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涉外禮儀——國際交往中的禮儀指南? Ⅱ?外賓的迎送與接待 ?(2 / 3)

(2)按字母順序排列

多邊活動中的禮賓次序有時按參加國國名字母順序排列,一般以英文 字母排列居多,少數情況也有其他語種的字母排列的。這種方法多見於國際會議、國際體育 比賽等。如聯合國召開聯合國大會、各專門機構的會議和懸掛會員國國旗等均按此法。聯合 國大會的席次也按英文字母排列。但為了避免一些國家總是占據前排席位,因此每年抽簽一 次,決定本年度大會席位以哪一個字母打頭。國際體育比賽,代表隊名單的排列、開幕式出 場的順序,一般也按國名字母順序排列,東道國一般排在最後。代表團觀禮或理事會、委員 會等,則按出席代表團的團長的身份高低排列。

(3)按通知代表團的日期先後排列

在一些國家舉行的多邊活動中,這也是排列禮賓次序經 常采用的辦法之一。東道國對同等身份的外國代表團,按派遣國通知代表團組成的日期排列 ,或按代表團抵達活動地點的時間先後排列,或按派遣國決定應邀派遣代表團參加該活動的 答複時間先後排列。采取何種排列方法,東道國在致各國的邀請書中,都加以明確注明。

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情況往往是複雜的,所以禮賓次序的排列常常不能隻按一種排列方法 ,而是幾種方法交叉,並考慮其他因素。如首先按正式代表團的規格,即代表團團長的身份 高低來確定,這是最基本的。在同級代表團中則按派遣國通知代表團組成日期先後來確定, 對同級和同時收到通知的代表團則按國名英文字母順序排列。在安排禮賓次序時所考慮的其 他因素包括國家之間的關係、所在地區、活動的性質和對於活動的貢獻大小以及參加活動人 的威望、資曆等。例如,常把同一國家集團的、同一地區的、同一宗教信仰的、或關係特殊 的國家的代表團排在前麵或排在一起。對同一級別的人員,常把威望高、資曆深、年齡大者 排在前麵。有時還考慮業務性質、相互關係、語言交流等因素。如在觀禮,觀看演出、 比賽,特別是在大型宴請時,在考慮身份、職務的前提下,將業務性質對口的、語言相通的 、宗教信仰一致的、風俗習慣相近的國家安排在一起。

因此在具體工作中,要耐心、細致、反複考慮研究,設想多種方案,以避免因禮賓次序方麵 的問題引起一些不愉快。

(三)稱呼禮節

在國際交往中,一般對男士稱先生,對女士分別稱夫人、女士、小姐。已婚女子稱夫人,未 婚女子稱小姐(有些國家和地區習慣上也稱“夫人”,要區別對待)。不了解婚姻情況的女子 可以稱女士或小姐。這些稱呼均冠以姓名、職稱、銜稱等。如“布來克先生”、“議員先生 ”、“市長先生”、“上校先生”、“瑪麗小姐”、“秘書小姐”、“護士小姐”、“懷特 夫人”等。

對地位高的官方人士,一般為部長以上的高級官員,按各國情況可稱閣下、職銜或先生。如 “部長閣下”、“總統閣下”、“主席先生閣下”、“總理先生閣下”、“大使先生閣下” 等。但美國、墨西哥、德國等國沒有稱“閣下”的習慣,一般可稱“先生”。對有地位的女 士可稱“夫人”,對有高級官銜的婦女,也可稱“閣下”。

君主製國家,按習慣稱國王、皇後為“陛下”,稱王子、公主、親王等為“殿下”,對有公 、侯、伯、子、男等爵位的人士既可稱爵位,也可稱“閣下”,一般也稱“先生”。

對醫生、教授、法官、律師以及有博士等學位的人士,均可稱“醫生”、“教授”、“法官 ”、“律師”、“博士”等。同時可以加上姓氏,也可加先生。如“卡特教授”、“馬丁博 士”等。

對軍人一般稱軍銜,或軍銜加先生,知道姓名的可冠以姓和名。如“上校先生”、“莫利少 校”、“維爾斯中尉先生”等。有的國家對將軍、元帥等高級軍官稱“閣下”。

對教會中的神職人員,一般可稱教會的職稱,或姓名加職稱,或職稱加先生。如“福特神父 ”、“傳教士先生”、“牧師先生”等。有時主教以上的神職人員也可稱為“閣下”。

凡與我國有同誌相稱的國家,對各種人員均可稱同誌,有職銜的可以加職銜。如“主席同誌 ”、“議長同誌”、“大使同誌”、“司機同誌”等,或姓名加“同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