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眼瞼疾病的防治(1 / 3)

第二章 眼瞼疾病的防治

什麼是瞼腺炎?其症狀有哪些表現?

瞼腺炎為葡萄球菌感染所致的化膿性炎症,是常見的眼瞼腺體的細菌性感染。如果是睫毛毛囊或其附屬的皮脂腺或變態汗腺感染,稱為外瞼腺炎,即外麥粒腫;如果是瞼板腺感染,稱為內瞼腺炎,即內麥粒腫。中醫稱為針眼,多因風熱外襲,或脾經熱毒壅盛,瘀滯胞瞼而成。

瞼腺炎其表現症狀是:

(1)患處有紅、腫、熱、痛等急性炎症的表現。觸診可發現明顯壓痛的硬結。如炎症接近外眥部,常可引起鄰近球結膜水腫。

(2)輕者可自行消退,或在3~5天後膿腫成熟,外瞼腺炎在皮膚麵呈現黃色膿頭,內瞼腺炎在瞼結膜麵形成黃色膿頭。膿腫潰破排膿後疼痛立即緩解,紅腫亦逐漸消退。

(3)較重患者可發展為瞼蜂窩織炎,並伴有耳前淋巴結腫大和壓痛,以及全身發熱等反應。

西醫治療瞼腺炎的措施有哪些?

(1)早期局部勤做熱敷,結膜囊內塗以抗生素眼膏。

(2)若膿腫未成熟,局部紅痛明顯,或伴有全身症狀時,除上述局部治療外,可應用抗生素。

(3)膿腫尚未成熟時切忌擠壓,以免感染沿靜脈途徑擴散到顱內,引起海綿竇栓塞、敗血症等嚴重並發症。

(4)膿腫如已成熟,則紅腫局限,疼痛緩解。出現黃色膿頭,觸之有波動感時,應做切開排膿。外瞼腺炎切口與瞼緣平行,內瞼腺炎切口與瞼緣垂直。

中醫治療瞼腺炎的療方有哪些?

療方一

解毒清熱消腫湯

【成分】蒲公英15克,金銀花15克,天花粉10克,黃芩10克,赤芍10克,生地10克,荊芥10克,防風10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方解】方中銀花、公英、黃芩、花粉清熱解毒散結;生地、赤芍涼血消瘀;荊芥、防風散風祛邪;甘草調和諸藥。全方具有清熱解毒,散風行血之功效。

【主治】麥粒腫。症見眼瞼紅腫,硬結較大,疼痛拒按;伴便秘溲赤,舌紅苔黃。

療方二

銀翹散(湯)

【成分】銀花15克,連翹12克,蘆根12克,竹葉10克,淡豆豉10克,荊芥10克,牛蒡子10克,薄荷6克,桔梗6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中銀花、連翹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竹葉、蘆根、甘草以助清熱;薄荷、淡豆豉、荊芥、牛蒡子疏風解表。全方具有疏風清熱、消腫散結之功。

【主治】麥粒腫初起。症見眼瞼微癢不適,瞼緣患部皮膚微紅而腫,有壓痛,繼則形成硬結,疼痛明顯;或伴頭痛、舌尖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

療方三

仙方活命飲

【成分】金銀花30克,赤芍15克,防風12克,歸尾10克,乳香10克,沒藥10克,陳皮10克,白芷10克,貝母10克,天花粉10克,穿山甲10克,皂角刺10克,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中重用銀花清熱解毒,消散瘡腫;歸尾、赤芍、乳香、沒藥活血散瘀止痛;陳皮理氣行滯消腫;防風、白芷疏風散結,消腫止痛;貝母、天花粉清熱散結,並助排膿;穿山甲、皂角刺消腫潰堅;甘草清熱解毒。全方共奏疏風清熱,解毒消腫,散瘀止痛之效。

【主治】麥粒腫。症見眼瞼皮膚紅赤腫脹,硬結較大,掀痛拒按,或瘡頂出現黃白色膿頭;伴口渴喜飲,便秘溲黃,舌紅、苔黃、脈數有力。

療方四

複發性麥粒腫方

【成分】天花粉15克,生地15克,夏枯草15克,石斛10克,連翹10克,金鋃花10克,黃芩10克,黃柏10克,焦白術10克,白扁豆10克,黨參10克,枳殼6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連服5~10劑。

【功效】方中生地、石斛、天花粉養陰清熱;黃芩、黃柏、連翹、金銀花清熱解毒;夏枯草清熱散結;黨參、焦白術、白扁豆益氣健脾;枳殼理氣消滯。全方具有養陰益氣,清解餘邪之功。

【主治】複發性麥粒腫。症見體質較差,麥粒腫反複發作或呈多發性,伴大便幹結,舌紅少苔。

什麼是瞼板腺囊腫?其症狀有哪些表現?

