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食物排毒方法 第二章 飲食流汗排毒法(2 / 2)

e【原料】生薑10克,蔥白6根,紅糖15克。

【製作】將生薑洗淨,切成薄片,蔥白洗淨,切段,兩種原料一起水煎經數次沸騰後,衝調紅糖,即可。

【用法】散寒解毒,發汗通竅。

【功效】適用於小兒風寒感冒,頭痛怕冷,鼻塞流涕。

f【原料】蔥白適量。

【製作】將蔥白洗淨,切成捆末,用沸水衝泡,即可。

【用法】每日3~5次,趁熱薰鼻,並進行深呼吸。

【功效】散寒,通竅,發汗。

【適用】適用於小兒因感冒鼻塞不能吮乳者,療效良好,一般用幾次即痊愈。

③頭痛發汗方

【原料】生薑50克。

【製作】將生薑洗淨,切成薄片,加入適量清水,用大火煎沸片刻,備用。

【用法】每日2次,趁溫熱時,洗淋頭部及太陽穴,至出汗為止,連用5天為一療程

【功效】發汗通絡,祛風散寒。

【適用】適用於風寒頭痛,惡風畏寒,遇風加劇。

④風濕發汗方

a【原料】鳳仙花、蒼耳子各50克。

【製作】將鳳仙花、蒼耳子放入大鍋內,倒入適量清水,用大火煎沸片刻,過濾取湯水,倒入浴盆內,備用。

【用法】每日一次,趁溫熱洗浴全身,至發汗為止,連用15天。

【功效】發汗祛風,利濕止痛。

【適用】適用,於風濕,肢體疼痛。

b【原料】香茅500克。

【製作】將香茅洗淨,放入幹淨鍋中,倒入適量清水,用大火煎沸片刻,備用。

【用法】每日一次,趁熱洗浴全身,至出汗為止,連洗7~10天。

【功效】發汗疏風,利濕止痛。

【適用】適用於風濕所導致的全身疼痛等症。

c【原料】新鮮威靈仙500克,甘草、鬆針各60克。

【製作】將以上原料放入幹淨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用大火煎沸片刻,倒入浴桶內,備用。

【用法】每日一次,每次一小時,趁熱用熱氣蒸薰雙肢,待溫熱後,洗擦雙足,至發汗、雙肢皮膚發熱為止。

【功效】活血發汗,祛寒止痛。

【適用】適用於下肢冷痛,不能行走。

⑤水腫發汗方

a【原料】紫穌240~300克。

【製作】將紫穌放入幹淨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用大火煮沸片刻,備用。

【用法】每日1~2次,趁熱洗浴全身,洗後臥床蓋被發汗,連用3~5天。

【功效】清熱,發汗,利水。

【適用】適用於各種水腫。

b【原料】葫蘆瓜1~2個。

【製作】將葫蘆瓜去皮,切成小塊,放入鍋內,用大火煎沸片刻,備用。

【用法】每日一次,每次20~30分鍾,趁熱讓患者坐在浴盆上,身上蓋上大浴巾薰蒸發汗,連用3~5次。

【功效】清熱解毒,發汗消腫。

【適用】適用於各種水腫。

c【原料】新鮮浮萍500克。

【製作】將浮萍洗去汙泥,放入幹淨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用大火煎沸片刻,備用。

【用法】每日一次,每次20~30分鍾,趁熱讓患者坐在盆上先薰蒸片刻,待湯水溫熱時,再洗浴全身,至發汗為佳。

【功效】清熱排毒,發汗利水。

【適用】適用於各種水腫。

3、飲食發汗排毒法的注意事項

1.采用任何一種發汗排毒療法之前都應先喝一杯溫開水,並準備好一杯淡鹽水,感到口渴即可飲用,以防發汗過多而引起虛脫。

2.采用中醫發汗方,副作用少,發汗比較緩和,不易發生意外。

3.用浴藥薰蒸、洗浴時,一定要注意水的溫度,以免引起燙傷。

4.發汗後絕對不能立即到通風處或寒涼處,應讓汗水慢慢散發,也可用幹毛巾將汗擦幹,待不流汗後再出門,以免受寒感冒。

5.采用任何一種發汗排毒療法時,都不能使身體出汗過多。因為流汗過多,代表體內的液體流失,會使血液循環量銳減,因而發生虛脫,嚴重時會使人暈倒,故一定要適當控製流汗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