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葡萄膜疾病的防治(1 / 3)

第六章 葡萄膜疾病的防治

什麼是葡萄膜炎?

葡萄膜任何部分炎症均統稱為葡萄膜炎。葡萄膜炎可累及葡萄膜的一部分或全部。局限於葡萄膜某一部分的炎症也可用該部分名稱命名,例如虹膜炎(虹膜的炎症)、脈絡膜炎(脈絡膜的炎症)。

引起葡萄膜炎的原因有哪些?

(1)感染因素。細菌、真菌、病毒、寄生蟲、立克次體等可直接侵犯葡萄膜、視網膜、視網膜血管或眼內容物,引起炎症。

(2)自身免疫因素。正常眼組織中含有多種致葡萄膜炎的抗原,如視網膜S抗原、光感受器間維生素A類結合蛋白、黑色素相關抗原等,在機體免疫功能紊亂時,可出現對這些抗原的免疫反應,引起葡萄膜炎。

(3)氧化損傷機製。任何原因所致氧自由基等代謝產物大量增加,都可以直接導致組織損傷和葡萄膜炎,還可誘導其他炎症介質的釋放,加重炎症反應。

(4)遺傳機製。某些急性葡萄膜炎與HLA-B27基因相關。

葡萄膜炎可分為哪幾類?

(1)按病因分類,可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大類。

(2)按臨床病理分類,可分為肉芽腫性和非肉芽腫性葡萄膜炎。

(3)按解剖部位分類,可分為前葡萄膜炎、中間葡萄膜炎、後葡萄膜炎和全葡萄膜炎。

(4)按病程分類,可分為急性葡萄膜炎(病程≤2個月)和慢性葡萄膜炎(病程>2個月)。

葡萄膜炎的症狀有哪些?

葡萄膜炎初期症狀較輕,表現為視物模糊,有人可出現眼前黑點飄動。嚴重疼痛、充血、畏光主要見於虹膜炎。醫生檢查可發現角膜周圍血管擴張、角膜改變以及眼內液體(房水和玻璃體)混濁。根據症狀和檢查結果,醫生即可確定診斷。

葡萄膜炎的並發症有哪些?

(1)並發性白內障。

(2)繼發性青光眼。

(3)低眼壓及眼球萎縮。

(4)黃斑病變。

(5)其他,如視網膜新生血管、玻璃體積血、增生性視網膜病變、視盤水腫和視神經萎縮。

治療葡萄膜炎的措施有哪些?

葡萄膜炎應盡早治療,以防發生永久性損害。常規治療包括糖皮質激素和擴瞳藥物。對於某些特殊類型的葡萄膜炎,可采用相應藥物治療,如采用抗感染治療消滅細菌或寄生蟲。

什麼是前葡萄膜炎?其症狀有哪些?

前葡萄膜炎是指發生於虹膜和前部睫狀體的炎症,包括虹膜炎、虹膜睫狀體炎和前部睫狀體炎3種類型。多因細菌、病毒及化學毒素隨外傷傷口直接人侵,或病原微生物由血流或淋巴轉至眼內感染。或因免疫反應,或因鄰組織感染:如角膜、鞏膜炎症所累及前部葡萄膜所致。其症狀有:睫狀充血,睫狀區壓痛、角膜後沉著物、前房閃輝和房水細胞、瞳孔縮小、虹膜後粘連;虹膜後粘連、晶狀體表麵色素沉著,則診斷為陳舊性虹膜睫狀體炎;可出現並發性白內障、繼發性青光眼或低眼壓、眼球萎縮等並發症。其病多發生於青壯年,易反複發作,治不及時可發生多種並發症而致失明。中醫稱瞳神緊小,或瞳神幹缺。凶肝經風熱、肝膽實火、濕熱內蘊、陰虛火旺所致。

西醫治療前葡萄膜炎措施有哪些?

