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排毒食物 第四章 糧食類(2 / 2)

由於黃豆難以消化吸收,故消化功能不佳、有慢性胃腸道疾病或大便嚴重秘結的患者,應盡量少食,正常人亦不能多食,以免引起腹脹。另外,患有肝、腎疾病的人,也要少食或不食黃豆,以免引起痛風等疾病。

解毒消暑--綠豆

綠豆是一種良好的豆類排毒食物。中醫學認為,綠豆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止渴除煩,利水消腫等功用,適用於暑天發熱、傷於暑氣的各種疾病及各種水腫、丹毒、癰腫、痘瘡、無名中毒、各種食物中毒、各種內熱腹瀉或熱毒下痢等病痛。綠豆對重金屬、農藥中毒以及其他各種食物中毒均有防治作用。它可加速有毒物質在體內的代謝轉化向外排泄,綠豆湯是最好的解毒水劑。經常接觸鉛、砷、鎘、化肥、農藥等有害物質者,在日常飲食中應多吃些綠豆湯、綠豆粥、綠豆芽。據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綠豆對防治動脈硬化,減少血液中的膽固醇及保護肝髒等均有明顯的作用,還具有抗過敏的功能。

綠豆性寒,身體虛寒者不宜多食。同時,進行溫補的人也不宜食用綠豆。

解毒抗癌--豌豆

豌豆是初夏的一種豆類食物。中醫學認為,豌豆性平、味甘,具有和中益氣、利小便、止瀉痢、解瘡毒等功用,適用於脾胃不和之呃逆嘔吐、心腹脹痛、口渴瀉痢、小便不利、糖尿病、產後乳少、霍亂吐瀉、癰腫、腳氣等病症。豌豆還有美容作用,將豌豆搗碎,煮水洗麵,能令人麵光淨。據有關研究證明,豌豆中所含的各種元素,可抗菌消炎及增強人體新陳代謝功能,能加速體內毒素的排泄。新鮮豌豆中還含有能分解亞硝胺的酶,故其有防癌、抗癌的作用。

豌豆不易消化,故不能過多食用,以免腹脹,脾胃虛弱者也不可多食。

和胃解毒--扁豆

扁豆是一種常用的豆類食物。中醫學認為,扁豆性平、味甘,具有補脾和胃、消暑解毒、除濕止瀉等功用,適用於脾胃虛熱、嘔吐泄瀉、口渴煩躁、酒醉嘔吐、婦女白帶、糖尿病、酒精中毒等病症。據有關科學研究表明,扁豆含鈉量低,是心髒病、高血壓、腎炎患者的保健食物。印度產的扁豆,具有降低血糖和膽固醇的作用。

由於扁豆中含有胰蛋白酶和澱粉酶的抑製物,這兩種物質可以減緩各種消化酶對食物的快速消化作用,所以食之過多可引起胃腹脹滿,因而扁豆不宜多食,尤其脾胃虛寒者更應省食為好。此外,烹製扁豆時一定要燒熟煮透,這是因為扁豆中含有皂素和植物血凝素兩種有毒物質,這種毒素必須在高溫下才能被破壞,如燒不徹底就食用會引起嘔吐、惡心、腹痛、頭暈等中毒性反應。

解毒利尿--黑豆

黑豆是一種滋補性豆類食物。中醫學認為,黑豆性平、味甘,具有解毒利尿、祛風除熱、調中下氣、滋陰補腎、活血、明目等功用,適用於腎虛腰痛、血虛目暗、腹脹水腫、腳氣等病症。黑豆煎汁飲能解各種食物、藥物中毒;黑豆研末調塗可治療小兒丹毒、痘瘡、頭癬;黑豆衝酒服能治破傷風、產後煩熱口噤、胞衣不下、大便下血等病症。中醫稱黑豆皮為"抖豆衣",可用作解毒利尿劑。據有關研究證明,黑豆中所含的皂甙,有抑製脂肪吸收及促進其分解的作用,對預防肥胖症和動脈粥樣硬化有良好的作用。黑豆質地較硬,不易消化,故中滿者或消化功能差的人,應少食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