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上篇:經商的智者 第五章 賺錢的欲望是賺錢的動力
馬克思這麼描述猶太人:"在他們的眼裏,整個大地都是交易所;在這塊土地上,他們除了要比自己的鄰居富有以外,沒有別的使命;生意控製了他們的全部思想,一種生意換成另一種生意,是他們惟一的休息;即使他們偶爾沒有考慮他們的生意,那也是想探聽一下別人的生意做得怎樣。"
智者約瑟的故事
《塔木德》中有則故事,一個人找到智者約瑟,看到約瑟正在樹上摘蘋果。這個人對約瑟說:"你能不能停下來,我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要問你。"約瑟回答:"我現在沒有時間,不能停下工作來回答你的問題,因為莊園主今天雇我工作,假如耽誤了時間,老板是要扣我的工錢的。"
還有一個笑話,有一個猶太人做生意非常投入,很少去想男女之間的情愛。一位異國女郎看到他身上帶有很多的錢,便想去引誘他。因為語言不通,女郎便用筆在紙上畫了一張床,遞給商人。商人見了大吃一驚,伸出拇指稱讚道:"你這女人非常精明,我們第一次見麵,你不問我就知道我是做家俱生意的商人!"
猶太人賺錢就是這樣專心致誌,有著想盡快賺錢、賺更多的錢的強烈欲望,巴不得一天能有25小時的時間讓他們掙錢。或者在身上寫上一排字:正在掙錢,請勿打擾。
欲望就是邁向成功的動力,人有了欲望,才會有行動的勇氣與信心。賺錢也是一樣,隻有想賺錢,才有可能賺到錢。一個沒有賺錢欲望的人,怎麼可能賺到錢呢?
一位白手起家的大亨去世後,以100萬法郎作為懸賞,讓人們猜"窮人最缺少的是什麼?",很多人認為,既然是窮人,當然缺少的就是錢啊。但正確的答案卻是"窮人最缺少的是賺錢的欲望",而這,也是大亨從窮人成為富人的秘訣,而且應該是所有有錢人之所以有錢的秘訣。
巴菲特能成為全球第二富豪,就是因為他整天研究、時刻關注的就是如何賺錢。有一年巴菲特到加州聖西米昂,參觀報業大亨赫斯特的豪宅,導遊詳細介紹了每道窗簾、每張地毯、每件玩物是花了多少錢買的,巴菲特截住導遊的話說:"不要告訴我他的錢是怎麼花的,告訴我他的錢是怎麼賺的。"
猶太人認為,賺錢欲望是賺錢的動力,動力越大,其行動就越有力,行動越有力,實現財富夢想的幾率就越大。這些都是成正比的。
希爾頓創業的時候,隻有5000美圓,但最後成了全球的旅店大王,躋身美國十大富豪之列。他成功的原因很多,但想賺錢卻是他賺錢的動力。
當初,希爾頓滿懷財富夢想,就想知道自己如何能夠賺到更多的錢,於是苦苦尋覓發財的機會。1923年的一天,希爾頓走在繁華的達拉斯商業區大街上,他發現這裏竟然沒有一家高級旅店。於是希爾頓想:"假如在這裏建一座高檔的旅店,我肯定能夠賺到很多的錢。"
於是,希爾頓馬上行動,實地考查了一塊"風水寶地",他認為在那裏建旅店生意肯定會火。但當時地皮的價格是30萬美圓,希爾頓沒那麼多錢。
要是換一個不是很想賺這錢的人,或許就放棄了,希爾頓太想賺錢了,於是就下決心一定要將酒店建起來。但土地的價格實在太高,如果買了土地,就沒有建設酒店的錢了。怎麼辦呢?
辦法總比問題多,希爾頓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對土地的主人老德米克說:"我租用你的土地,時間為90年,每年付給租金3萬美圓。一旦我不能付款,你就收回你的土地和土地上麵的旅店。如何?"
老德米克一聽,世界上哪有這樣的好事啊。本來值30萬美圓的土地居然能夠換得270萬美圓的租金,而且土地還是自己的。
問題就這樣解決了,酒店順利地建了起來,希爾頓也逐步變成為世界著名的酒店大王。
猶太青年哈羅德最初是一個經營餐飲的商人,可是當他看到了麥當勞裏麵每天人潮湧動的場麵,他就敏銳地感覺到那裏麵應有驚人的巨大商業利潤。他想,如果自己可以代理麥當勞,那一定是非常非常賺錢的買賣。
於是,哈羅德找了麥當勞總部的老板,說明自己想代理麥當勞的意圖。老板告訴他,必須要有200萬美圓的資金,才能夠取得這樣的代理權。
哈羅德的錢遠遠不夠,怎麼辦呢?他就決定每個月都存1000美圓。於是在每個月的1號,他就把自己賺到的錢都存入銀行。而且,為了怕自己花掉手裏的錢,他總是先把1000美圓存入銀行,再考慮自己的經營費用和日常的支出。無論發生什麼情況,他都一直堅持這樣做,整整堅持了6年。
因為每個月他都準時在1號把1000美圓存入銀行,銀行上上下下的人都認識了他,就問他為什麼這麼做,哈羅德就將自己的計劃告訴了銀行,他這種執著感動了銀行方麵。
過了幾年時間,哈羅德已經有了7.2萬美圓了,但是距離需要的200萬美圓還有不小的差距。於是他去找麥當勞總部的負責人威爾遜先生,誠懇地向威爾遜講述了自己的困難,希望能把麥當勞代理權給他做。
威爾遜聽了他的話,也被他這種執著精神感動了。為了驗證哈羅德所說的話是否屬實,他還親自去銀行打聽哈羅德的事情。櫃台小姐們知道威爾遜的來意後就大肆讚歎哈羅德:"那個人真是不簡單啊!他每個月的1號都是在中午的時間存入1000美圓。6年來,不管是寒冬酷暑、刮風下雨,他都一直這樣堅持著,這個人真有毅力。"威爾遜聽了,當時就決定把麥當勞的代理權交給哈羅德,從此,哈羅德傳奇的發跡史就開始了。
當初,如果哈羅德不是堅持讓自己每個月存入1000美圓,就不會有7.2萬美圓了。正是為了讓心裏的種子發芽,他忍受了6年,終於感動了威爾遜,也開始了他的富豪生涯。
馬克思這麼描述猶太人:"在他們的眼裏,整個大地都是交易所;在這塊土地上,他們除了要比自己的鄰居富有以外,沒有別的使命;生意控製了他們的全部思想,一種生意換成另一種生意,是他們惟一的休息;即使他們偶爾沒有考慮他們的生意,那也是想探聽一下別人的生意做得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