(1)口服藥治療:首先以局部用藥為主,嚴重的急性前葡萄膜炎可口服潑尼鬆,每次40~60毫克,每日早餐後1次頓服,以後每日遞減10~20毫克,3~5天停藥,一般不超過1周。其次采用抗前列腺素藥:口服阿司匹林每次0.5,每天3次;口服吲哚美辛(消炎痛)每次25毫克,每天3次。

(2)局部外用皮質激素藥:用0.1%地塞米鬆或0.5%可的鬆滴眼液,或百力特、帕利百滴眼液滴眼,每天4~6次,病情嚴重者改0.5小時1次,也可用0.5%四環素可的鬆眼膏,睡前塗眼。皮質類固醇長期滴眼可引起發質類固醇性白內障和青光眼,應予注意。

(3)針對病因治療:針對病因選擇抗生素,找不到病因者,應注意慢性病灶感染,結締組織病及免疫病,結核病存在的可能。

(4)散瞳:對前葡萄膜炎的治療十分重要,應做到盡早、迅速充分散瞳,減少組織損傷,防止並發症。常用的散瞳藥有:①用1%阿托品滴眼液,每小時1~2次,待瞳孔充分散大後收每天1~3次,滴眼後必須壓迫淚囊部,以免眼藥水進入鼻腔引起中毒。②用0.5%東莨菪堿滴眼液滴眼,每天1~3次。本品用於對阿托品過敏的患者。③用1%~5%後馬托品滴眼液滴眼,每天1~3次,本品用於輕度或中度前葡萄膜炎患者。④用1%~2%托品酰胺滴眼液滴眼,每天1~3次,散瞳強而快,用藥後20分鍾內起最大作用,可持續6小時。⑤用2%~10%新福林滴眼液滴眼,1~3次每天,用藥後20分鍾均引起強散瞳,可持續3小時,用於拉開新形成的虹膜後黏連。⑥若虹膜後黏連,滴眼劑時不能拉開,可球結膜下注射混合散瞳劑。用1%阿托品、4%可卡因、0.1%腎上腺素等量混合,每次0.1~0.2毫升,進行球結膜下注射。

應用以上散瞳劑應注意:滴藥後須壓迫淚囊部5分鍾,以防藥液流入鼻腔中毒;在使用散瞳劑時應注意眼壓,老年人或前房淺者更要警惕'需要用強散瞳劑時可先試用弱散瞳劑,以防激發急性青光眼發作的可能;小兒可使用較低濃度;說明用藥後副作用,以便及時采取措施。

(5)並發症的治療:前葡萄膜炎引起的繼發性青光眼,宜先口服醋氮酰胺降低眼壓。炎症控製後,瞳孔阻滯者可行虹膜周邊切除術。如房角已黏連可行濾過手術。並發白內障,光定位準確,炎症已完全控製,可考慮施行人工晶狀體植入術。

(6)注意事項:應注意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忌食辛辣炙熱、戒煙酒;外出戴有色眼鏡,防強光對眼部刺激;煎中藥時可用厚紙罩住藥罐,以藥蒸氣的熱氣熏眼,或以熱水作濕熱敷。

中醫治療前葡萄膜炎療方有哪些?

療方一

知柏地黃湯

【成分】熟地15克,山萸肉12克,山藥12克,知母10克,黃柏10克,澤瀉9克,茯苓9克,丹皮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中六味地黃丸滋養肝腎,壯水製火;再加知母、黃柏滋陰降火。本方具有滋陰降火之效。

【主治】前葡萄膜炎陰虛火旺者。病見眼幹澀不適,視物昏花,眼球紅痛時輕時重,眼前黑影飄動,虹膜後粘;全身可見頭昏失眠,五心煩熱,口燥咽幹,舌紅少苔,脈細數。

療方二

抑陽酒連湯

【成分】生地12克,蔓荊子12克,前胡12克,羌活12克,生甘草12克,防風12克,獨活10克,山梔10克,黃芩10克,寒水石10克,黃柏9克,漢防己9克,知母9克,白芷6克,黃連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中黃芩、黃連、黃柏清熱瀉火,又能燥濕;生地、知母、寒水石清熱降火,兼以滋陰;羌活、防風、蔓荊子、前胡、白芷、獨活上達頭目,祛風止痛;防風清熱利濕;甘草調和諸藥。全方具有清熱降火、祛風散邪、兼清濕熱之效。

