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周勃——木強敦厚,漢室安劉
漢高祖劉邦麾下名將如雲,其中最得其信任的便是大將周勃。周勃少時便追隨劉邦征戰,是西漢的開國功臣。高祖駕崩後,也是他力挽狂瀾,粉碎呂氏專權,為匡扶漢室劉姓立下大功。在漢初諸多名將中,劉邦為何認定憨厚樸實的周勃為“安劉氏者”?他又是如何奪回劉氏皇權的?周勃與其子周亞夫都是漢朝的忠臣功將,但父子二人都未能獲得好的結局,這是為什麼呢?
絳侯功不可沒
1.攻城略池封絳侯
周勃是漢初的開國名將,他一生緊隨高祖劉邦,擊趙賁,敗章平,圍章邯,建立功勳無數。可以說,周勃是劉邦掃平天下的一條有力的臂膀。
周勃(約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69年),沛(今江蘇沛縣)人,祖籍河南卷縣,後遷入沛縣,他與劉邦是同鄉。早在劉邦剛舉事於沛縣時,周勃就已投到沛公旗下,以中涓親近侍從的身份,隨他攻打胡陵,拿下方與,又攻打豐國。在碣郡,周勃帶兵攻破城池,有力地打擊了秦軍。在攻占下邑時,他衝殺在前,第一個登上城樓。憑著一身的武力,周勃屢創戰績,官職也隨之進爵五大夫。而後他率部攻取蒙邑、虞縣,平定魏地,進攻爰戚、束緡,直到栗縣,數城盡破,所向無敵。攻打齧桑時,周勃再次作為先鋒,最先登城。大破秦軍於東阿城後,他繼續追敵至濮陽,接著分別攻下了甄城、都關縣、定陶、宛朐,還活捉了單父的縣令。漢軍夜襲臨濟,攻占壽張後進軍至卷縣,一舉破城,又擊敗了李由的軍隊。攻打開封時,周勃的軍隊又率先衝至城下,表現最為出色。後來劉邦返回賜縣,獲封安武侯,擔任碣郡長官。他封周勃為虎賁令。劉邦討平魏地,直至藍田,不久進軍鹹陽滅秦。周勃作為劉邦的貼身近衛,一路上勇猛殺敵、攻城略池,總是作為先鋒帶兵衝在最前方。
進入鹹陽後,已是漢王的劉邦,拜周勃為威武侯,入漢中後又拜他做將軍,隨韓信平定三秦,食懷德縣。漢軍攻打槐裏、好峙,北擊趙賁、內史保於鹹陽,進擊章平、姚印大軍,西定沂縣,克定鄖城、頻陽,數次戰鬥中,周勃之軍都功居上等。圍章邯於廢丘,西擊益巴軍,進攻上邽,東守嶢關,周勃又在幾次戰役中一馬當先,斬獲頭功。
項羽死後周勃領兵東進,攻取泗水、東海兩郡,共拿下二十二個縣,回軍鎮守雒陽、宋陽。高祖賜他與潁陰侯灌嬰共食鍾離縣。後來,周勃隨高祖鎮壓燕王臧荼叛軍,作戰英勇,功居首位。公元前201年,高祖又賜給周勃列侯的爵位,分剖信符,讓周勃的爵位世世代代不斷絕。他還獲享絳縣八千一百八十戶的食邑,號稱“絳侯”。
2.平定叛亂升太尉
漢朝初期,政權並不穩定,各諸侯叛亂紛起,周勃作為主將,奉命平亂。
先是韓王信叛變,周勃隨高祖揮軍討伐。在平亂中,周勃率軍分別攻下霍人縣、晉陽縣以及太原郡的六座城池,接著大勝韓王信軍於碧石,並向北追擊八十裏,還攻克了樓煩三城。漢軍乘勝推進,在平城擊敗韓王信軍隊與胡人騎兵。周勃率卒阻擊敵人於馳道,有力地打擊了韓信的主力部隊。周勃在平叛中功勞最高,被升為太尉。
公元前196年,周勃率軍討伐叛將陳豨。他率部卒斬殺了陳豨的將軍乘馬紼,並俘獲了其部將宋最、雁門郡守圂、雲中郡守遨、丞相箕肆和將軍勳。同時他還平定了雁門郡的十七個縣和雲中郡的十二個縣。後他進軍靈丘,殲滅陳豨叛軍。周勃將陳豨斬首,俘虜了他的丞相程縱、將軍陳武、都尉高肆,平定代郡九縣。
公元前194年,燕王盧綰舉兵反叛。已位居相國的周勃取代樊噲率軍前往鎮反,攻取薊縣,活捉了盧綰的大將抵、丞相偃、郡守陘、太尉弱和禦史大夫施,屠滅渾都縣,後又大敗盧綰叛軍於上蘭、沮陽,將其趕至長城。此次平亂,周勃跟隨高祖共俘虜相國一人,丞相二人,將軍與二千石官吏各三人,還單獨打垮兩支部隊,攻下三座城池,平定五個郡,七十九個縣,活捉丞相、大將各一人。周勃平叛之績冠首,功不可沒。
“安劉氏者必勃也”
1.呂後專權
“為呂氏右袒,為劉氏左袒”(《左右袒所以令眾》),這是周勃為粉碎諸呂叛亂,調兵起事時使用的一句號令。就是這麼一句簡單的話,老將周勃迅速握住軍權,奪回劉氏天下,同時驗證了高祖的臨終遺言:“安劉氏天下者必勃也”。
漢高祖死後,朝政大權落入呂後的手中。她掌握大權後,立即著手扶植呂氏家族的勢力。盡管漢高祖生前曾經立下白馬之盟,誓言“非劉氏而王者,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可此時呂後大權在握,朝中大臣都是敢怒而不敢言。
呂後分別將自家的兄弟子侄冊封為侯,又追封已逝的兩個哥哥呂澤、呂釋之為王。丞相王陵以高祖昔日之盟向呂後提出異議,呂後表麵上未加多言,卻暗將王陵貶為太傅,使他有名無權,以此來警示諸臣。看到大臣們都不敢反抗,呂後便迫使諸臣上書請求立酈侯呂台為王。不久,她又封呂產為呂王,呂祿為趙王,呂通為燕王,其他諸呂皆為侯。呂後不僅鏟除異己,還大肆迫害劉氏宗親,以削弱劉氏一族的勢力。
呂後在最後的時日,還任命趙王呂祿為上將軍,掌管北軍,令呂王呂產擔任相國,掌管南軍。她臨終前仍擔心呂氏政權不穩,對諸呂說:“如今呂氏掌權,大臣們皆有不服。我死後,恐怕會有政變,你們不要出去送殯,一定要帶領軍隊保衛宮廷,以防不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