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人能賺錢最大的動力,就是源於像希爾頓、哈羅德這種一心一意想賺錢的強烈欲望。
"三個月"的生意經
有一個汽車推銷商,連續拜見了58個客戶,可還是沒有推銷出去一輛汽車,他氣餒了,準備辭職不幹了。這時候他的猶太人老板勸他,你為什麼不再堅持一下呢?說不定下一次你就能推銷成功了。於是推銷商鼓足勇氣、打起精神,繼續不斷地拜見客戶。終於在第63個客戶那裏,他推銷出去了第一部汽車。
賺錢需要定力,這也是猶太人一個很古老的生意經。猶太人無論做什麼生意,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至少要堅持前三個月。在這三個月的時間裏,哪怕每天賠錢也要投入最大的精力去經營。而三個月之後,生意如果依舊是虧損的話,那麼無論前期投入了多少心血與金錢,也必須抽身離去。
猶太人認為,做生意不能太濫,要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地賺錢,必須把每一次生意做到位,然後再為下一次生意開路。
精明的猶太人有著極強的判斷能力。如果他們認為這筆生意最終會賺錢,那麼他們就可以耐心地等待,等待時機的到來。羅恩斯坦就是一個例證,他看準了生產假鑽石的斯瓦羅斯基的公司,就耐心地等呀等,一直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因為斯瓦羅斯基的公司接收過納粹的定單,所以法軍準備沒收該公司。這時候,羅恩斯坦憑借自己美國人的身份,說服法軍不沒收斯瓦羅斯基的公司,乘人之危地取得了斯瓦羅斯基家的公司產品10%的"代銷權"。
在加拿大的蒙特利爾市,有一家猶太人開的熏肉店。這家店的生意特別好,不僅當地的食客很多,外地來的也不少,每天都是顧客排隊候餐,甚至旅遊雜誌還把它列為蒙特利爾市的一個重要景點。
在當地,餐飲業素來競爭激烈,為什麼猶太人這家熏肉店生意這麼火暴呢?因這是一家傳了三代的老店。他們幾十年如一日地固守傳統,老老實實地做好自己該做的熏肉。就是憑著這種定力,老店既不開分店,也不搞裝修,甚至沒什麼風格,卻能聲名遠播,照樣賺得盆滿缽滿。
猶太人葛洛夫是英特爾的董事長,他寫了一本《隻有偏執狂才能生存》的書,書中指出企業管理必須要克服浮躁的心理才能成功。其實,賺錢何嚐不是一樣呢?隻有堅信自己的眼光、堅守經營的陣地,最終才會發財的。
舊上海的富商哈同是靠土地和煙土這"兩土"起家的,這兩樣東西是舊上海利潤豐厚的買賣。煙土的利潤為30%左右,而上海的土地則利潤更高,從1865年到1933年,地價平均上漲2570倍。
不過,當時外商做這兩宗生意的人很多,而哈同最初是一個一窮二白的窮小子,他最後能成為大富翁,就與他賺錢時候超人的定力有關。
1883年,中法戰爭全麵爆發後,法國軍隊分海、陸兩路進攻中國。在這種情況下,上海租界內的外國僑民非常恐慌紛紛外逃。
這個時候,哈同卻與眾不同,他認為緊張局勢不會持續多長,上海很快就會重新繁榮。而現在地價暴跌,正是低價購進地皮的大好機會。哈同這時已擔任某洋行的地產部主管之職,自己手中已經有一點錢。於是大量購進土地。不久,中法戰爭結束,房地產價格連連猛漲,哈同因此一下子就成了百萬富翁。
哈同這次投機的成功,一是因為他精明的眼光,二就是因為他有足夠的定力,在大家都六神無主、驚惶失措的情況下,能夠氣定神閑地賺錢。
羅思柴爾德是一個威震世界、影響歐洲政治經濟200多年的金融世家。其創始人邁耶&羅思柴爾德最初是一個窮光蛋,經過整個家族200多年鍥而不舍的賺錢,終於成為赫赫有名的豪門貴族。
哥倫比亞在《萬花筒》一篇文章介紹該家族時說:"猶太人羅思柴爾德的財產有多少,沒有人知道。但是,他家要是一咳嗽,全世界的銀行都會感到嗓子癢癢。"在200多年的歐洲曆史中,"他們支持國家的頭麵人物,撤換或任命一屆政府,都是易如反掌的事。"
邁耶生於1744年,出生在德國法蘭克福一個髒亂不堪的猶太人社區,他在狂亂的反猶浪潮中渡過了童年。雖然隻是一個社會最底層的人,但猶太人的基因讓邁耶相信,隻要自己不斷努力賺錢,就能成為大富豪。
他最早是從事他父親的行業,做的是古錢幣的買賣。經過20年的苦心經營,他開始賺到了一些錢。後來,遇到法蘭克福一家小銀行要出讓時,邁耶和他的五個兒子用他們所有的財產,大膽買下了這個小銀行。
1789年至1815年,正值法國大革命和拿破侖戰爭期間,邁耶父子抓住這個戰亂的機遇,大力拓展銀行業務,並開始經營戰略物資。邁耶經過精心安排,決心和長子阿姆謝爾坐鎮法蘭克福總部,派三子內森到倫敦開設分行,五子詹姆士到法國巴黎開展生意,二子薩洛蒙到奧地利維也納建立家族銀行,四子卡爾到意大利那不勒斯開設辦事處。這樣,羅思柴爾德家族銀行及商業機構一下就分布在歐洲的各主要國家了,一個小銀行因此變成了一個跨國經營的大集團。他們分別利用所在國的經營之便,向交戰國的王公貴族提供戰爭所需的貸款,從中獲取較高的利息。同時,他們分別在所在國販賣、走私棉、麥、軍火等急需物資,從中獲取高額利潤。
戰後,羅思柴爾德家族又廣泛涉足有價證券、政府公債、保險等領域,並大力投資采礦、鐵路等部門。可以這樣說,羅思柴爾德家族對歐洲工業革命起著很大的推動作用。當然,他們的財富也與日俱增,甚至左右著歐洲幾個主要國家的經濟命脈。
以後,不管是羅思柴爾德家族的第二代、第三代、乃至第四代,至今仍一直恪守艱苦創業的精神,專心致誌地賺錢。盡管有著雄厚的家底和顯赫的家世,但後代子孫們從不滿足現狀,從不沉溺已有的富貴榮華,總在持之以恒、鍥而不舍地賺錢。也正是這種賺錢的恒心與定力,成就了羅思柴爾德家族200多年的輝煌。
為什麼賺錢需要定力呢?因為在別人都已停止前進時,你仍然堅持著;在別人都已失望放棄時,你仍然進行著,那樣才有可能使你賺到比別人更多的錢。這種能忍耐、能堅持的定力,是猶太商人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