【主治】前葡萄膜炎風熱夾濕者。起病或急或緩,病情纏綿或反複發作,眼痛,睫狀充血,角膜後沉著物久不消退,房水混濁,瞳孔縮小,虹膜紋理不清或有後粘,全身可見頭昏身重,肢節酸痛,舌紅,苔黃膩脈濡數。

療方三

龍膽瀉肝湯

【成分】生地15克,木通12克,車前子12克,龍膽草9克,當歸9克,柴胡9克,澤瀉9克,山梔9克,黃芩9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方中龍膽草瀉肝膽實火,除下焦濕熱;黃芩、山梔助龍膽草增強清瀉肝膽之力;澤瀉、木通、車前子清熱利濕,使熱從小便而出;當歸、生地養血滋陰,既防肝膽火盛傷及陰血,又緩苦寒藥之燥性,使邪去而正不傷;柴胡疏肝理氣;甘草和中解毒。本方具有清肝瀉火之效。

【主治】前葡萄膜炎肝膽實火者。症見發病急驟,眼痛拒按,痛連眉棱、顳顬,視物模糊,羞明流淚。角膜後大量灰白沉著物,球結膜混合性充血或睫狀充血,房水混濁,或前房積膿,瞳孔縮小。全身伴口苦咽幹,煩躁易怒,舌紅苔黃,脈弦數。

療方四

新製柴連湯

【成分】柴胡10克,木通10克,荊芥10克,防風10克,赤芍10克,蔓荊子10克,黃芩6克,山梔6克,龍膽草5克,甘草4克,川黃連3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

【功效】

方中龍黃芩、黃連、膽草、梔子、清肝瀉熱;荊芥、防風、蔓荊子祛風散邪止痛;柴胡既可辛涼祛風,又可引藥入肝;赤芍涼血退赤;木通利尿清熱;甘草調和諸藥。合用組成清熱為主兼以祛風之方。

【主治】前部葡萄膜炎風熱者。症見起病較急,眼痛,視物模糊,羞明流淚。睫狀充血,瞳孔縮小,房水混濁,虹膜紋理不清;兼見頭痛發熱,口幹,舌紅,苔薄白,脈浮數。

什麼是中間葡萄膜炎?其症狀有哪些?

中間葡萄膜炎是指睫狀體扁平部、玻璃體基底部及周邊視網膜脈絡膜炎症和增生性疾病。多因感染、過敏反應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所致。以20~40歲年齡多見。因常有眼前黑影飄動,視力下降屬雲霧移睛、青盲範疇。睫狀體平坦部雪堤樣改變、玻璃體雪球樣混濁、周邊視網膜血管炎症改變為典型表現。此病中醫認為因肝膽濕熱、陰虛火旺所致。

西醫治療中間葡萄膜炎的措施有哪些?

(1)視力人於0.5且無明顯眼前段炎症者可不予治療,但應定期觀察。視力下降至0.5以下並有明顯的活動性炎症者,應積極治療。能明確病因者,應針對病因治療。

(2)采用皮質類固醇治療時如療效不顯,可加用免疫抑製劑,特別注意已用大量皮質類固醇再加環磷酰胺者,要減少皮質類固醇用量,否則可加重環磷酰胺的副作用。常用量為2毫克/(千克·d),分3次口服。連用4~6周。或用100~200毫克加生理鹽水20毫升,1次每天,靜脈緩慢注入。

(3)急性期可口服吲哚美辛(消炎痛)每次25毫克,每天3次;口服布洛芬每次0.2克,每天3次。

(4)玻璃體混濁,眼底有滲出者可用安妥碘肌肉注射,每次0.4,每天1次。

(5)口服維腦路通每次0.1克,每天3次。口服維生素B1每次20~30毫克,每天3次。

(6)急重者用地塞米鬆2.5毫克加0.5%利多卡因0.5毫升,球周注射,每日或隔日1次,共注射3~6次。

中醫治療中間葡萄膜炎的療方有哪些?

療方一

清腎抑陽湯

【成分】寒水石(另研)20克,生地黃15克,鹽黃柏10克,鹽知母10克,枸杞子10克,白茯苓10克,炒草決明10克,酒當歸10克,酒白芍10克,酒黃連6克,獨活6克。