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樂山大佛(3 / 3)

在南行途中,水手們捉到了一隻企鵝。興高采烈地把它宰了,要嚐嚐企鵝肉的味道,負責烹調的一位廚師在開膛時,意外地在企鵝的嗉囊裏找到了一顆石子。

這一趣事引起了別林斯高晉的注意。企鵝是南極地區的重要“居民”,走起路來一搖三晃,活像18世紀的“紳士”,它是怎樣弄到這顆石子的呢?據說企鵝齣潛水本領不算高明,不可能從很深的海底叼上石子,唯一的可能性就是附近一定有陸地。這一偶然發現給屢遭挫折的別林斯高晉以很大的鼓舞。

地球繞太陽轉了一周,又是一年的新年了。但這新的一年並沒有給探險者帶來歡樂,因為環繞南極的航行又將隨著夏季的消逝而結束,可是依然沒有發現任何陸地。更不幸的是,“東方”號又撞在一塊巨冰上,發出不祥的呻吟。企鵝嗉囊裏那顆石子所激起的希望和熱忱,正在逐漸泯滅和冷卻。

正在進退維穀之際,1821年1月10日,別林斯高晉的船隊開進現在的別林斯高晉海。到南緯68度57、西經98~35.的地方,天氣突然轉晴,他們終於看見一塊高出海麵的陸地!海岸覆有皚皚白雪,陸地上的懸崖峭壁因太陡而無法積雪,露出了黑色的岩石。船員們歡呼雀躍,高興得不得了。這可是人類第一次看到的實實在在的南極陸地呀!為了紀念俄國船隊的奠基人,這次發現的陸地被命名為“彼得一世島”。

不幸的是,海麵冰況嚴重,探險船僅能到達離島19公裏的地方。他們沿著冰緣繼續航行,7天之後又發現了一塊新的陸地,這塊被冰雪覆蓋著的陸地,也裸露著長長的無雪的岩壁。別林斯高晉隻能到達離這塊陸地50多公裏的地方,因為陸地的南麵延伸部分消失了。因而看上去像一塊巨大的際地,遂命名為“亞曆山大一世地”。

119年後人們才知道,別林斯高晉發現的亞曆山大一世地是南極第一大島,麵積將近6萬平方公裏,由喬治六世海峽把它與南極大陸隔開,實際上它就是現在的亞曆山大島。

亞曆山大島是由冰架與南極半島相連的,可是俄國探險隊不敢斷定自己“發現了南極大陸”。所以別林斯高晉在結束南極探險回到俄國10年以後,才漫不經心地把他的很有價值的報告和航海圖拿去出版。

這就引發了以後一場曠日持久的官司:究竟是誰第一個發現南極大陸?

俄國人認為是別林斯高晉,可美國人則說是納撒尼爾.帕爾默,說是這位捕海豹船長比別林斯高晉還要早50天到達南極;至於英國人,則堅信發現權應歸於布蘭斯菲爾德,說是後者1820年1月30日已發現南極半島……

十九世紀南極探險的高峰

1840年,英國著名探險家詹姆斯.克拉克.羅斯率探險船隊前往南大洋,去尋找南磁極並發現新的陸地。這是帆船時代的最後一次探險,也是自近二百年來對南極探險走得最遠的一次,對以後的南極科學考察和探險活動開辟了具有重要意義的航道。在此之前,他是發現北磁極的第一人。羅斯顯得極為興奮,如果如願以償,他便能建立不朽的功勳.

羅斯率領的英國探險隊可謂當時裝備最好的耐冰船隊,370噸的“埃裏伯斯”號和340噸的“特羅爾”號都是堅固無比的耐冰船,雖然形狀古怪,船體不大,卻是非常適合在冰海中長期航行。

羅斯是一位精明的極地探險家。當他於1840年8月16日到達塔斯馬尼亞島時,得知法國和美國探險隊分別發現了阿德利地和威爾克斯地的消息,於是他立即決定改變原來的航行計劃,避開法國人和美國人所發現的區域,而是選擇了一條偏東的徑直向南的航線。

1840年11月12日,羅斯指揮“埃裏伯斯”號和“特羅爾”號從塔斯馬尼亞島的霍巴特港出發,沿東經170度線南下。不久在南緯63度20’遇到第一座冰山,其後又遇到一群與在北極海所見完全不同的巨大的桌狀冰山,使他們大為震驚。在流冰的不斷撞擊下,羅斯設計的這兩艘小而堅實的探險船顯示了優越性,它們甚至在被流冰抬起之後,又能從冰麵上安然無恙地滑人海中,所以船員們都輕鬆地稱他們的探險船是“海豹”和“海象”。

