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排毒食物 第六章 食譜類(2 / 3)

(1)陳皮15克,桂皮15克;

(2)沙朗牛肉1塊(約500克),生薑絲少許;

(3)西紅柿醬、蠔油、果糖各1大匙,黑醋1小匙,黑胡椒粉少許。

【製作】

(1)取鍋放入材料(1),入水5杯,大火燒開後以小火熬10分鍾,後放入牛肉煮5分鍾熄火繼續悶10分鍾,取出肉放入冰水中;

(2)待涼切片置盤上,放上薑絲;

(3)沾醬製作:取上述燙肉之湯汁2大匙,燒滾後入材料(3),待湯汁濃稠後熄火。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陳皮、桂皮芳香健脾,除了增進食欲外,還有幫助消化的作用。

山藥獅子頭

【原料】

(1)生山藥50克,生蓮子10粒;

(2)豬肉末100克,大白菜500克,蔥1根;

(3)水2大匙,蛋1枚,酒1大匙,鹽1小匙,太白粉3小匙,生薑2片(切細),糖1小匙,胡椒粉少許(拌肉醃料);

(4)油2大匙,水4杯,醬油1大匙。

【製作】

(1)將山藥和蓮子用刀背拍碎後剁細,放入鍋子加肉末和材料(3),用手順著同一方向攪拌均勻,並且多按壓幾次,使肉末較有彈性;

2)大白菜洗淨,切成約1寸寬之小片,熱鍋入油2大匙,放入蔥爆香後,倒入大白菜稍炒軟,放入砂鍋備用;

(3)將肉末分成4小份,手揉成丸狀,沾些太白粉入油鍋炸約10秒鍾使其定型,後放入白菜的砂鍋,倒入水和醬油以小火燜煮3小時至肉末爛即可(燜煮時水不夠可再加入)。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健脾開胃,和中止瀉,對於消化不良,經常脹氣或慢性腹瀉的人很有幫助。

梔子花炒小竹筍

【原料】梔子花200克,去皮小竹筍150克,臘肉100克,蔥花、薑絲各適量。

【製作】梔子花去雜洗淨,稍燙;小竹筍斜切成薄片;臘肉切成小丁。鍋中加油,燒至六成熱,將梔子花、小竹筍、臘肉一同倒入鍋中,翻炒數遍,加蔥花、薑絲,再翻炒至熟,酌加味精、食鹽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此菜清淡鮮香,脆嫩爽口,具有健脾開胃、清熱利腸的功效。適用於胃口不好、飲食減少、腹脹便結等病症。

玫瑰香蕉

【原料】鮮玫瑰花1朵,香蕉500克,雞蛋1個,麵粉、白糖、芝麻、澱粉各適量。

【製作】香蕉去皮切成塊;鮮玫瑰花擇洗淨,幹水,切成粗絲;雞蛋打入碗內,加麵粉、澱粉拌勻調成糊;芝麻淘洗幹淨炒熟;炒鍋置火上,放入色拉油,燒五成熟,將香蕉塊沾一層麵糊,逐塊入油鍋,炸呈金黃色時撈出,瀝淨油;鍋內留底油少許,放入白糖,待糖炒至黃色時放入炸好的香蕉塊,翻炒幾下,使白糖全部裹在香蕉上麵;在白糖香蕉上撒上熟芝麻仁,顛翻幾下,盛入平盤內;菜上撒鮮玫瑰花後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本食品具有健脾胃、通腸道的功效。適合於肝胃氣痛、煩渴、痔血、腫毒、便秘等病症。

金果牛腩煲

【原料】

(1)鹹橄欖3粒;

(2)牛腩500克,胡蘿卜1條,大蒜2小粒,八角(大茴香)2粒,薑片3片;

(3)醬油3大匙,糖1大匙,米酒1大匙。

【製作】

(1)牛腩洗淨稍燙過,切成小塊狀(約4厘米長),鹹橄欖用水洗過,去籽切成小片狀,胡蘿卜切塊狀備用;

(2)鍋熱入油2大匙,先爆香大蒜和薑片,後入牛腩及米酒稍炒撈起放入砂鍋內,加入胡蘿卜、八角、醬油、糖和水5杯,以小火燜煮,1小時至牛腩爛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健胃消食,下氣化滯,適合消化不佳,食欲不振以及咽喉痰滯易咳嗽者。

粉皮黃瓜

【原料】

(1)茯苓15克,白豆蔻5克;