瞼板腺囊腫是由瞼板腺阻塞、腺內分泌物滯留、刺激管壁而致的瞼板腺慢性炎症性肉芽腫。中醫稱為胞生痰核,多因胞瞼痰濕瘀滯而成。其表現症狀是:

(1)患者常無顯著症狀,多為偶然發現,好發於上瞼。大的瞼板腺囊腫可引起上瞼下垂。

(2)眼瞼皮下有腫塊隆起,閉目時更為明顯,大小不一。

(3)與腫塊相應的瞼結膜部位局限性充血,開始時呈紅色,日久變為紫紅色。

(4)若有繼發感染,則表現與瞼腺炎相似。

(5)有時腫塊可自瞼結膜麵穿破,形成肉芽腫樣突起,有異物感。

西醫治療瞼板腺囊腫的措施有哪些?

(1)小而無症狀的瞼板腺囊腫無須治療,待其自行吸收。

(2)大者可通過熱敷,或向囊腫內注射糖皮質激素促其吸收。或用1%黃降汞眼膏塗眼並按摩,可促進其消散。

(3)如不能消退,應在局部麻醉下行手術切除。術時瞼結膜麵切口與瞼緣垂直,盡可能去除全部囊壁,以防複發。

(4)預防調護:保持患處清潔,防止感染。

中醫治療瞼板腺囊腫的療方有哪些?

療方一

化堅二陳湯

【成分】茯苓15克,半夏12克,陳皮10克,荷葉10克,僵蠶10克,黃連6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中陳皮、半夏、茯苓、甘草為二陳湯,重在燥濕化痰;僵蠶化痰散結;黃連、荷葉清熱兼祛濕,全方具有化痰散結之功。

【主治】霰粒腫。症見眼瞼腫核如豆,觸之不痛,膚色如常。若大者腫核隆起,眼瞼有重墜感,全身及舌脈可無異常。

療方二

清胃湯

【成分】生石膏30克,連翹12克,防風12克,山梔10克,黃芩10克,荊芥穗10克,枳殼10克,蘇子10克,陳皮10克,當歸尾10克,黃連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中梔子、生石膏、黃連、黃芩、連翹、甘草清熱瀉火解毒;荊芥穗、防風疏散風邪,助散鬱火;枳殼、蘇子、陳皮行氣祛痰散結;歸尾活血通絡消滯。全方具有清熱瀉火,化痰散結之功。

【主治】霰粒腫。症見眼瞼腫核如豆,膚色微紅,重者紅腫疼痛,瞼結膜紅赤較甚,或伴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瞼緣炎的種類有哪些?有哪些症狀?

瞼緣炎是指瞼緣表麵、睫毛毛囊及其腺組織的亞急性、慢性炎症。主要分為鱗屑性瞼緣炎、潰瘍性瞼緣炎和眥部瞼緣炎三種。鱗屑性由眼臉皮脂腺和瞼板腺脂溢過多合並酵母樣真菌(黴菌)或糠疹癬菌感染所致。潰瘍性多為葡萄球菌感染。眥角性為雙杆菌的感染所致。常表現為瞼緣紅赤,睫毛根部有膿皰、潰瘍、出血、鱗屑,睫毛易脫落。中醫稱為迎風赤爛,其病機為風熱濕三邪搏結於胞瞼,或心火上炎所致。

(1)鱗屑性瞼緣炎的症狀是:

①眼瞼刺癢,少數伴有輕度畏光、流淚症狀。

②瞼緣潮紅,睫毛根部有鱗屑附著。皮脂集於睫毛根部形成黃色蠟樣分泌物,幹燥後結痂。去除鱗屑和痂皮後,可見充血的瞼緣,但無潰瘍。睫毛易脫落,但能再生。

(2)潰瘍性瞼緣炎的症狀是:

