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耿弇——有誌者,事竟成(2 / 3)

耿弇來到上穀,收斬韋順、蔡充,吳漢又殺掉苗曾,調發幽州兵馬,引軍南下。耿弇跟隨劉秀平定了銅馬、高湖、赤眉、青犢等農民起義後,又追擊尤來、大槍、五幡、元氏等部。每場戰鬥,耿弇都身先士卒,親率精銳騎兵衝鋒陷陣,勢不可擋,敵兵懼其氣勢,皆望風而逃。

公元25年,劉秀稱帝,並拜耿弇為建威大將軍。耿弇時年僅二十二歲,成為劉秀手下最年輕的大將軍。公元26年,耿弇被封為好畤侯,管轄好畤、美陽二縣。公元27年,耿弇在穰地大敗公孫述手下的名將延岑,並俘虜了五千餘敵兵,得印綬三百。

2.南陽獻決策,三步平齊

大敗延岑軍後,耿弇跟隨光武帝行軍至南陽舂陵。在這裏,他向劉秀獻上平定山東張步之策,這是他謀劃已久的戰略計劃。他提出需北進上穀調集兵馬,首先攻打漁陽的彭寵和涿郡的張豐,然後回師斬滅富平、獲索等農民軍,最後再東征張步,平定齊地。光武帝聽後盡管心存疑慮,但看到耿弇信心十足,誌在必得的氣勢,便點頭應允了他。

公元28年,耿弇與建義大將軍朱佑、漢忠將軍王常等率部攻打盤踞在望都、故安西山等賊寇,大獲全勝。與此同時,耿弇的父親耿況、弟弟耿舒也平定了漁陽的彭寵勢力。公元29年,耿弇與吳漢領兵攻打富平、獲索農民起義軍,經平原一戰,他們大獲全勝,農民軍兵敗投降者便有四萬之餘。至此,耿弇順利實現了“南陽決策”的前兩步計劃,剩下的便是集中精力攻克張步的勢力,收服齊地。

3.智謀取二城,聲東擊西

公元29年十月,耿弇率軍進攻齊地割據勢力張步。耿弇在攻破濟南後,直奔臨淄而來。張步聞濟南失守,忙命其弟張藍率精兵兩萬堅守西安(今山東淄博市東北),另派諸郡太守聚兵一萬防守臨淄,二城相距四十裏。耿弇軍至位於兩城之間的畫中(臨淄西南)。

耿弇通過視察地形發現,西安城雖小,卻堅固難攻,臨淄城雖大,卻易於攻破。於是他下令,五日後攻打西安。張藍聞訊,日夜戒嚴,不敢懈怠。五日後的半夜時分,耿弇突然命令將士在營地吃完飯後,夜襲臨淄。護軍荀梁等人提出應該先攻西安。耿弇說:“不然。西安聞吾欲攻之,日夜為備;臨淄出不意而至,必驚擾,吾攻之一日必拔。拔臨淄即西安孤,張藍與步隔絕,必複亡去,所謂擊一而得二者也。若先攻西安,不能卒下,頓兵堅城,死傷必多。縱能拔之,藍引軍還奔臨淄,並兵合勢,觀人虛實,吾深入敵地,後無轉輸,旬月之間,不戰而困矣。諸君之言,未見其宜。”於是當夜耿弇領兵突襲臨淄。果然如他所想,臨淄半日即被攻克,耿弇大軍入城。張藍聽說臨淄被克,大為震驚,遂慌忙丟棄西安,率部逃歸劇縣(山東省壽光市南)。

此一戰,臨淄、西安二城俱收,可謂一舉兩得。耿弇聲東擊西,智退張藍,全軍士氣大增,隻待決戰。

4.示弱誘張步,決戰臨淄

耿弇進入臨淄城後,嚴禁部下官兵隨意擄掠,並放言道:“等張步來的時候,一起捉拿”。意在激怒張步。張步聽說後不以為然,還大笑著說:“以尤來,大彤十餘萬眾,吾皆即其營而破之。今大耿兵少於彼,又皆疲勞,何足懼乎!”他甚至聲稱用二十萬兵力就可推進到臨淄城東。於是召集兄弟與各將領謀劃,準備對耿弇發起反攻。戰前,耿弇曾上書劉秀說:“我現在據守臨淄,深挖戰壕,高築城堡。張步從劇縣前來,即將反擊,可是他的部隊既疲勞又饑渴,他們前進,我就引誘他發動,然後迎頭痛擊。他們撤退,我就讓他們離去,然後尾追痛擊。我軍就在自己營壘前作戰,精神百倍,以逸待勞,以實攻虛,十天半月之內,可以斬下張步人頭。”可見耿弇對此戰是勝券在握的。

耿弇布兵於淄水之上,不想正與重異的部隊相遇。耿弇恐怕挫敗了敵軍的鋒芒,使張步心生畏懼而不敢前進,遂隱藏實力,率領部隊退回臨淄小城,假裝懦弱,以驕敵兵。他暗中卻在小城內安置兵力,另派都尉劉歆與泰山郡(山東省泰安市東)長陳俊領兵在城外戒備。

張步聽聞耿弇撤退,更加得意,頓時銳氣昂揚,揮軍直攻耿弇陣地,在城外跟劉歆短兵相接。耿弇登上高台遠觀,察看劉歆部隊作戰情形,然後親率精兵,自東城下攔腰橫斷張步兵陣,大破齊軍。激戰中,耿弇被飛箭射中大腿,他一聲不吭,隨即抽出佩刀,砍斷箭杆,堅持與兵士們血戰到天黑,方才收兵,近衛竟然都沒發現主帥受了傷。

第二日一大早,耿弇便率部出營。這時候,在魯縣的劉秀得到耿弇收到張步攻擊的消息,親自率軍前來救援。見援兵未至,陳俊就勸耿弇閉門休息,等皇上到了再戰。耿弇說:“皇上駕到時,我們做臣屬的,應當殺牛宰豬,用羔羊美酒,招待文武百官。豈能把強盜匪徒(張步),留給君王操心?”於是再度發兵攻擊,從早上麓戰到黃昏,大敗敵軍,奸敵無數,城中的水溝壕坑裏到處都填滿屍體。

入夜之後,張步率部將悄悄撤退。行至半路,伏兵突起,張步大驚。原來耿弇早就料到張步受到重創後,會脫離戰場,所以預先在路側設下埋伏,隻等他到來。伏兵一直將張步餘兵追至钜昧水邊(河名,流經山東省壽光市南),前後約八九十華裏,俘獲張步的輜重二千餘輛。一場拚殺後,橫屍遍野。張步逃回劇縣,其兄弟各領軍隊四散而去。

耿弇大破張步二十萬大軍後,光武帝的援軍才剛剛到達。劉秀親自犒勞眾將,大宴群臣,並對耿弇說:“昔韓信破曆下以開基,今將軍攻祝阿以發跡,此皆齊之西界,功足相方。而韓信襲擊已降,將軍獨拔勁敵,其功乃難於信也。”劉秀說耿弇的功勞與齊王韓信相當,而且此功績的創造難度更大,可見劉秀對耿弇的評價之高。想起耿弇先前在南陽的獻策,劉秀又說“將軍前在南陽建此大策,常以為落落難合,有誌者事竟成也!”這句名言也隨著耿弇的戰績流傳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