(2)粉皮250克,小黃瓜2條;

(3)芝麻醬2大匙,醬油1大匙,白醋1/2大匙,麻油1大匙,白糖1大匙。

【製作】

(1)將材料(1)用1/2杯水燒開,轉小火熬10分鍾,取藥汁1大匙備用;

(2)粉皮切成寬條狀,用冷開水清洗一下,鋪於大盤上,小黃瓜切成絲狀放於粉皮上;

(3)將材料(3)、藥汁及1大匙開水混合以微火溶解攪拌均勻,待涼後淋在粉皮黃瓜上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健脾利濕、消食導滯,有幫助消化,增進食欲及通利小便的功效。

白果仁雞湯

【原料】

(1)當歸5克,黃芪15克,枸杞15克,紅棗5粒(去核);

(2)雞腿2隻,幹白果仁500克;

(3)生薑、鹽適量。

【製作】

(1)材料(1)置鍋內,加水6碗,燒開後以小火熬約30分鍾後過濾取湯汁備用;

(2)白果仁先用水泡軟備用;

(3)雞腿洗淨切塊焯熟後入瓦鍋,倒入上述藥汁,放入白果仁再加生薑;

(4)瓦鍋加蓋放入電飯鍋蒸熟後加鹽即可(外鍋約2.5杯水)。

【用法】隨意飲用。

【功效】健脾益氣,治虛勞諸不足,能夠改善小孩的免疫力,增強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另,白果又名銀杏,有溫脾益氣、定痰哮、縮小便、止滯濁等功效。

竹筍湯

【原料】

(1)當參10克,白術10克,茯苓15克,甘草5克,紅棗5粒(去核);

(2)雞腿2隻,竹筍50克,香菇5朵;

(3)生薑、鹽適量。

【製作】

(1)材料(1)(紅棗除外)置鍋內,加水2杯,燒開後以小火熬至剩1杯,過濾取湯汁備用.

(2)竹筍先用水泡軟,再換水泡以去其辛味,後切小段,香菇同樣以水泡軟備用;

(3)雞腿洗淨切塊焯熟後入瓦鍋,再放入竹筍、香菇、紅棗、生薑,加入5杯水和藥汁,以淹材料為度;

(4)瓦鍋加蓋入電飯鍋蒸熟後加鹽即可(外鍋約2.5杯水)。

【用法】隨意飲用。

【功效】有健脾益氣之功效,適合體虛氣弱,食欲不振,身體消瘦,免疫力不佳者食用。

蘑菇燉豬肚

【原料】鮮蘑菇150克,豬肚1個(約500~750克)。

【製作】將豬肚洗淨切片;蘑菇洗淨切兩瓣,先燉豬肚,加精鹽少許,待八成熟,再入蘑菇煮熟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此菜具有補中益胃的功效,適用於脾虛體弱,胃口不好者食用。

蘑菇豬排湯

【原料】蘑菇100克,豬排250克。

【製作】先洗淨豬排,切塊、入鍋,放精鹽燉至八成熟,下蘑菇,待蘑菇煮熟即成。

【用法】吃肉喝湯。

【功效】此湯具有補脾胃,益氣血之功效,適用於身體虛弱者經常食用。

茉莉金橘飲

【原料】茉莉花5克,金橘餅10克,粳米100克。

【製作】將水煮成稀粥,再加入金橘餅煮二、三沸;於粥中調入茉莉花末即可食用。

【用法】隨意飲用。

【功效】此飲清香可口,具有疏肝理氣、健脾和胃、止痢的功效。適用於腹脹腹痛、痢疾等病症。

茉莉玫瑰粥

【原料】茉莉花10克,玫瑰花5朵,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製作】將茉莉花、玫瑰花、粳米分別去雜洗淨,粳米放入盛有適量水的鍋內,煮沸後加入茉莉花、玫瑰花、冰糖,改用小火煮成粥。