①症狀比鱗屑性瞼緣炎重,除瘙癢、流淚外,還有刺痛。

②瞼緣皮膚有小膿皰、黃痂,除去痂皮後顯示出睫毛根部和潰瘍灶。睫毛毛囊的破壞或潰瘍愈合後的瘢痕收縮常引起禿睫或睫毛亂生。重者可發生瞼緣肥厚、變形,導致瞼緣外翻。

(3)眥部瞼緣炎的症狀是:

①多為雙側性,常發生於外眥部,主要症狀為刺癢。

②表現為眥部皮膚充血、浸漬或糜爛。常並發眥部結膜炎。

西醫治療瞼緣炎的措施有哪些?

(1)抗感染治療,複方磺胺甲唑(新諾明)片0.96克每次,2次每天,口服。

(2)早期用如意金黃散紗布隔墊外敷。膿腫形成前可行濕熱敷或超短波透熱理療。瞼緣局部用3%硼酸溶液或生理鹽水(或冷開水)洗滌,去除睫毛旁的痂皮。擦幹後,塗抗生素眼膏,每天3次。

(3)用0.25%氯黴素眼液,每天3次;或0.3%諾氟沙星眼液,每天3次,滴眼;睡前塗四環素眼膏。

(4)已成膿者,當切開排膿。外麥粒腫由皮膚麵切開,刀口應與瞼緣平行;內麥粒腫由結膜麵切開,刀口應與瞼緣垂直。

治療瞼緣炎的中醫療方有哪些?

療方一

加減防風通聖散

【成分】生石膏(先煎)30克,銀花15克,飛滑石(包)12克,炒梔子9克,赤芍9克,連翹9克,生大黃9克,丹皮9克,黃芩9克,炒荊芥9克,生甘草6克,桔梗6克,防風6克,麻黃3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

【功效】方中荊芥、防風、麻黃疏散肌表風邪;黃芩、大黃、梔子、滑石、甘草清利在裏濕熱;所見膿皰為熱甚化毒,故用石膏、連翹、銀花清熱解毒;滲血為血熱瘀滯,再加赤芍、丹皮以涼血活血;桔梗載藥上行。全方具有解表攻裏,清熱解毒之功。

【主治】潰瘍性瞼緣炎。症見瞼緣紅赤糜爛,間以膿瘡或滲血,痛癢難忍;伴頭脹、口苦咽幹,小便赤澀,大便幹結,舌赤苔黃,脈浮而數。

療方二

清熱散風燥濕湯

【成分】金銀花15克,蒲公英15克,天花粉10克,荊芥10克,防風10克,白芷10克,陳皮10克,白術10克,蒼術10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解】方中銀花、蒲公英、天花粉清熱解毒;防風、荊芥、白芷散風祛邪;陳皮、白術、蒼術健脾燥濕;甘草調和諸藥。全方具有清熱除濕,祛風解毒之功。

【主治】潰瘍性瞼緣炎。症見灼痛而癢,瞼緣紅赤,糜爛膠黏或呈黃色痂塊,除痂後顯露潰瘍,膿血交加,睫毛脫落或亂生;舌質紅、苔厚膩,脈濡數。

療方三

柴胡散

【成分】生地15克,防風10克,炒荊芥10克,羌活10克,赤芍10克,柴胡10克,桔梗6克,甘草6克。

【用法】上藥各等份研細末,水煎服,每次10克衝服;或每日1劑。

【功效】方中柴胡、防風、荊芥、羌活、桔梗祛風散邪止癢;赤芍涼血活血,行血滅風;生地滋陰清熱,且防風邪傷陰;甘草調和諸藥。全方具有祛風潤燥之功效。

【主治】鱗屑性瞼緣炎。症見瞼緣奇癢幹澀,睫毛根部附有鱗屑,除去皮屑,瞼緣潮紅,睫毛易脫落,但能再生;兼見口幹微渴,苔薄黃,脈稍數。

療方四

除濕湯

【成分】滑石18克,車前子15克,木通15克,茯苓15克,連翹15克,防風10克,荊芥10克,陳皮10克,黃芩10克,枳殼6克,甘草6克,黃連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