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排毒食物 第五章 其他食物類
保健佳品--紅葡萄酒
全世界最喜歡紅葡萄酒(紅酒)的國家是日本。一般人都知道紅葡萄酒有益健康,但卻很難說明其功能。最早注意到紅葡萄酒的是法國,其肉類、乳脂肪的消耗量淩駕於歐洲各國,心髒病的死亡率卻非常低。這種現象叫做"法國矛盾",被認為紅葡萄酒在免疫學方麵具關鍵作用。
法國的研究發現,讓膽固醇(LDL)氧化而形成的氧化膽固醇會引起動脈硬化,而紅葡萄酒中所含的多酚能夠抑製氰化。
紅葡萄酒還能夠防止動脈硬化,預防心髒病。世界各地廣泛進行紅葡萄酒的研究,發現可以預防高血脂症和癌症。紅葡萄酒具有強力的抗氧化作用,可以產生防癌效果。
抗癌排毒--啤酒
在古埃及時代,具有製癌作用的啤酒有"液體麵包"之稱。能夠預防及治療各種疾病,深受人們喜愛。
利用免疫療法治療癌症的弘邦醫院(東京·江戶用區)的林督元院長說:"啤酒中所含的養分,具有滋養效果。其中的碳酸氣能夠刺激胃壁,促進胃液分泌,活化胃功能,改善食欲不振的症狀,亦即具有開胃酒的效果。而形成啤酒清爽苦味的啤酒花,也能夠促進養分吸收。發揮維持及增強體力的效能。"
當然,啤酒中也含有5%的酒精,能夠促進血液循環。
酒的效用就是消除壓力,而壓力是致癌原因之一。既然能夠消除壓力,當然也能夠提升身體的免疫力。
值得注意的是,人體內有會引起動脈硬化而和狹心痛、心肌梗塞、腦中風有關的壞膽固醇。啤酒能夠增加具有去除壞膽固醇作用的好膽固醇。根據免疫學調查報告顯示,在啤酒大國德國,比較喝啤酒和不喝啤酒的人,前者的好膽固醇高了5~15dl。
啤酒能夠淨化血液,預防動脈硬化,但是飲用過量,反而具有致癌的危險性。啤酒可成為藥也可成為毒,惟有善加利用,才能夠得到其藥效。
潤肺滑腸--蜂蜜
蜂蜜是一種人們所喜愛的滋補品。祖國醫學認為,蜂蜜性平,味甘,具有潤肺補中、潤燥滑腸、清熱解毒、健脾益胃和緩中止痛等功用。《醫宗必讀》說它能"和百藥而解諸毒,安五髒而補諸虛",適用於脾胃虛弱、倦怠食少、年老體衰、肺虛久咳、腸燥便秘、肝炎、肝硬化、高血壓、肺結核、氣管炎、心髒病、腎髒病、失眠、須發早白、麵黑色黯、肌膚皸裂等病症。
據有關研究報道,用蜂蜜治療胃腸疾病,痊愈率可達50%以上,高於其他療法。蜂蜜有殺菌防腐作用,還可吸濕、收斂、止痛、生肌,可加速傷口愈合,對燒傷、燙傷、鵝口瘡、下肢潰瘍均有療效。蜂蜜還有消除麵部皺紋的美容作用。近年來在器官移植方麵,用蜂蜜作為移植器官的保存劑,可見其消炎、殺菌、解毒的作用。
清心利腸--茶葉
茶葉中含有300多種有利於人體健康的營養成分,大體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蛋白質、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無機鹽等人體所必需的營養成分;另一類是茶多酚、咖啡因等具有多種功能的保健成分。茶葉的保健作用,古人已有了較深的認識。漢代的《神農本草經》提出茶有四種功效,即"他人益思、少臥、輕身、明目"。華佗的《食論》中說:"舌茶,久食益意思。"唐代陳藏器的《本草拾遺》稱茶是"萬病之藥"。明代李時珍認為茶"最能降火"。清代乾隆皇帝平生嗜茶,曾多次周遊江南各地,品飲各地名茶,乾隆享年八十有八,是曆代皇帝中最長壽的,這與他常飲茶不無關係。茶葉中茶多酚能增強血管彈性,有助於防止血管硬化,預防冠心病,增強對維生素C缺乏病的作用,對腸道一些有害細菌也有抑製作用。因此,茶葉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減肥健美、活血化淤以及明顯的抗癌和抗輻射的作用。
清肝防癌--咖啡
根據日本愛知縣癌症研究中心井上真奈美研究員等人所發表的報告顯示,一天喝三杯以上咖啡的人不容易罹患直腸癌。這是從1990年至1995年為止,針對在該中心接受治療的1706名40歲以上的癌症患者,及未罹患癌症的21128人所進行的調查。分析抽煙、喝酒、運動等生活習慣或嗜好等資料,盡量排除咖啡之外的因素,估計咖啡對製癌的影響,結果發現咖啡的效果會出現在直腸。假設不喝咖啡的人患直腸癌的危險度為1,則每天喝三杯以上咖啡的人危險度為0.46,降低了一半左右。
除了癌症之外,研究也確認咖啡對酒精引起的肝功能障礙有療效。每天喝少量咖啡對肝髒是有好處的,可以預防酒精肝、肝硬化等疾病。
想要降低直腸癌、肝功能障礙的危險性,每天最好喝五杯以上的咖啡。這樣做不隻會降低這兩種危險性,早上喝一杯咖啡,還可以活腦功能,也能活化精神機能、集中力、反應速度等。
不過,還是有需要注意的重點。研究發現一天喝二杯以上咖啡的女性,骨質疏鬆症的進行速度較快。這是因為咖啡的咖啡因與鈣結合,和尿一起排出體外,引起鈣不足所致。此外,也有報告顯示,一天喝五杯以上的咖啡,容易提高罹患心髒病的危險性。因此,整體看來,最好一天以喝二杯為限,並以咖啡加牛奶的方式來攝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