【用法】隨意飲用。

【功效】此粥具有疏肝解鬱、健脾和胃、理氣止痛的功效。適用於肝氣鬱結引起的胸脅疼痛、婦女痛經等病症。

蠶豆湯

【原料】陳蠶豆125克,紅糖90克。

【製作】先將陳蠶豆洗淨,與紅糖同放入砂鍋,加水500毫升,煮至豆熟即可。

【用法】每日服食3次,吃豆喝湯。

【功效】此湯具有健脾利水的功效,適宜於慢性腎炎水腫、脾虛水腫等病症。

【注意】少數人對蠶豆過敏,引起蠶豆病,故過敏者忌食;不宜食用鮮嫩蠶豆,食時以水煮為宜;蠶豆性滯,吃太多易使人腹脹。

糖醋萵苣

【原料】萵苣400克,薑絲10克。

【製作】將萵苣洗淨,去葉和皮,切成3厘米長的細絲,用滾水略燙,撈起瀝幹水。加薑絲、麻油、糖、醋拌勻,即可裝盤食用。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此菜具有利尿清心、開胃健脾的功效。身體虛弱、貧血及經常感冒者可常食。神經官能症、心煩失眠者食之有助於治療失眠。

豉汁排骨

【原料】

(1)當歸5克,熟地10克,黃精15克(代醬油用),枸杞10克;

(2)小排骨250克,濕豆豉2大匙:

(3)大蒜屑2大匙,太白粉1大匙,白糖1茶匙,鹽1茶匙,米酒少許。

【製作】

(1)將藥材當歸、熟地、黃精用1杯水以小火熬至剩1/4杯(約2大匙)過濾取藥汁,取代醬油用;

(2)小排骨切小塊,用太白粉拌勻備用;

(3)豆豉稍切碎,鍋熱入油1大匙,放入豆豉炒香,加入米酒少許爆香,放入藥汁、鹽、糖略炒熄火,加入小排骨略拌勻後置盤上;

(4)將大蒜屑淋在排骨上,入蒸鍋(先燒滾水)以大火蒸20分鍾,取出灑上枸杞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補血,健脾胃,除了開胃增進食欲外,以當歸、熟地、黃精熬汁來替代醬油,又有補血的效用。

鳳爪花生湯

【原料】

(1)西洋參10克,川七10克,白芨10克;

(2)雞爪10支,花生500克,雞胸骨1副,鹽1小匙,米酒1小匙。

【製作】

(1)雞胸骨洗淨燙過和上述材料(1)置鍋內,加水5杯,燒開後改以小火熬約30分鍾,過濾取湯汁備用;

(2)雞爪洗淨去腳尖焯熟一下,花生用熱水泡約1小時去外膜;

(3)取一鍋,放入雞爪和花生,倒入藥汁再加2杯水,開小火煮至花生爛加鹽和米酒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和胃調中,緩急止痛,能促進潰瘍的愈合,適於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病患。

醋淋洋蔥片

【原料】洋蔥400克。

【製作】將洋蔥去老皮後洗淨,切薄片,入沸水中略焯,撈起再用冷開水淋冷,濾幹水裝盤;用冷開水溶化精鹽,澆在洋蔥上,加麻油、醋調勻,即可食用。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此菜脆嫩辛香,具有醒脾悅胃的作用,適宜於外感風寒頭痛、鼻塞、食欲不振等症。

肉絲炒洋蔥

【原料】洋蔥300克,豬肉200克。

【製作】將洋蔥、豬肉洗淨切細絲,略加澱粉拌入肉絲內;鍋燒熱,將油入鍋,放入肉絲爆炒,盛盤中待用;洋蔥入油鍋中煸出香味後,再加入肉絲,翻炒片刻,酌加調味料,待洋蔥九成熟時,即可起鍋。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此菜具有溫中健脾、辛香開胃的功效。適用於胃口不好、體虛等病症。

炸馬鈴薯卷

【原料】馬鈴薯500克,豬肉100克,薺菜150克,雞蛋1枚,麵粉50克,麵包粉25克,色拉油750毫升。

【製作】將馬鈴薯洗淨,煮熟去皮,搗爛成泥,放入大碗內,加入少許麵粉、精鹽、花生油,拌勻備用;精肉剁碎成末,薺菜去老根,洗淨瀝幹,放入開水中燙一下,撈出置冷水中浸透,擠幹水分,剁末備用;雞蛋放入碗內打散;炒鍋放置火上,倒入少許花生油燒至六成熱時,投入蔥、薑末,煸炒出香味,放入豬肉末煸炒,加少許清水燒開,用澱粉勾芡,撒上胡椒粉,盛入碗內。放入薺菜末,拌勻成餡;將馬鈴薯泥做皮,用手掌按一下,包上餡卷起來,兩端封口,抹上雞蛋液,沾上麵包粉,做成馬鈴薯卷;炒鍋放置火上,倒入色拉油。待油六成熱時,將馬鈴薯卷放入鍋中,炸至皮脆餡熟,撈出瀝幹油即可食用。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此菜和中健脾,營養豐富,可作為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病人的食療佳品,飲食不振及水腫患者亦可常食。

