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賀若弼——興隋名將“亡於口”(2 / 3)

2.暗渡陳倉

賀若弼暗暗儲備了許多大船並將它們隱藏起來。他又特意找來五六十隻破舊戰船,泊於江邊的小河,並安置些老弱殘兵駐紮於船內,以麻痹陳國。陳朝的探兵將窺探到的假象報回朝內,陳朝將領聽聞後,以為隋兵長居內地,不善水戰,無法造出大船,便放鬆了警惕,沒有多加戒備。同時,賀若弼暗藏一支精銳之師於邗溝以東的“山陽瀆”,以伺機攻陳。

3.換防惑敵

戰役即將打響之前,賀若弼始頻繁更換江邊設防軍隊。每次換防,必令軍隊集聚廣陵。一時間江邊刀槍林立,旗幟飄舞,官兵的呐喊聲如雷震天,如火如荼的場麵似天將下凡。陳軍見此情景,以為隋軍來襲,頓時陣腳大亂,為防敵兵渡江,急忙調集精銳部隊以備決戰。當發現是隋軍換防時,他們方知上當,於是鬆懈了鬥誌,又忙著將軍隊調離。

隋軍如此反複多次的調防,令陳軍逐漸習慣,慢慢放鬆了戒備。臨近總攻時,賀若弼還特別安排士兵沿江巡獵,實際上是在練兵。陳軍對此場麵早已司空見慣,並未留意敵軍動向。

當賀若弼率大軍渡江而至時,陳軍竟然無所察覺。麵對如天兵突降的隋朝大軍,懈怠的陳兵猝不及防,隻能丟盔棄甲,落荒而逃了。賀若弼大軍遂一舉攻克了京口(今江蘇鎮江),並生擒陳朝徐州刺史黃恪。賀若弼、韓擒虎乘勝追擊,分攻南北兩路,沿江守軍皆畏戰而逃。隋軍長驅直入,所向披靡,迅速逼至陳朝都城建康,率先占領了鍾山。

禍出口舌

1.憑功獲賞,居功自傲

平陳戰爭後,賀若弼憑借渡江戰功而進位上柱國,進爵宋國公。隋文帝賜物八千段,真食襄邑三千戶,加以寶劍、寶帶、金甕、金盤各一,並雉尾扇、曲蓋,雜彩二千段,女樂二部,又賜陳叔寶妹為妾。賀若弼還受領右領軍大將軍一職,尋轉右武侯大將軍。他的兄弟也隨其受封,此時的賀若弼位高權重,盛極一時。

隨著隋朝基業的穩固,賀若弼也完成了父親的遺誌,並依仗軍功日漸貴盛,家中珍玩無數,侍妾成群。獲封後的他,生活越發奢侈,每日隻是尋歡作樂,飲酒嬉戲。隋文帝曾評價賀若弼說:“公有三太猛:嫉妒心太猛,自是、非人心太猛,無上(目無皇上)心太猛”。的確如此。後期,賀若弼開始居功自傲,甚至不滿於將軍的職位,在朝中常以宰相自居。早已忘記父親遺訓的他,還經常於眾臣前大放厥詞,非議他人,最終為自己招致災禍。

2.爭功韓擒虎,貪功邀寵

.

開皇九年(公元589年),隋文帝下達詔令南下征陳。隋軍同時自長江上、中、下遊分八路攻陳。時任吳州總管的賀若弼與廬州總管韓擒虎奉命參戰,各領一路大軍進攻,分兵合勢,直取陳朝的都城建康(今江蘇南京市)。賀若弼率軍進據鍾山,在白土崗經殊死決戰,擊潰了陳軍的主力。當他從北掖門進入建康時,西路軍總管韓擒虎早已率五百騎兵自朱雀門先期入城,兵不血刃,俘獲陳後主,占據了府庫。賀若弼嫉恨韓擒虎先抓到陳叔寶,搶了頭功,當場與韓擒虎對罵,甚至拔刀相向。

回京之後,二人又在隋文帝麵前爭功。賀若弼認為是自己的軍隊率先出擊,在蔣山苦戰,牽製了陳軍主力,這才一舉滅陳,而韓擒虎不過是撿了個便宜。韓擒虎也以“本奉明旨,令臣與弼同時合勢,以取偽都。弼乃敢先期,逢賊遂戰,致令將士傷死甚多”為由,指責賀若弼為占軍功違背軍令,輕率出戰,導致兵將傷亡慘重,不及自己以智取勝,直搗敵穴,還打開城門使他入城。隋文帝無奈,隻好用一句“二將俱合上勳”平息兩將。賀若弼不但未搶到頭功,還令隋文帝對他心生看法。

3.怨恨同僚,妒心甚重

被功勞衝昏了頭腦的賀若弼越來越目中無人,他不但自恃功高,常以宰相自許,還到處發表怨言,議論同僚。

當賀若弼看到楊素登上宰相高位,自己還是一個將軍時,他心生嫉妒,對楊素十分怨恨,且多次於言語中透露不忿之情。牢騷傳到了楊堅的耳朵裏,自然令龍顏不悅,加之群臣對其頗有意見,楊堅便將賀若弼投入監獄。在賀若弼下獄之後,隋文帝曾親自審問他說:“我以高熲、楊素為宰相,汝每昌言此二人唯堪啖飯耳,是何意也?”賀若弼非但沒有認錯,竟答道:“熲,臣之故人,素,臣之舅子,臣並知其為人,誠有此語。”意指自己比隋文帝更了解此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