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速不台——中國史上第一野戰王(2 / 3)

2.第一次西征

公元1219年,蒙古開始攻打當時中亞最大的國家花剌子模,速不台隨軍西征,並參與攻取撒馬兒罕、不花剌城。交戰後,花剌子模國王摩訶末逃至灰裏河,速不台受命與哲別追擊摩訶末,將其逼至海上的一個小島。公元1222年,速不台率軍翻越高加索山,智破欽察人與阿蘭人的聯軍。公元1223年,速不台大軍於第聶伯河下遊,擊潰俄羅斯各公國與欽察聯軍,共殲滅8萬敵兵,取得決定性勝利,之後又閃電般席卷俄羅斯南部,繼而攻占了克裏米亞半島。於年底東歸蒙古。

3.第二次西征

公元1235年,速不台作為主將隨拔都西征,於公元1238年先後攻陷莫斯科、基輔等城,征服俄羅斯各公國。

公元1241年,蒙古軍團進攻匈牙利。在賽奧河畔,蒙古軍以6萬之眾與匈牙利12萬大軍對抗。拔都帶領的一路軍隊正麵進攻受挫,視此情況,速不台繞道渡河,與拔都夾擊殲滅匈牙利國王別拉四世統帥的6萬匈牙利軍,占領布達佩斯城,打開了西歐的門戶。戰後,拔都汗與諸王一致稱讚速不台,認為此戰“皆速不台之功也”。公元1242年,由於大汗窩闊台去世,速不台隨拔都回師。

4.蒙古帝國的元勳

公元1246年,速不台參加貴由汗登基大典後便告老還鄉,在禿剌河的老家安享晚年。公元1248年,他在家中去世,享年73歲。朝廷念其功勞,追封他為河南王,諡忠定。

速不台一生輔佐了成吉思汗和窩闊台兩代君主,他的長子兀良合台,孫子阿術也都是著名將領,祖孫三代皆為蒙古帝國的強盛效力。他的忠誠與英勇使其威名遠揚,曆史如此評價他:“斡歌歹汗朝,蒙兀諸將威名無能出其右者。”速不台戎馬一生,為蒙古國基業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貢獻。

勇力智謀兼具,難得智勇雙全

1.智探蔑兒乞

曆史上大多名將,或勇猛絕倫,以力克敵,或滿腹妙計,以智取勝,而智勇雙全的將才最為難得。速不台便是如此難遇的將才之一。成吉思汗麾下猛將如雲,速不台雖然隻在成吉思汗的功臣榜上排名第五十一,但他的參戰經曆與輝煌戰績足以撐起他在元朝的支柱地位。他曾前後三次參加蒙古西征,曆時四十載,創下難以數計的累累戰功。

更值得一提的是,速不台不但英勇絕倫,而且足智多謀,思維細密。他總是根據實際軍情來製定不同的戰略戰術,戰鬥不論大小,他都盡力做到萬無一失。速不台擁有優秀的戰略戰術指揮才能,他在歐洲的行軍飾陣至今為後世歐洲軍事理論家所折服,是我國曆史上傑出的軍事家。

在攻打蔑兒乞部的戰役中,速不台充分表現出他卓越的才智與周密的思維。蔑兒乞部是一個凶悍驍勇的部族,眾部都懼怕它。攻打前,為了偵察清楚敵人的布置,做到“知己知彼”,速不台派裨將阿裏出率百人到蔑兒乞部落周邊暗中觀察,探聽虛實,並指示阿裏出說:“汝止宿必載嬰兒具以行,去則遺之,使若挈家而逃者。”阿裏出眾人遵命照辦,蔑兒乞人果然沒有發覺,未加戒備。速不台順利地掌握了敵軍詳情,巧布疑兵之局,集中主力大軍,火速奔襲敵部,俘虜了敵軍主將並消滅了蔑兒乞部。

2.妙策製強敵

在攻打金國的三峰山會戰中,是速不台的妙計顛覆了整個局勢,蒙古軍隊才得以以少勝多。公元1232年,速不台同成吉思汗之子拖雷征戰金國,共率4萬蒙古軍隊繞過重重關卡,借道南宋,直逼汴京。金將完顏哈達率主力15萬大軍阻攔,雙方對峙於三峰山。金兵數量幾乎五倍於蒙軍,形勢明顯對蒙軍不利。

拖雷恐不勝敵,向速不台請教應戰方略。速不台通過觀察,了解到金兵多為城居士兵,就獻計說:“城居之人,不耐勞苦,數挑戰以擾之,乃可勝也。”蒙古軍隊采取了疲勞金兵的戰術:當金兵進攻時,蒙軍退不迎戰;當金兵紮營欲宿時,蒙軍即來偷襲。此計使金兵晝夜不得安寧,精神緊張,連飯都不能好好吃。幾天下來,金兵早被折磨得疲倦不堪,最後被蒙軍圍困在三峰山。此時恰逢氣候突變,天降大雪,山中異常寒冷。金兵隻得在雪中僵守,饑寒交迫,精神渙散。看到周邊的蒙軍在四麵烤火煮肉,輪番休息,金兵更是鬥誌消沉,急於突圍。蒙軍看時機成熟,就故意讓出一條路來守株待兔。金兵果然爭相逃跑,此時,埋伏的蒙軍突然襲擊,大敗金兵,並俘虜了其主將完顏哈達。三峰山會戰,蒙古軍隊以弱製強,殲滅了金軍主力,重創了金軍。公元1228年,速不台率蒙古大軍一舉攻下汴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