馬鈴薯燒肉

【原料】馬鈴薯400克,豬肉500克。

【製作】將馬鈴薯洗淨去皮切塊,肉切方塊,同入砂鍋內小火燉,至八成熟時,放入蔥、薑、精鹽、桂皮等調味品,至豬肉燉爛後起鍋。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此菜具有和中健脾,養胃除濕的功效,適用於胃寒喜暖,消化不良,腹部隱痛病症。

豆豉鯧魚

【原料】

(1)紫蘇葉5克,豆豉1大匙;

(2)中鯧魚1尾;

(3)醬油2大匙,橄欖油1大匙,米酒1大匙,生薑絲和蔥絲少許。

【製作】

(1)鯧魚去內髒洗淨,魚兩麵各劃兩道斜紋,抹上鹽置盤上;

(2)魚淋上醬油、橄欖油、米酒,上麵放紫蘇葉、豆豉、生薑絲和蔥絲;

(3)取一蒸鍋,水燒熱後放入魚,大火蒸15~20分鍾待魚熟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散寒解表,和胃補中,是小孩感冒胃口不好時的調理膳食。

菠蘿排骨湯

【原料】

(1)茯苓10克,山楂10克,薏仁25克,枳實5克,甘草5克;

(2)豬小排500克,雞胸骨1副,菠蘿1/4顆,醬冬瓜1小塊(約50克),小魚幹少許(約7~8尾);

(3)鹽1小匙,米酒1大匙。

【製作】

(1)雞胸骨洗淨焯熟過,同材料(1)放入鍋內,加水6杯小火熬約40分鍾,過濾取藥汁備用;

(2)豬小排切小塊洗淨焯熟,小魚幹用水衝淨,菠蘿、醬冬瓜切小塊,一起放入鍋子,加入藥汁和3杯清水,置煤氣爐上煮約20分鍾,肉熟熄火,加鹽和米酒即可。

【用法】吃肉飲湯。

【功效】健脾利濕,導滯消脂,適合高血脂及肥胖者服用。

茄汁黃魚

【原料】

(1)黃芪15克,白術10克,防風5克,枸杞15克,紅棗5粒(去籽);

(2)黃魚1尾;(約500克重)

(3)鹽1小匙,米酒1大匙,蔥、薑少許;

(4)白薯粉3大匙。薑絲、蔥絲少許;

(5)糖2大匙,白醋1大匙,西紅柿醬3大匙,鹽1/2小匙,太白粉1/2大匙,麻油1小匙。

【製作】

(1)將材料(1)用2杯水以小火煮至剩1杯,過濾取藥汁待涼後倒入材料(5)拌勻備用.

(2)黃魚洗淨,去背鰭,於兩麵魚身每隔1厘米切薄片並深及魚骨,後用材料(3)拌醃半小時,每片魚肉都浸到醃料;

(3)熱油鍋,將黃魚沾上白薯粉放入油鍋炸;炸至酥脆後(約10分鍾)撈起,濾幹油置於盤上;

(4)熱鍋入油2大匙,放入薑絲、蔥絲爆香,倒入藥汁煮滾,待藥汁濃稠熄火淋於魚上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健脾補肺,益氣固表,預防感冒,適合體質虛弱容易感冒的人,尤其是有過敏體質的小孩。

肉桂蝦仁

【原料】

(1)肉桂粉5克,甘草10克;

(2)大草蝦10尾;

(3)米酒1小匙,太白粉1大匙,鹽1/3小匙,蛋白1/2個(以上為醃蝦仁的料);

(4)玉米粉1/2杯,白糖3大匙。

【製作】

(1)將甘草用1/2杯熱水衝泡備用;

(2)大草蝦洗淨去頭殼,背部切一刀至尾部,去腸筋後,以材料(3)醃15分鍾;

(3)油鍋加熱,將玉米粉用4大匙水調成粉漿,蝦仁沾上粉漿後,投入熱油鍋炸,炸至表皮成金黃色,撈起濾幹油後,排於盤上;

(4)熱鍋入油1大匙,放入白糖和甘草水2大匙,待糖溶解且稍濃稠,撈起均勻淋在蝦仁上,再灑上肉桂粉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有溫胃散寒,調中止痛之功效,適合慢性胃痛,胃酸過多,腹中脹痛,暖氣吐酸等病症。

