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食物排毒方法 第七章 斷食排毒法(3 / 3)

怎樣結束斷食?注意,斷食後開始恢複飲食時,第一餐隻能吃少許切碎的蔬菜,如胡蘿卜,白菜和蘋果,喝一小杯鮮蘋果汁、葡萄汁或柑橘汁。第二餐及以後各餐在食量上逐漸增加,最初幾天要選擇容易消化的稀、軟食品和素食品,絕不可放開胃口,絕不可很快恢複高脂肪、高熱量食品,斷食時間越長,越要注意恢複正常飲食的漸進性。總的原則是,從斷食後恢複到正常飲食所持續的時間要與斷食時間長短相同。這一點非常重要,其重要性決定斷食療法的成敗。

經過3~4天的斷食後,體內垃圾會得到進一步清除,身體狀況會有一定改善,並且為下一步進行7~10天的長時間斷食打下了良好基礎。

6、怎樣實行7~10天的斷食

沒有經曆過每周一天斷食或每月3~4天斷食的人,不宜立即進行7~10天或更長時間的斷食。這是因為,隻有經曆過幾次短時間斷食,清除了一部分垃圾和毒素,才能在較長時間斷食中減輕不良反應,而且由於斷食者在短時間斷食中已積累了經驗和信心,也更容易適應較長時間的斷食。

如果斷食7天,肌體從外部攝入的飲食已消化殆盡,於是肌體便轉向從內部尋求食物來源。所以,7~10天斷食對於清除體內垃圾和毒素具有突出作用。許多困擾人的疾病,如高血壓、發胖型糖尿病、氣喘病、胃潰瘍等經過一次或三四次7~10天斷食,可獲得極佳療效,輕度的心髒病,斷食7天就可痊愈。

在實行7~10天斷食之前的一周,應實行素食。

開始斷食後,應停止看電視、聽廣播、閱覽活動,使精神和心理上處於無任何外部幹擾的平和、安靜、愉悅狀態。美國天然療法專家保爾·布萊克在進行7~10天斷食時,特意在一山下建一茅舍,一人在那裏斷食,停止與一切人接觸。他每年實行4次7~10天斷食,一般每季度一次,加上每周斷食1天,所以,全年斷食時間75天左右。這樣堅持30多年,身體狀況極佳,直到95歲時因遭受意外海難才不幸身亡,死後檢查表明,那時他的心髒狀況仍同二三十歲年青人一樣。

在實行7~10天斷食期間,每天都應做1~2次灌腸。但服用瀉藥(大黃浸汁)要隔一天進行一次。瀉藥應在灌腸前2小時或灌腸後立即服用,目的是使瀉藥發揮作用的時間與灌腸錯開。

每天1~2次灌腸,不僅有助於緩和可能出現的頭疼症狀,還可以使肌體補充大量水分。

要飲用小分子水。這種水較方便的做法是,飲用通過冰箱製作的冰融水(見本章細胞清洗中冰融水製作法),製作的冰融水,應在融後半天內服用,溫度不要超過35℃,否則會影響效果。因為斷食者的胃腸不宜受到太涼物質的刺激,所以,冰融水的溫度以30℃左右為宜。渴了就喝,但不要故意多喝。每次飲水前,一定要把舌麵上出現的白色舌苔刮掉,那是體內排出的一種有毒物質。刮舌苔的方法:可用牙刷輕輕刷,然後一定嗽口,嗽口水是有毒的,不可吐在花盆內。

如身體無不適,可適當散散步。每天應堅持做自我按摩,動作要輕柔。

每天最好用40℃左右的溫熱水洗浴一次,但水溫不應太高,洗浴時間不應超過10分鍾,以防止引起頭暈和極度疲乏。

若是感到渾身乏力或其他不適,應臥床休息,想睡就睡。

在斷食期間,如果出現心髒供血不足,心髒工作不正常,或睡眠非常不好,那麼應馬上中止斷食。如果無這種情況,就不必多慮。一般的虛弱、乏力,有時頭暈等均屬正常。

如果嚴格遵守斷食規則:灌腸,散步,洗浴,休息,心態輕鬆愉悅,那麼,斷食並非難熬。有時,甚至還感到某種愉快。

應特別注意7~10天斷食的特點:在斷食6天後,肌體由消化外源食物轉向消化內源性食物,此時,肌體為了生存,開始實行"舍次保主"原則,多餘的脂肪開始被分解,成為酸性食物,在肌體尋求內源性食物過程中,體內垃圾和毒素也更多地進入血液中,所有這一切,會使肌體出現酸性自體中毒,出現"轉折期內刺激症狀",使人頭疼、惡心、乏力,這種症狀通常在斷食的6~10天期間出現,並可能加重,然後,在這期間的某一短暫時間內,甚至在1小時內,一切不良感覺,包括病痛,立刻全部消失,病人會突然感到一切病都好了。這正是斷食效應造成的奇跡。

掌握好上述特點很重要。斷食者應做到:一方麵,在心髒工作不正常時要立即中斷斷食,另一方麵,又要"歡迎""轉折期內刺激症狀",這正是疾病痊愈的前兆,很快"雨過天晴"。斷食者應注意的是,絕不可為追求後者而置前者於不顧。

經常有人擔心,7~10天或更長時間的斷食,會不會把人"餓死"或"餓壞"(出毛病),怎樣掌握斷食時間才能確保安全呢?

俄羅斯的尼古拉耶夫教授通過研究證明:斷食可持續的極限時間是:隻要斷食者的體重下降不超過原體重的40%,這樣的斷食就是無害的。但為了保證生命的絕對安全,尼古拉耶夫對他的患者作的規定是:斷食後體重下降的最大限度不得超過原體重的20%。換言之,根據這一標準來確定斷食時間的極限。

怎樣結束7~10天的斷食,對於取得和鞏固療效十分重要,忽視這一點,就會前功盡棄,甚至反而有損健康。

經過7~10天的斷食,當決定開始恢複飲食時,應堅定地掌握以下原則:

第一,由恢複飲食的第一餐算起,對食量要嚴加限製,食量要由很小逐漸增多,至少要經過7~10天才允許將食量恢複到平日正常水平,絕不可過量飲食。

第二,在一周之內堅持素食,不要吃肉、蛋、奶及其他高脂肪食品、不要吃藥、吸煙或喝酒。

第三,恢複飲食後的第一餐,從喝半杯新榨製的水果或蔬菜汁開始,可從早8點到晚6點每隔1小時喝半杯新鮮水果或蔬菜汁。第二天可改為每隔2小時喝1杯。第三天可改食多汁的水果和新鮮涼拌生蔬菜,但隻能吃半飽,涼拌菜的佐料應為蜂蜜、橘汁、蒜汁,不要加鹽、糖。從第四天開始,在以水果蔬菜汁或新鮮水果、蔬菜為主的條件下,逐漸增加其他類食品,如麥芽,糙米粥、果仁等,但數量一定要嚴格限製,不可吃飽是最大的原則。一直到斷食後的第7~10天,才可使飲食恢複到正常。這10天中不能有一次放縱飲食,即使在恢複到正常飲食之後,也要完全遵守科學的飲食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