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排毒食物 第五章 其他食物類(2 / 3)

保胃潤腸--巧克力

若以國別來看胃癌死亡者和巧克力消費量的關係,根據杏林大學醫學部神穀茂教授的報告顯示,巧克力消費量較多的瑞士、英國、德國、瑞典等國家,死於胃癌的人較少;而消費量較少的日本、中國、意大利等,胃癌的死亡人數較多。

茨城基督教大學的板倉弘重教授說:"雖然不能斷言巧克力對胃癌有效,但這的確是顯示巧克力效能的有趣資料。"在此為各位介紹能證明巧克力具有製癌效果的動物實驗,是由名古屋大學醫學部大澤俊彥教授的研究團隊進行。通過這個實驗得知,可可多酚具有防癌效果,當然也可證實它具有抑製癌細胞增殖的作用。

可可多酚是大量存在於巧克力中的抗氧化物質,能夠預防癌症等許多疾病。含有較多可可多酚的食品,還有綠茶、紅葡萄酒等。100克的綠茶中,含有0.1克的可可多酚,紅葡萄酒為0.3克,而巧克力牛奶則為0.8克。

雖然巧克力具有防癌效果,許多人仍認為吃巧克力容易"發胖"、"得蛀牙"。根據最近的研究發現,這兩者都隻是"一般傳說"。巧克力中所含的多酚,能夠抵抗與癌症有關的壓力,也能夠抑製與胃癌有關的幽門螺旋杆菌。但是食用過度,確實容易導致肥胖,所以每天攝取30~50克即可。

消積潤腸--海蜇

海蜇是一種天然海洋的水母生物。祖國醫學認為,海蜇性平,味鹹澀,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消腫、消積潤腸、降壓、軟堅等功用,適用於咳嗽、哮喘、痞積脹滿、大便燥結、小兒風疾、積血帶下、丹毒、燙傷、燒傷等病症。

據現代醫學研究證明,從海蜇中提煉出的水母素,在抗菌、抗病毒甚至抗癌方麵,都具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海蜇有海蜇皮和海蜇頭之分,其味鮮美、質滑爽、有韌性。據分析,海蜇中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鈣、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還含有豐富的碘及膽堿。每100克幹海蜇含碘達132微克。有研究表明,海蜇能夠擴張血管、降低血壓。另外由於海蜇含有豐富的甘露多糖等膠質,對防治動脈硬化也有一定的功效。中醫認為,海蜇性平、味鹹,具有清熱、平肝、化痰、消積、潤腸等作用,善於清泄體內火毒。傳統名方"雪羹湯"就是以海蜇為原料組成的,是降壓、清熱、瀉火的食療方。

潤燥除濕--海參

海參因長在海中,補益功用類似於人參,故而得名。它性濕,味甘,有補腎益精、養血潤燥、除濕利尿的作用,並能抗癌抗菌,有助於治療陽痿、遺精,小便頻數、腸燥便秘、產婦體虛。海參中含有大量為精氨酸,有助於維持人體正常代謝,它還含有硫酸軟骨素,有助於治療冠心病、動脈硬化、心絞痛、心肌梗塞,對防治高血壓有幫助。海參應以40℃溫水泡軟後,剪開參體,除去內髒,洗淨泥沙,再用開水煮10分鍾左右,取出後即連水倒在碗內蓋好,複浸泡3~4小時,再煮沸,即可烹製食用。

軟堅散結--海蒿子

海蒿子是一種天然的海洋生物。祖國醫學認為,海蒿子性寒、味鹹苦,具有清熱祛痰、利水降壓、軟堅散結等功用,適用於氣痰結滿、慢性氣管炎、小便不利、水腫、高血壓、瘰鬁、癭瘤、腳氣、睾丸痛等病症。

據現代醫學研究證明,海蒿子具有降血脂、減肥的作用。目前市場上風靡一時的減肥皂就是海蒿子的精華成分。海蒿子粹提取物對子宮肉瘤有一定的抑製作用,故可用來治療子宮癌。

海蒿子性寒,故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

排毒抗癌--牡蠣

牡蠣有"海中牛乳"之稱,自古以來就被當作強精食品。不隻全世界的海洋科學家、包括人類基因的研究者及醫學家都注意到牡蠣,抱持極高的期待。其中之一是美國福斯邱斯癌症中心藥理部長肯尼斯·邱博士。

邱博士注意到與癌症的發生有密切關係,含有活性氧的自由基,並由此著手研究牡蠣的作用。自由基會使身體的細胞氧化、癌化並加速老化。事實上,牡蠣的神奇之處,就在於完全不會遭到自由基破壞。

穀胱甘肽能夠消除體內的自由基。隻要攝取牡蠣,就可以大量合成在體內很難生成的穀胱甘肽,提高消除自由基的效力。牡蠣中含量豐富的牛磺酸等成分,有助於穀胱甘肽的生成。因此,邱博士的結論是"增加牡蠣合成的穀胱甘肽,就能夠擊退自由基,預防癌症等各種疾病。"

不隻是肝癌,牡蠣也可以抑製酒精對肝髒造成的損害。

那麼,到底要攝取多少牡蠣才能提高消除自由基的效力,以保護身體呢?根據麻省理工學院的杜迪斯·瓦特曼博士的建議,最好每天攝取86克。如果撒上檸檬汁,補充維生素C,則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