天,多食用一些玉米,可以有效地排除體內毒素,防止"富貴病"的發生。

抑癌佳品--薏米

薏米,又稱薏仁、薏仁米等,性涼,味甘、淡,是藥店必備的藥品,常見作利水滲濕、健脾止瀉,治療水腫、腳氣、腹瀉、癌症等。它又是食品店常見的食品。煮粥、作羹均甚相宜,近年又常用於烹製菜肴。薏米中含有的薏米素,有較好的降溫、解熱、鎮痛、鎮靜、抑製多突觸反射作用。還含有薏米脂,能抑製艾氏腹水癌生長,對橫紋肌有抑製作用,對防治胃癌、子宮頸癌效果良好。將薏米、野菱(帶殼切開)濃煮後食用,可抑製癌細胞進一步發展。更為可喜的是,薏米對腫瘤還有預防作用。薏米的浸出物能使實驗動物腹腔巨噬細胞產生的白細胞介素I增加,能顯著地增加健康人末梢血管單核細胞產生抗體,具有增加體液免疫的作用。

調氣解毒--蠶豆

蠶豆是一種常食的豆類食物。中醫學認為,蠶豆利濕、健脾澀精、益髒腑、調中氣、止血、解毒等功用,適用於倦怠少氣、腹瀉便溏、心髒病水腫、腎髒病水腫、小便不通等病症。據有關研究證明,蠶豆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可以延緩動脈硬化症的發生,同時其富含的粗纖維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所以蠶豆對防治冠心病、動脈硬化有較好的作用。蠶豆還含有磷脂,它是神經組織及其他膜性組織的組成成分,所含的膽堿是神經細胞傳遞信息不可缺少的化學物質,因而常吃蠶豆對神經組織、增強記憶力有較好的作用。

蠶豆一定要煮熟後才能食用,一般人不宜過多食用,脾胃虛弱者少食為好,以免損傷脾胃。

抑菌排毒--赤豆

赤豆是一種豆類解毒食物。中醫學認為,赤豆性平、味甘,具有利水消腫、解毒排膿、清熱祛濕、健脾止瀉等功用,適用於心髒性水腫、腎炎水腫、肝硬化腹水、腳氣病浮腫、乳汁不通、黃疸、腸痔下血、瘡瘍腫毒等病症。民間有用赤豆裝枕頭以利睡眠的做法,這是因為赤豆可使人頭涼、腳熱的作用。據有關科學研究證明,赤豆的水煎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及傷寒杆菌有抑製作用。赤豆雖然營養豐富,有良好利水排毒功用,但也不宜過食。

清熱解毒--黃豆

黃豆,是一種常食的豆類食物。中醫學認為,黃豆性平、味甘,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通便、益氣養血、健脾潤燥等功用,適用於咽炎、結膜炎、口腔炎、胃中積熱、水脹腫痛、小便不利、便秘、腸炎、菌痢等病症。據有關研究證明,黃豆中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能起到減少人體動脈壁上膽固醇的沉積作用,黃豆中所含的磷脂可清除附著在血管壁上的膽固醇,從而維持了血管壁的柔軟性,並可防止肝髒內積有過多的脂肪,因而,黃豆具有防治冠心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的作用。黃豆中所含的卵磷脂是大腦細胞的重要組成成分,故常食黃豆有增進和改善大腦功能及健腦益智的作用。黃豆一定要煮熟後才能食用,生食會引起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