魔芋粥

【原料】魔芋幹片200克,粳米250克。

【製作】將粳米淘洗幹淨後,與魔芋幹同放鍋中(加清水適量,幹魔芋片的膨脹倍數為20~30倍,應注意放足水);大火煮沸後,改小火熬至米熟時即可起鍋。

【用法】隨意食用。

【功效】此粥具有健脾益胃,強體補虛,提高人體抗病能力的作用,體虛者宜常服食。

海參蠶豆羹

【原料】水發海參30克,蠶豆100克,魚片、糖、醋各適量。

【製作】先將蠶豆浸泡漲去皮,海參切絲;把蠶豆、海參、魚片同放鍋中,加水共煮爛熟時,加糖、醋各少許調勻即可,佐餐食之。

【功效】此羹具有健脾益氣止血的功效,適用於功能性子宮出血量多者食用。

生菜炒豆芽

【原料】生菜100克,黃豆芽250克,骨頭湯、薑絲、蔥花各適量。

【製作】將生菜洗淨,黃豆芽去根洗淨瀝水;食油約50毫升入鍋燒至起煙,即倒入黃豆芽,加精鹽、薑絲、骨頭湯各適量,燜熟再入生菜、蔥花,待入味即可起鍋裝盤。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此菜具有健脾養血、理氣利水的功效,適用於脾虛濕滯、四肢倦怠、體虛、水腫等病症。

檸檬雞片

【原料】

(1)山楂10克,麥芽10克,穀芽10克;

(2)雞胸肉300克;

(3)太白粉1小匙,鹽1/2小匙,米酒1小匙,白胡椒粉少許;

(4)白糖2大匙,鹽1/2小匙,檸檬汁1大匙,麻油1小匙,太自粉1小匙。

【製作】

(1)將材料(1)用1杯水以小火熬至剩1/2杯水,過濾取藥汁,待涼後倒入材料(4)拌勻備用;

(2)雞胸肉去皮後切薄片(可放置冷凍櫃後再切較好切),後以材料(3)醃20分鍾;

(3)油鍋加熱,雞片過油一下備用;

(4)熱鍋入油2大匙,蔥爆香,放入雞片稍炒,倒入藥汁煮滾,待汁濃稠熄火盛盤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健脾開胃,幫助消化,適合於消化不良常腹脹氣及厭食者。

猴頭菇燉雞

【原料】猴頭菇(幹品)150克,雞1隻(約750克)。

【製作】將雞清洗幹淨,去內髒、猴頭菌切片與雞同煮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此菜具有補益心脾,益氣養血的功效,適於消化道癌症患者食用。

蘑菇雞丁

【原料】蘑菇200克,土雞胸肉200克,花生米100克,蔥、薑各適量.

【製作】將雞脯、蘑菇先燒熟;再加入花生米、精鹽、薑丁、蔥段燜燒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此菜具有潤肺補脾的功效,適用於肺脾兩虛者食用。

蘑菇豬心肺湯

【原料】鮮蘑菇150克,豬心、豬肺各200克,蔥、薑各適量。

【製作】將豬心、豬肺洗淨,切成小條塊,入鍋煮,待八成熟,再入洗淨之蘑菇和適量食鹽、蔥段及薑絲,蘑菇熟即可起鍋。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此湯具有滋補肺虛痰咳之病症。

養肝海鮮煲

【原料】

(1)西洋參10克,白術10克,茯苓10克,甘草5克,北茵陳10克;

(2)豆漿3杯,蛤蜊250克,生幹貝6粒,草蝦6隻,金針菇100克,胡蘿卜3~4片,清江菜3棵,大白菜1/3棵;

(3)麻油1大匙,生薑2片,蔥1根,鹽2小匙,糖1大匙,冬菜少許。

【製作】

(1)將材料(1)置鍋內,加水2杯,燒開後以小火熬至剩1杯,過濾取湯汁備用;

(2)取一瓦鍋,放入麻油爆香蔥、薑,倒入豆漿和藥汁,先放大白菜煮軟後,再放入蛤蜊、幹貝、草蝦、金針菇、胡蘿卜、清江菜、鹽、糖煮熟。最後再放入冬菜(切細)。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清熱利濕,清肝利膽,適合慢性肝炎及膽囊炎的病患。

椰子檸檬汁

【原料】鮮椰子1個,檸檬3個,白糖少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