船隊通過流冰帶繼續南行,前方是一片渾然無物的茫茫水霧,而陸地依舊是一個難以捉摸的迷。不過同去的是生物學家並不寂寞,首先鯨群時常在左右遊戈,其中有長須鯨、抹香鯨、白長須鯨等;進入大塊浮冰圈後,又遇見了大群大群的海鳥、海豹和企鵝。生物學家的筆記本很快就記滿了,並且還采集了大量甲殼類動物和各種魚類標本。後來經過登記,共記載了234種魚類,其中145種為新種。

1841年1月11日晚上,在陽光西斜的南極白夜下,突然出現了一道險峻的山影。船員們蜂擁而出,歡呼道:“看那兒,南極大陸!”

是的,那確實是渴望已久的閃耀著白光和藍光的南極大陸。高高的嶺頂端露出了灰褐色的岩峰,高達兩三千米,在挺拔的岩峰間是平滑的U字形容地,那裏的積雪已形成冰川,冰川的下端是伸向海岸的冰舌。

第二天,羅斯的船隊在離岸不遠的地方拋錨,為了紀念維多利亞女王,羅斯把前麵的近岸陸地命名為“維多利亞地”,用地磁專家薩拜因的名字命名了那清晰而高聳的山峰。羅斯見大陸沿岸的冰牆像刀割一樣,根本無法攀岩,於是就在附近的一個小島上登陸,代表英國宣布了所有權,並把該島稱為“占領島”。

羅斯下令船隊沿著海岸向南繼續航行。1月27日晚上,他們突然看到前麵一片火光,簡直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在白雪皚皚的島嶼上竟有一座錐狀的活火山矗立天際,巨大的煙柱從火山口噴湧而出,隨著強勁的東風拖起長長的尾巴,好像灰白色的巨龍在天空綿延翻滾。羅斯當即把那座活火山命名為“埃裏伯斯”,把與它並排的另一座死火山叫做“特羅爾山”。這座有火山的島被以後的科學家稱為“羅斯島”。羅斯在航海日記上寫道:“這真是上帝舉起的火炬,在一座海拔3780米的高山之上,冒出大量火焰和煙土,景色非常壯觀。”

也許是看到羅斯島上的這座活火山比較危險,探險隊沒有登島,而是繞過島嶼前進。不久,羅斯看見了一個更為驚人的自然景觀:在羅斯島的東邊,出現了一片足有800公裏長的廣袤無邊的冰原,簡直令人為之咋舌!冰崖與海麵完全垂直,整整齊齊就像用刀斧砍過一樣,高近50多米,足有20層樓房那麼高;而冰原的頂部非常平坦,有點像刨子的那樣。這個厚達二三百米的海上冰原,就是今天人們所知的“羅斯冰障”,或者叫“羅斯陸緣冰。

向南的水路顯然是不通了,於是船隊改向東航行。到了2月5日,海麵完全被冰封住,羅斯隻得放棄尋找南磁極的念頭,下令返航。盡管如此,他還是航行到了南緯74度42’打破了威德爾在1822年創造的紀錄。

羅斯探險隊於1841年11月23日從新西蘭的群島灣出發,開始了第二次閃電式的南大洋探險。這次航行的海上環境條件比上一年壞得多,他們登上了羅斯冰障,作了大量調查,但能比得上維多利亞地那樣的新發現則沒有出現。在1842年2月,羅斯到達了南緯78度10’的地方,這個更接近南極點的新紀錄在此後的60年間無人能夠突破。

羅斯南極探險的第三次航行始於1842年12月17日,這次他計劃從威德爾向更南的海域推進,並且登陸,再從陸上尋找南磁極。他的計劃顯然忽略了“魔海”的變幻莫測。當他到達威德爾海時,狂風、濃霧、暴雪、流冰接連不斷,每天晚上瞭望員都要發出驚恐的呼叫:“冰山!冰山!”羅斯使出渾身解數,仍無濟於事。當船隊在1843年3月5日越過南緯71度30’後,便寸步難行。至此,羅斯尋找南磁極的夢想徹底破滅了。

雖然羅斯冰障前緣高出海麵50米的冰截擋住了人們南進的道路,但後來的曆史證明,正是羅斯找到了通往南極極點的道路。他發現的地方正是離南極點最近的基地。英國著名探險家羅伯特斯科特、就是從羅斯島出發到達南極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